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魏冉扮好人,令人不齿。
刘宣大袖一拂,泰然自若的道:“丞相不必苛责徐周先生,所谓理不辩不明,事情说清楚了,自然就没有疑惑。徐周先生有疑惑,在下解释一番就是。”
这个时候,刘宣站了起来。
刘宣身材颀长,一袭白衣在身上,气度不凡,风姿勃发。
可谓是剑眉朗目,器宇轩昂。
他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拱手道:“徐周先生的问题,本相仔细的考虑了。总结下来,也就是一点,认为本相冒领了廉将军、赵将军的功劳,夸大了自己的功劳,从而加官进爵,才有了今日之景,可对?”
一番反问的话,把事情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更直接了!
简单直白的阐述了出来。
徐周道:“刘相这么说,倒也是一样的,在下就是认为刘相夸大了自身的功劳。击败胡人之战,太原郡一战,都是大战役,主将功劳理当第一。”
刘宣心中,已经在思虑着。
徐周的话里面,其实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徐周质问刘宣是否冒领了功劳。
而第二层意思,却是更为阴毒,是要离间刘宣、廉颇和赵奢。
如果刘宣说历次的战事,都是刘宣功劳最大,都是刘宣自己出力最多。
那么,廉颇和赵奢会怎么想?
这一目的是隐藏的,稍不注意就会被迷惑住。
刘宣却是心如明镜,他神色平静,淡淡道:“本相认为,徐周先生的这番话是大错特错,一点都没有了解到情况。说得严重一点,更是无中生有。”
徐周说道:“刘相的解释,站不住脚。”
刘宣道:“在回答徐周先生之前,在下先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下的守相身份。很多人认为在下出任守相,是一步登天了,但事实上,在下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初时,在下乃是廉颇将军门客。”
“得了我王器重,委任为邯郸令,主政邯郸县。”
“后为军中军师,随廉颇将军北上雁门。”
“从雁门返回,方有晋升,成为了赵国上大夫。”
“太原郡一战,天山关一役,本相才成为了赵国的守相。”
“这一步步走来,并非一步登天,而是一步步往上的。”
刘宣说道:“相比于苏秦一夕之间,陪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丞相,在下却是差多了。所以一步登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提到战事,就回到了徐周先生的问题。”
“说在下冒领功劳,才得以步步高升。”
“这一点,在下更是不赞同。”
刘宣抽丝剥茧的阐述,一步一步的深入。
所有人都看着刘宣,等着刘宣最后的解释,因为冒领功劳这才是最关键的。徐周眼含期待,他希望刘宣说出立功最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