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榔的记忆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郑成功死后,东南明军马上陷入严重的大分裂。
虽然郑经最终成功平叛,但郑军的实力在内耗过程中严重受损,不得不避往宝岛休息养生,直到三藩之乱时还未完全恢复元气,错失反攻江南的最后良机。
为了制止这个惨剧发生,必须要同时做到两点:第一,必须给郑经一个深刻的教训,保住郑成功在东南明军中的权威;同时,郑经不能死,否则分裂依旧,甚至更严重。
这两个目标互相矛盾,似乎只能办到一个,很难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和方以智、郭之奇等人商讨的时候,这两个心腹老臣也面露难色。
“要不,和延平郡王商量一下,以废除世子之位代替死罪,这样似乎还有转圜的余地,”郭之奇建议道。
“不行,”朱由榔一口拒绝。
“这次力保郑经的将领很多,而且全部都在金、厦,占据着关键位置。他们既已明确表明立场,就绝不愿意看到其他人被立为世子,然后等着被下一任延平郡王清洗。”
在朱由榔的印象中,郑经在文治方面很有一套。
历史上,郑经接任后力主东迁,将宝岛治理得日渐兴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这样的一个人才,作为郑成功的继承人很合适,是不能轻易抛弃的。
方以智和陈永华的关系很好,自然不愿看到郑经被整得太惨。
他自告奋勇,提出亲自跑一趟厦门,到云顶岩劝隐居的唐显悦放下心结,不要再写信去骂人了。
“这种事,说实话……也没什么大不了。要不是唐显悦把话说得太难听,延平郡王也不会那么生气。”
“效果不大,朕劝你还是不要去碰一鼻子灰了。”
朱由榔指出,那封出气信只是导火索,如今火已经点燃,导火索就不是关键了。
郑成功已经做出处罚,就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延平郡王的命令岂非形同儿戏?唐显悦可以引发矛盾,却轮不到他来打圆场。
“头疼啊!”
朱由榔痛苦地摸着自己的额头,决定先处理别的事情:“郭老,你从志灵城赶来,所为何事?”
郭之奇特地跑来,当然有正事——郑柞派世子郑根到志灵城投降,称愿意率部退回清化,还政于女王。
对方投降得那么快,朱由榔有些惊讶。旋即又想到郑柞在此安插了那么多细作,留一两个潜伏观察,通过信鸽传递消息并不奇怪。
“郑柞三番四次与我军做对,想这么轻易就算了?”
“他说愿意让郑根到陛下身边牵马坠镫,世代不易。还说愿意为女王守广南门户,以防阮福濒叛乱。”
听到这里,朱由榔不由得暗赞对方的心智够坚毅,这个时候还不忘争取一个好结局。
郑柞的意思很明显,世子代代为质,就是非常卑微地表忠心;为“守广南门户”,就是暗示阮福濒的实力很强,女王需要他去制衡。
“难为郑根了,堂堂安南副国王世子给朕牵马。”
朱由榔笑着说完,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大声道:“来人,拟旨……延平郡王驱逐西夷,收复宝岛,功勋卓著。今特册封其为闽王,赐金印,总揽宝岛军事政务。望其恪尽职守,为我大明镇守海疆……”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感意外。大明有非宗室不封亲王的规矩,当年被孙可望逼到那份上,都一直坚持只封“平辽王”,不封“秦王”。
后来陈邦傅假传圣旨,擅自册封孙可望为秦王,致使生米煮成熟饭,永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才开了这个口子。
郭、方二人都认为,郑成功打了胜仗是没错,但只是驱赶了荷兰人而已,打的又不是满清。
一下子册封为亲王,而且从诏书的语气看来,是仿当年沐英旧例,实封宝岛藩王,着实让人意外。
沐英是太祖的养子,感情和亲父子差不多,永镇云南还说得过去,郑成功实封闽王,实在是太过慷慨了
他们不知道宝岛在日后的地位,自然不能理解这种感情。
朱由榔顿了顿,接着继续下旨:“朕久闻世子郑经,博学多才,文武兼备,特授太子洗马,择日到任,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