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释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具,而无江
海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
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解释
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成功之道,是自身修养的本领和能力。这些素养就好比渡河用的船,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工具。但只有船,没有水也过不了河,水就像机会一样。
所以,人中之龙,都怀抱利器,悄悄地潜伏着,等待风云际会。如果领导不开明,听不进忠言和真话,而国事衰败,也无法成就事业,那么,不如隐藏起来,躲避混乱,修养自己,等待振兴的时机。
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必须等待时机。时机不到就应该等待,时机成熟了才采取行动,所以《易经》说:君子都
懂得身怀绝技,等待行动的机会。
原典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
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释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
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成
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
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解释
如果时机到了,能够达到极高的地位,建立伟大的功勋,就迅速出击。但如果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不如隐姓埋名,不伤害自己。
古今中外伟大人物能够成功,不仅在于自身的才德皆备,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
历史上的成功者都不会违背时势、率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如:姜太公闲钓于渭水,诸葛亮抱膝于隆中。一旦风云际会,时运骤至,他们就会奋然而起,当仁不让,改写历史,造福人民。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先发制人,诛杀长兄建成;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如果没有机会,没有好的形势和环境,就必须懂得守拙、隐忍之道,不能强求。所谓人不能与命争,否则,只能伤害
自身。
《吕氏春秋》说:古人有从平民而为天子的,有从千辆车
的诸侯而拥有天下的,有从卑贱的普通人而成为国君的辅佐的,也有从一介匹夫而成为拥有万辆车的诸侯的。所以,圣人崇尚时机。天寒地冻的时候,后稷也不播种,播种必须等到春天。因此,智慧再高的人没有机会也不会成功。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释
注曰:道高则名随于后世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解释
德行足够高的人,尽管不能在当世建功立业,也能够名垂青史。
人生有限,时空无涯;势有不至,运有穷通。所以历史上不乏才德超群而终生怀才不遇的高人,如孔子厄于陈、蔡,面如菜色,发出“吾道非耶?吾为何如此?”的浩叹;陈抟高卧华山,只赢得一个“睡仙”的雅名。但其道愈高,其德愈远,其行愈清,其英名也愈为后世所重。所以,只要道德
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