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是一个因盐而兴起的城市,盐商之富,自唐代时便天下闻名。
灭宋之战中,作为攻防前线的扬州城,几乎被夷为平地。然而不过十多年的时间,扬州城又以富饶之姿,昂然立于长江北岸。
当扬州的长官,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根本不用为税赋发愁。
遍地的有钱人,迅速地推进本地商业的发展,也让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得以保障。大多数的居民,起码不会为了吃不上饭而发愁。
盐商有了钱,便会将自己的产业向外延伸。比如烟花之地,酒楼茶肆,丝绸棉织,笔墨纸砚,乃至军中所需的各项物资。
以及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自然便是粮食。
财富的高度集中,带来最大的好处,便是粮价的稳定。
但是,一旦有风吹草动,最容易让百姓恐慌的,也是粮食的价格。
十年来,扬州的粮价一直很稳定,直到这个莫名其妙的早上。
“粮价涨了!而且是飞涨啊!”
“快,快去屯点!”
“来不及了,最大的黄氏粮店,今日关门!”
“卢家粮店也没有开张!”
“走走,叫上一批人去抢些粮食去……”
“别砸人店啊……除非人很多!”
“跟着就好,快点快点!”
街上四面八方传来的叫喊声,让正准备安心处理公务的曹知府不由眉头大皱。
“怎么回事?”
一个小吏嗵嗵地跑进来,脸色带着些许的慌乱,“不好了,全城粮价同时狂涨!”
“怎么可能!”
那些粮商即便是想涨价,也得提前通报下府衙。这是自己与那些人早已达成的默契。
不是不让他们赚钱,但是曹知府绝对不允许在赚钱的时候引发百姓的恐慌。
“是的,现在粮食几乎每一刻都在涨。前两天每石粮价还是两贯,早上已经涨到二十贯了,而且说还会继续涨……”
曹知府看着案上堆积了三天的公文,摇摇头换上便服,带上几个手下,匆匆往外而去。
逛了一圈,曹知府与所有的幕僚都生出一丝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