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家兄朱由校百度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官学开办(第3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官学开办(第3页)

这个借口,可以是天灾,也可以是外敌,反正大致如此。

走是不可能走,该当乌龟还得当,这便是眼下文官的态度。

即便他们都知道,基础教育是用来对付他们和士绅的,可他们却也毫无办法。

朱由检很清楚,于是草草一看便将信纸递回给了崔应元:

“把人都查清楚,家世背景,和王安好好交接。”

“是!”崔应元连忙应下,而朱由检则是看了一眼宣北坊的官学,旁若无人的走了进去。

和燕山学府是一样的,官学内部有操场、跑道、角抵和剑术、弓道等官,也有图书馆,学生宿舍。

宿舍是两层的土木建筑,都做了排污和火墙、地暖等供暖设施。

宣北坊第一官学有十四排宿舍楼,旁边还有数亩空地,日后可兴建六排楼。

每排宿舍楼分上下两层,每排十二间屋,上下二十四间,每间四人,空间四十平,国朝统一标准。

这不是官学司财大气粗,而是学子需要放置的东西有很多。

个人的弓箭、钝剑、马球棍、乐器,还有衣物之类的各种东西,因此个人空间不可能太小。

明代房价由于朱元章吸取了宋元两朝教训,因此在官府的控制下,一直不算高。

如官学司收购这六十余亩地,也不过花费五千两银子罢了。

若是个人购买房屋,即便是皇城脚下,可以看到紫禁城的四合小院,价格亦不过百二十两,面积约半亩左右。

按照京城的工价,哪怕是最底层的力夫,基本不吃不喝十年就能买得起,而有些技术傍身的工匠,则是只需要三年时间。

这还是紫禁城脚下,若是像东、西、南这三处外城,一个两间门面的二层小楼,花费亦不超过三十两银子,力夫不吃不喝三年就能买下,而工匠只需要一年不到。

对于学子们来说,人均十平确实不大。

宿舍如此,教室自然也不可能小到哪里去。

官学内的所有教室,都是按照“回”字型建设,中间的空地约一亩,是放松的地方。

教室只有一层,使用砖木结构,每间容纳学子三十人,面积六十平,较为宽阔。

官学开学前,朱由检就亲自测试过一些教室的隔音。

由于墙壁厚度和玻璃窗,以及黑板都建设的差不多,隔音并不算差。

如眼下,在学子们单个在讲台自我介绍的时候,在木质长廊上的朱由检基本听不教室里的声音。

当然,如果是整个教室整齐的朗读,那就能听得十分清楚了。

“各勋贵,文臣子弟,有多少入学?”

慢悠悠走在长廊视察的同时,朱由检头也不回的询问。

面对询问,崔应元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不足万人,且大多是勋贵子弟,文臣们大概只有……两千人不到。”

“呵……”听到这数目,朱由检轻嗤。

要知道北直隶的官员数量多达四万,四万官员有子嗣者近万。

这样的局面下,许多官员依旧不愿意将子嗣送到官学,显然是觉得官学的教学质量不行。

倒是勋贵,他们多少是挨打多了,涨了记性。

但凡他们在天启二年的时候听从朱由检的话,眼下也不会混的这么尴尬,不上不下。

现在看来,在发现二代已经废了后,许多勋贵都将心神放在了三代子弟上。

这入学的子弟,基本都是三代子弟。

这也不奇怪,如果三代子弟还不能崭露头角,那数量众多的“伯府”顶多也就维持数十年便要跌落阶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