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高呼:“胜利就在今天!安拉胡阿克巴!”
众士兵:“安拉胡阿克巴!”
艾哈迈德挥拳:“安拉胡阿克巴!”
士兵们无比激动,随时可以厮杀:“安拉胡阿克巴!”
“我们将要展开对附近最大一个is占领区的进攻!”安扬边走边说,来到一辆悍马军车前,卫兵拉开车门,挺直身躯。
哈丝娜上车,安扬也坐进去,继续说:“你和我的任务,要在空中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她惊讶:“但我不会——”
安扬打断她:“前几天让你玩的模拟游戏,就是你在飞机上要做的工作,你已经做得很好。”
军车来到机场,组装完毕的ac-130,等待着他们。
前面的作战经验,让安扬感觉地面已经无法满足他对安全舒适、强火力的需求,所以他升级为空军。
与陆军辛苦、危险的厮杀相比,空军才叫惬意。
两人踏上舷梯进机舱,驾驶舱飞行员就绪,后面是任务中心,一整排电子显示屏亮起,桌面上是操纵杆和密密麻麻的按键,三张座椅空着。
分别是观察位、一号和二号武器位,安扬安排:“你负责二号位,我一号,先观察我的操作。”
“明白。”哈丝娜这几天来的疑惑,全部得到了解答——这与她在模拟游戏上玩得,内容十分相似。
除了多出的几块屏幕,多了很多按键,鼠标换成了操纵杆外,界面的内容、操作方式都没有变化。
因为时间、人手有限,安扬的阿语也挺一般,为了协调反抗军部队,他便选中哈丝娜,她会阿语,也会操作。
以往的ac-130,大约需要13名机组成员。
但现在它升级了,智能化了。
其大量使用高灵敏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使得它除了驾驶和武器操控外,全部都可由机器人来完成。
最少仅仅需要一名驾驶和一名武器操控,便可以执行任务;理想则是两名驾驶、三名作战、一名维护。
现在是两名驾驶,两名武器操控,仍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但任务在即,已经没时间去训练和挑选。
戴上耳机,哈丝娜在安扬的普及下,迅速熟悉。
这架由安氏工业集团进行未来化改装的运输机,因习惯沿用ac-130的名字,但实际上已经是截然不同。
它拥有两门25毫米五管加特林速射炮;两门40毫米自动机关炮;两门105毫米榴弹炮。25毫米炮备弹5000发;40毫米炮备弹600发;105毫米炮备弹200发。
它有比美军ac-130多出一倍的炮管,弹药携带量也增加一倍;机器人的使用,让弹药装填速度翻倍。
除了武器外,它的电子设备也获得了更新,智能的四维技术全面支持;它还有红外对抗系统、新型诱饵弹,加固的机腹。
它已是焕然一新的高科技产物。
安扬更喜欢它的新绰号“超级炮艇”。
地面部队发起攻势后,ac130加速起飞上天,彩色显示着地面图像,它完全由智能提供数据,从四维转换过来。
智能还提供了弹道计算系统,能够让毫无经验的人,也能傻瓜式的完成绝大部分的对地攻击任务。
作战情报显示在屏幕上,反抗军将要对is的营地发起进攻,敌军数量大约有四千多人,坦克、直升机都有,有防空武器。
对炮艇威胁最大的,无疑是防空炮和导弹。安扬需要在智能的全方位掌控下,高空清除敌军防空点。
驾驶员也获得高科技加持,他的hud会提示飞行轨迹,能够有效规避防空武器,并且留给最佳的对地攻击角度。
安扬和哈丝娜,开始进行战斗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