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年说话有些不客气,旁边的郑雅欣有些不爽,说:“你卖东西,又不是我们卖东西,谁知道到底是什么来历,会不会给我们惹上麻烦。”
孟子涛瞪了郑雅欣一眼,让她少说话,嘴上笑道:“李先生,没别的意思,只不过来历对我们鉴定有参考作用,您不说也没关系。”
青年闻言脸色稍稍好了一些,说道:“看你这人也挺实在,那我就直说了,这东西是我们家祖传的,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说是当做我们家里的传家宝,只不过最近家里出了点事情,手头有些紧,不然我说什么也不会把东西卖掉!”
孟子涛闻言暗自撇了撇嘴,这东西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长时间埋在地里的特征,即不像是有人经常观赏,也不像是被郑重收藏起来的样子。
当然,孟子涛肯定不会戳穿这件事情。这样问一遍,也不过是防止是对方盗斗得来的,撇清与自己的关系,不然,到时候若追查到自己怕是有口也说不清。哪怕孟子涛现在并不怕有人来找自己的麻烦,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免得麻烦。
孟子涛接着问道:“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青年点头道:“知道,这是碑,石碑,用来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
孟子涛点了点头,接着就蹲下身看起了碑上文字,越看,他脸色就越加古怪。
过了片刻,孟子涛站起身来,青年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东西你要吗?”
孟子涛摇了摇头:“李先生,抱歉了,我这里不收这样的东西。”
“不收?”青年明显没有料到,孟子涛会很干脆地说,不收自己的东西,这让他十分意外,也有些想不明白。
青年皱着眉头说道:“老板,我大老远抱着这东西到你这里,你说不收是不是要给个理由啊?”
郑雅欣斥道:“喂,你这人怎么回事,难道还打算强卖不成?”
还没等青年开口,孟子涛挥了挥手:“李先生,你真想知道原因?”
青年说道:“那是当然,这可是在我们家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你说不收,总要有点理由吧?”
孟子涛说:“很简单,这上面刻的是祭文。”
还没等青年反应过来,郑雅欣眼睛睁得老大,说:“什么,这东西是墓碑?”
“差不多。”孟子涛说道:“关键,祭文的对象只是一位还算有些才华的朱姓秀才,或许有些研究价值,但那是对研究人员说的,古玩市场肯定不太可能会有人购买。”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青年十分尴尬,他可说了,这东西在他家传了几百年了,谁会把别人的墓碑当传家宝?
“我说,你能不能把东西给拿走啊。”郑雅欣一脸不爽地说。
“急什么急,不就一块碑嘛,我抱了一路了都还没说呢!”
青年有些恼羞成怒,又拿出一枚铜钱,放到了桌上:“这枚铜钱应该没问题了吧。”
孟子涛拿起铜钱一看,发现居然是一枚行书版的大观通宝。
北宋钱币是现今存世量最大的古钱币,在近年来发现的宋辽金窖藏钱币中,北宋钱币则动以几百斤、上千斤或数千斤计。可以说,北宋钱币是我国货币史上铸造量最大、版式最繁为杂,铸造工艺和钱文书法艺术最为辉煌的时期。
尤其以徽宗朝铸钱为北宋钱币的巅峰,其铸造工艺之精,版别之复杂,钱文书法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以致徽宗被后人称为天下铸钱好手,更是为北宋钱币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而且,徽宗本人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对宋代金石艺术贡献颇大,其徽宗钱更是集书法之大成,真、隶、篆、行各体兼备,其中,崇宁通宝与大观通宝皆为瘦金体行书,可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说起来,行书铸钱的工艺难度要高于楷书和篆书,原因在于楷书和篆书的笔画都是静态的,没有行笔上的连属关系,只要铸造的笔道端正达意,就算是好字。
然而,行书钱的铸造却不同了,由于字的形体处于动态,上下字有携带关系,有时向下带笔的连属关系只表现在一个动作所带出的虚尖儿上,意连却笔断。
就譬如孟子涛手中的这枚行书“大观通宝”,“通”字“辶”的最后一笔有一个向下的回带虚尖儿,这就是好字好钱。如果没有这个尖儿,或者不明显,就不算是好钱。
铸币上的行书要写在纸上一样有运笔的动感,还要有铸字的金石味道,就是最不易达到完美标准的品种。
孟子涛手中大观通宝,跟他以往收藏的古钱相比较,绝对算得上是上品,可以作为宋钱的标准器,从锈色上看,上面的绿色荫翳而厚重,墨绿色绒毯一样,在绿锈的下面露出斑斑点点的枣皮红,层次关系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