省试的改卷时间很长。
从考完试的当天开始,基本要十日后,才会内部出结果。
并非人手不够,而是每一环都要够精够细,反复核实。
试卷堆积了起来,刚刚送来的,是最后一卷,放在了最上面,众考官眼神飘过去,又心照不宣地收回。
他们知道,最后一批交卷的黄尚试卷,必然在其中。
这一位是如今的四千多考生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就在刚刚,由于国子监震动,范镇入宫禀告详细,官家问起,都对黄尚一心考试,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态度,很是赞赏。
不要小瞧这一句称赞,意味着在数千学子中,官家对他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可如果连殿试都进不去,官家必然失望。
作为臣子,还是不要在这个方面,让官家失望的好。
当然,如果黄尚的学问真的不行,他们傲骨铮铮,也不可能硬抬上。
脑海中转动着各种心思,考官们开始阅卷。
省试虽然比起解试要重要得多,但实际上,题目类型和流程还是那样的。
区别就是基础题的难度更大,问答和诗赋的品味要求更高。
众位考官手脚麻利,用朱笔在一张张试卷上批改着。
不多时,他们就微微皱起眉头。
想是受了地震影响,这一科的卷子错漏率远比以前要高。
以往能参加省试的,都是各地的尖子生,一些低级错误是很少犯的。
但这一回,低级错误明显增多,显然是慌乱之下所为。
心理素质本就是重要的衡量依据,考官们不会手下容情,一一将之黜落。
如此一来,改卷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已经有人开始批改最后一摞试卷。
下意识,就认真了许多。
贴经墨义不合格的首先刷去,剩下的再细看。
很快,第一位判卷官就眼睛一亮,在上面划了一个圈,递给下一位。
就这么一轮轮审核,细致入微,整整三日后,试卷才交予范镇评判。
看着同僚们的神情,范镇就知道,这疑似黄尚的卷子,必然是很有水平。
他先看赋诗,很快点头,露出赞赏之色。
范镇早年赋诗论文,蜚声京华,对于诗赋这一块,最是重视。
在如今的科举中,这才是评价一个考生才华的关键。
这份卷子的赋诗文采斐然,虽然没有达到名传天下的地步,但对于科举考核来说,已是一等一的水平,不能再要求多高了。
不过,还不够。
省试不比解试,也不比排名的殿试,是审核最严格的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