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舞台上,孟时挽着裤腿,目视前方,坚定有力的唱着,
“当通往大结局的路啊,正踏平所有的祖屋和田野,
快拿出力量,去桃李芬芳,去社会栋梁,去掀起权力财富的巨浪,去担负起,自家的兴旺,
去变成大人和大人物,变成一个只有钱才可以影响到情绪的臭傻哔!”
最后一声鼓点落下,孟时手离开吉他,屈指把地上捡的吉他拨片弹了出去,举着手,清唱,“你大概会挂得很无奈,但是对于亲友团的颜面,以及统治阶梯的审美观,算是,有交代!”
跟张麟均站在最前面,腿上打着石膏的江由,第一时间把手里的拐杖一扔,伸出手,在观众区一众乐队惊愕的目光中,跳起来把孟时弹出的几块钱一个的金属吉他拨片,捏在手里,大喊,“我特么的才不要当一个臭傻哔!”
孟时不知道江由的腿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看着眼前的“医学奇迹”摇了摇头。
这该是个不缺钱的,而且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这首歌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不像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重新开场的吊人马卡。
不过他配合的挺好,老爹孟愈远听到这首歌,应该会很闹心。
死都闭不了眼的那种闹心。
“独立音乐人,曲是灵魂,词是皮囊,两者完美的结合,这就是一首好歌。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皮囊”对“灵魂”有限制。
首先歌词给到听众的,是写歌词那个人的感受。
一首歌被播放,听众会从歌词先入为主的感受到词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听歌,听歌词的时候,人是用理性在思考,在理解,去共鸣。
可这些词,终究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感受。
词就只是表达思想的媒介,创作者利用词来告诉你,这首歌在表达什么,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为什么最顶级的一批摇滚人、音乐人,会走上纯乐、实验音乐的路。
因为境界到了,想要挣脱“皮囊”的束缚,专注于“灵魂”探索。
我们现在做的东西和普通歌曲不同。
它已经抛开了皮囊,甚至不被乐器束缚。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乐器,它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自然和现代文明对自然的改造、破坏,高山流水,戈壁绿洲,电闪雷鸣,各种工业机器,交通工具,战争武器。
我们通过采样,将这些声音做成音乐。
这种音乐不会给予听众直接的思想,它只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框架,听众直接通过心,放弃固有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用心,靠纯粹的感性去感受。
当人用心的时候,性别、教育程度,智商高低、年龄大小,通通都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
从歌曲创作到音乐创作,这叫追求。
这种追求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并没有意义,但这条路却一直有人在走。”
这些话是孟时拿到那个名为“被安慰的自己”,装着破土乐队十几年“追求过程和成果”的U盘之后,老爹孟愈远用“吉他手老幺”,这个前辈身份和他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