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玉米的地位,大约和棉花早期差不多,作为一种观赏植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玉米虽然能食用,但最开始引进时味道并不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可煠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米甘平。
玉米味道‘甘平’,从药物的角度来看,可能属于味道一般。
大部分东西,成为医药,原因只有一个,不好吃。
到清朝乾隆时期,开始有官员主动推广,玉米种植。
想必到那时,玉米已经在种花家本土,实现味道改良。”
嘉靖时期南京城的百姓,齐齐涌去城东番麦厂。
味道如何不管,能活人便是好。
朱元璋:“先前提过的玉米馒头。”
糊糊:“土豆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在万历年间。
同样是在乾隆时期,开始大规模推广。
三大救荒作物的规模推广,带动了清代中后期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同时从新大陆传来的番茄、辣椒、花生、南瓜……等等蔬菜,也不断丰富种花家人的餐桌。”
刘彻不屑道:“这个乾隆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几百年时间演化,全让他遇上了!
糊糊:“至于澳洲大陆,对国人餐桌贡献大约只有两种,夏威夷果和指橙。
一个冷知识,夏威夷果原产澳洲。
指橙目前没有受到大量推崇,味道或许不合种花家人口味。
至于澳洲另一大特产,袋鼠肉,名气太大,众所周知的难吃。”
朱棣点头,知道了,先去新大陆。
糊糊:“假设明朝中期,大力推广红薯土豆等作物,大明还会亡国吗?
答案是会。
明朝灭亡用四个字形容——积重难返。
内部党争不止,官员腐败、财政锐减,苛以重税,民怨沸腾……而且还倒霉的遇上小冰河期,气候变冷,旱灾鼠疫频发。”
迷雾麋鹿迷了路:老朱若在明末,只能当乞丐了。
吃不饱的大可爱:朱元璋也救不回来,但他可以重新打一个江山。
独自飞翔:明末就一个原因,穷。关键两个字——搞钱。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种时候崇祯该和雍正学学,抄家皇帝又如何。
名声算什么,跌了面子有里子。
目标都是现成的,亲爱的岳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