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信的话方才落下,李锦然的目光陡然变得狠绝起来。她紧紧地捏住信,神情愤恨无比。此时的李锦然如同一只凶狠的猛兽,这让纳兰信眉间的担忧又添了几分。纳兰信想了想,又道:“小姐,卫相识得天下药草无数,天下奇毒皆有涉及。连他都查不出的毒,怕对方来头不小。卫相甚是担心你会查下去,才让我不要对你提及此事。可我也要走了,若是你仍被蒙在鼓里,稍不留意夫人怕是还会再惨遭毒手……”
李锦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半晌道:“你走之前,可还愿再为我做一件事?”
李锦然是拓跋照心心念念的女人,若是拓跋照在这里必也会帮她。他点了点头,无论李锦然让他做什么,绝不拒绝。
“把海棠居烧了吧,你也因此被我逐出李府。只是这样的离开,要让西凉副帅受委屈了。”李锦然看向纳兰信认真地说道。
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纳兰信的提醒,她已渐渐有了头绪。母亲孙氏自患病之后,便从紫阳阁搬到了海棠居,倘若有人下毒必是在海棠居下手。母亲这毒已有十几年,海棠居母亲如今再也去不得。她又不能光明正大地找人一处处寻藏毒之地,如今只有让母亲另择他处住了。
纳兰信明白李锦然的用心,也知法子虽鲁莽冲动了些,却是当下最有效的。
这一日李锦然与孙氏去吴氏那里走了一遭。吴氏心里也很高兴,对孙氏有说有笑,拄着拐杖又领着二人在李府慢慢地散着步。李锦然心里清楚吴氏这般做的目的,她是想让李府所有人都知道孙氏如今病好了,那些流言蜚语也该散了。
吴氏自从回了李府后甚少出来闲庭漫步,当府上众人见孙氏挽着吴氏的手时,皆连连行礼,看向孙氏的目光也变得小心谨慎起来。吴氏笑吟吟地看向孙氏,道:“如今你病好了,就可以陪陪我这老婆子。这么些年来,连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
孙氏浅笑道:“以后我跟锦然都陪着你。”
吴氏笑容更甚,王嬷嬷在一旁也抿着嘴笑。
“母亲说的这话听着可真叫人寒心呢!难道我没陪着您吗?”众人说话间,不知何时周氏已来到了此地,话又被她听去了多少。
周氏此番话若在以往,定叫吴氏心里欢喜。周氏只要知她回了李府,总会陪着她聊些感兴趣的话题。可周荷却惹得吴氏心中十分不快,又派人查到这些年来,周氏对李锦然姐妹做过的事,越看越不喜欢,故而开口道:“你做的事,也让老身寒心不少啊。”
周氏脸上还挂着的微笑一时僵在原地,知道吴氏是在记恨着周荷做过的事,顺带也将自己恨上了,心里暗骂了周荷数次,又看了眼病愈的孙氏。孙氏当年就深得吴氏喜欢,如今身体好了,倘若不处理好二人的关系,只怕她在李府的地位是保不住了。她笑盈盈地走向孙氏,故作体贴地说道:“妹妹真是罪该万死,姐姐病好了我竟然还不知,该打该打……”
她说着这话,扬起手作势要打自己的脸。孙氏笑着将她拦住,满是真诚地说道:“妹妹不必自责,我病愈后将一切都看透了。人生在世,应当活个轻松。这些年老爷外出征战甚少回来,李府却井井有条,你功不可没……”
“为姐姐分担是妹妹应当做的事。”周氏微微一笑,“如今姐姐好了,妹妹也是时候将李府的事交给你了。”
孙氏看向一直默默不语的李锦然,眼里流露出疼爱之色。她挽着吴氏的胳膊轻声地说道:“这些年我亏欠了母亲与锦然姐妹许多,如今一刻也不想再耽误下去,只怕还要妹妹继续操劳呢。”
孙氏此话令周氏颇为诧异,以为她好了之后必定会排挤自己。可她却不争不抢恬淡温柔,性子依旧如同当年。周氏微微笑道:“姐姐倒是乐得轻松,劳累的可是妹妹啊。”
“不然,累累我可好?”一直未曾开口的李锦然忽地开口道,朝周氏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如同在说着玩笑话。
周氏面色变了变,正欲开口。孙氏便低低地斥道:“没大没小,这些年来你就是这样跟你二娘说话的?”
