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远禅师眼眶微湿,倍感羞愧。
先前自己竟欲强行度化吕霄,实乃犯下大错矣!
吕霄虽无意归入佛门,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堪称为大恩大德之举啊!
唯有那品性高洁之人,方能悟透大乘仙道佛法矣。
果然如斯言,吕超虽非修炼者,然其内心必定藏佛。
否则如何诠释他这般行径?
即使自身身处险境,仍催促我辈弘扬佛法大道。
其灵魂定当至纯至圣!
及此,觉远禅师不禁暗自感到羞愧不已。
“佛子之德,贫僧铭记于心,待贫僧将大乘仙道佛法带回西方净土,届时,必重返佛子左右,担任佛子座下护法使者!”
他诚挚地道出此言。
“那就随缘而行吧。”
吕超淡淡回应,遣送他离去。
口中虽如此说,然而吕超心中却揣测,觉远禅师此去,怕是今生今世都无法再返归来。
真以为吕超一番诱导,乃是出于善心?
实则不然。
他纯粹因这群僧侣烦人至极,为免他们不断前来骚扰,故而想出了个一劳永逸的对策。
在外人看来,吕超此举仿佛是在行善积德。
然而实情却并非如此简单。
道理明摆着——理念是最难达成共识的存在!
无论是小乘仙道佛法,抑或是大乘仙道佛法,归根结底不过是换个名头,其内核何者为真,吕超其实并不关心。
然而对于佛修来说,这却是支撑他们修行体系的根本所在。
设想一下,众人自幼研习小乘仙道佛法,将其视为真理信条。
忽然一日,觉远禅师自大乾回归,声称已得大乘仙道佛法,又会发生何事?
世人欢喜雀跃,万分感恩?
断然不会!
觉远禅师只会遭受极大的排斥与抵触!
正如大乾人民对待佛法的态度一般。
外来之物,往往会被保守思想之人排斥抵制,此乃人之常情。
无人会轻易相信觉远禅师所言为真理,皆因他们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理念信仰。
说什么大乘佛教,难道就能轻易否定我半生修行之道?
这岂非荒谬至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间万人,各有千念。
吕超历经两世沧桑,饱览史书典籍,深知统一理念绝非易事,绝非觉远禅师想象中那般轻描淡写。
因此,觉远禅师此行多半无法安然归来。
然而,吕超并未察觉,在他吟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际,遥远处尼罗国的小雷音寺竟也出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异景象——佛祖虚影现世人间,亦在颂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有人均有所闻。
此事无疑为觉远禅师宣扬大乘仙道佛法提供了肥沃土壤。
即便未必能够一帆风顺,却也绝非吕超想象中那般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