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良院士选择赴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这一决策使他能够接触到国际一流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环境。
在德国的求学过程中,他不仅拓展了国际视野,还学到了先进的科研方法和理念。
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水平,也锻炼了他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由此可见,徐国良院士的求学之路,充满了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一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品质。
这些经历和品质为他后来成为院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院士从业之路
1993年3月-1994年7月间,徐国良在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94年8月-1995年9月间,徐国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工作,并担任实验室主任。
1995年1月-2000年3月间,徐国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发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4月-2001年7月间,徐国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工作,并担任助理研究员。
2001年8月,徐国良担任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国际合作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
2002年,徐国良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12月7日,徐国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徐国良院士的从业之路,是一条典型的科研精英的成长轨迹,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他的从业之旅始于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这里他深入开展了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他转至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中心,担任实验室主任,进一步拓宽了科研视野和领导才能。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发育系,徐国良院士再次投身于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段经历无疑为他提供了与国际前沿科研团队交流的机会,使他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
之后,他继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担任助理研究员,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科研经验和学术背景。
回国后,徐国良院士担任了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国际合作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积极推动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为中国科研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还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这些荣誉和资助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最终,在2015年12月7日,徐国良院士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科研事业的杰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他科研生涯的巅峰,也是他多年努力和坚持的最好回报。
徐国良院士的从业之路,不仅是他个人成长的历程,更是中国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科研真理,才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院士科研之路
徐国良院士是我国着名的分子遗传学家,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工作。
例如徐国良院士长期研究动物发育(包括胚胎与成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等。
徐国良院士在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动物基因组中5-甲基胞嘧啶(5mC)的转化机制方面。
他带领团队发现,动物基因组中的5-甲基胞嘧啶,能够通过Tet加氧酶的氧化作用,转变成一种新的碱基修饰形式,即5-羧基胞嘧啶(5caC)。
这一发现揭示了一条新的DNA主动去甲基化途径。
具体来说,在动物体内,5mC通常发生在CpG位点,这是DNA甲基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通过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甲基被转移到胞嘧啶上,形成5mC。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调控基因表达或实现其他生物学功能,细胞需要去除这些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