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说话,但脸上写满了不服气。
安扬没再逗她玩,他能理解原教旨主义的世界,哈丝娜算开放的了,她敢抛头露面,敢穿时装。
中东落后的山区,女人要穿那种一身黑,只露出两只眼睛的“布卡”,连与男人眼神对视都不被允许,你无法想象。
但安派的盛行,正在改变落后和愚昧。
智能有统计显示,目前安派的信众已经突破两千万人,不光是伊拉克当地,邻居伊朗、叙利亚都有信众。
有这个两千万的基础,今后将会传向任何拥有神教的国家。再因为安派的强大,它慢慢会取代其它教派。
十亿信众,并不是夸张。
回到当前,为了庆贺这一个月多来的胜利,安扬将进行演说。
他并不感兴趣,因为已经进行过,核心无非是“有序进步”四个字,但却要费心思去讲通俗故事。【愛↑去△小↓說△網wqu】
他能预料到时候肯定是闹哄哄的,他只想完成本职工作。但让这块区域恢复平稳,恰好是工作内容。
不管喜不喜欢,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消息很快流传出去,并且得到比想象中还要热烈百倍的关注。
智能监控到周边多个国家,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等等地方,有条件的人都自发要前往,参与这一盛会。
安扬原本是计划小范围的进行,但却没想到越传越广,竟然被搞成了朝圣般的热闹规模,无数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当安扬乘坐的军车抵达摩苏尔时,公路两旁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窗外是黑压压一片的人群,完全数不过来。据统计至少有一百万人,全部挤到这座城市,翘首以盼。
他们多以年轻人为主,安派宣扬的与时俱进思想,更世俗化、崇尚自由的观念,也更多的被年轻人接受。
年轻人是最关键的部分,是未来。他们自发的聚集到此,热切的目光齐齐望着车队前来的方向,期待着。
青年白沙尔望着密不透风的人群:“糟糕,待会什么都看不到了!”
同伴伊姆兰让他放心:“没关系,即便我们看不到先知,先知也会看到我们,听到我们。”
白沙尔只听说过没见过,有些迟疑:“真的吗?”
伊姆兰警告他:“不要试图去怀疑任何先知的事情!他知晓一切,他所带来的都是安拉的真理,你会明白的!”
白沙尔咕哝几声,他很感激先知拯救了大家,但让所有人都看得到的神迹……说实话让人不得不怀疑。
没来得及多问,车队已经出现,人群的激动瞬间爆发,维护秩序的反抗军士兵压力骤增,指挥官不得不临时增派两倍的力量来维持。
因为队伍几乎望不到头,并且是开创先例的男女同场,这正是安派的精神:大家都是平等的,都为自由而战,都值得尊重。
整个城市的年轻人挤到了这条路两侧,从空中看更为震撼,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忙碌的蜂巢。
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车内的安扬挥了挥手,窗外便爆发热烈的回应和欢呼,有无数人拼命地往前挤,秩序差点就失控。
如果真的要形容的话,这一幕就像他在电视上看过的,罗马教皇访问外国时,无数信徒云集、祷告的壮观场面。
或者像当年小胡子检阅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行纳粹军礼。现在则换成了无数声狂热的:安拉胡阿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