李锦然被孙氏这一训斥,低下头不再言语。一旁的吴氏见李锦然受了委屈,将她揽进怀中,看着孙氏说道:“不是你教的她,你有什么资格教训她。”
这些年孙氏不仅没有教过她,连嘘寒问暖都不曾有过,吴氏此话刺痛孙氏的心,她的脸色苍白了起来。李锦然见孙氏心中不好受,急忙道:“祖母,母亲教训的是,是锦然失礼了。”
周氏笑道:“姐姐,锦然不过是个孩子,你怎这般较真起来,瞧她都快哭了……”
孙氏今日见周氏一面,只觉她比当年更为厉害,说话处事滴水不漏。当年她都不是周氏的对手,遑论今时。李锦然是她的孩子,心中所想自己怎会不知。若不是她在府上受了委屈,又怎会不放过任何时机令周氏难堪。再站下去只会让她明白如今的遭遇,撑着额头疲惫地说道:“母亲,我有些累了。”
孙氏身体本就柔弱,又生了这么多年的病。吴氏见之心疼不已,让李锦然将她扶了回去,又不想与周氏待在一起,遂寻了个理由便让王嬷嬷搀扶着回了竹苑。
周氏若有所思地看着吴氏离去的背影,孙氏一醒过来吴氏便对她冷淡如冰。李铮对孙氏的感情犹在,倘若回来后看见她病愈,那自己的地位何在?又想到李锦然在牢房让她受的屈辱,她攥紧了手掌心。
李锦然小心翼翼地扶着孙氏。待四下无人时,孙氏便松开了李锦然的手,目光直视着她说道:“周氏心机深沉,你斗不过她。我也不想你变成一个终日算计的人,我要你答应,从今往后不要再与她争斗!”
李锦然见孙氏甚是严肃,倘若此时不答应只怕她身心不得安宁,想到她久病初愈受不得刺激便点头答应下来。孙氏才褪去严厉之色,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与她一道往梅苑走,柔声说道:“母亲不知还有多少日子可活,只想看着你跟锦绣安然无恙,再别无他求。”
“您会长命百岁的!”李锦然宽慰地说道,“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孙氏看着李锦然灿若桃花的容颜,想说些什么,却又埋在了心里,只问了问现在是什么年份。李锦然回了她之后,她微微一叹,只觉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她记得自己在大盛四十二年得了一场重病,整日瘫痪在床,在之后就如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没想已有十四年了。
孙氏又问及孙家如今是何模样,一直向前走的李锦然突然顿住了步子,犹如脚上被人绑了巨石般再难前行一步。外祖父战死沙场,外祖母无法接受这噩耗当夜便也跟着西去。同年冬,舅舅被查出贪赃枉法隔年处斩,曾经位高权重的孙家只两年的光景便烟消云散。李锦然再提起这些往事,眼里泪水涟漪。她永不会忘记那年外祖母死时仍未闭上的双眼,也不会忘记舅舅被装进牢车里押往刑场的悲戚。保安街两旁围着密密麻麻看热闹的人群,他们朝他扔污秽的东西,说着不堪入耳的话……往事历历在目,她闭上眼再不敢回想。
孙氏重重地一叹,擦去李锦然的泪,心疼地说道:“苦了你了。”
李锦然看着孙氏坚定地说道:“只要我受的这一切能换来我们的幸福,所有的都是值得。”
孙氏又叹了口气,却不再说什么,与李锦然一起向梅苑走去。
回到梅苑后,孙氏问兰芝要来绣花针与丝线,在屋里刺绣打发时间。李锦然如往日般拿起诗书细细阅读,兰芝在花圃里浇花除草,纳兰信神出鬼没令人找不到踪影,梅苑似乎又回到往日的安静。可李锦然心里知道,过了今夜梅苑将会变得不一样了,会比从前更加冷清。
是夜,海棠居的院门被人打开,来人进了海棠居撬开孙氏的房间,将金银首饰盗走之后,在海棠居放了一把大火。熊熊燃烧的大火将海棠居照的大亮,来人踏出门后戴在腰间的玉佩掉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天微微亮时,梅苑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李锦然一夜未睡,听见脚步声渐渐走近,嘴角微微扬起,却躺在床榻上假寐。门被人轻叩了两下,她未做理会。门外人并未有多大的耐心,直接推门而入。李锦然不紧不慢地从床榻上坐了起来,故作睡意蒙眬地看向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