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天寻宝迹 > 第32章 紫玉灵光(第2页)

第32章 紫玉灵光(第2页)

“别贫嘴。”高德全瞪了他一眼,又语重心长地继续道:“飞白,切勿一味依赖外界信息。即便资料再详尽,犹如隔岸观月,自以为洞悉本质,实则谬误甚多。古人早已明示,拘泥于书本知识,机械模仿,只会闹出笑话。”

“德叔,这个道理我懂。不过,您总得给我个实践结合理论的机会嘛。”俞飞白微笑道,“现在,正是弟子向您求教之时。这块紫玉灵光,究竟是不是正宗的呢?”

“没错,德叔,我也挺好奇的。”林之也随之点头一笑,“我那数千枚灵石的投入,究竟是否值得。”

“这件法宝……应当确系正品无疑。”

高德全轻轻掂量着墨锭,又反复抚摩、敲击、细嗅,最终肯定地道:“分辨新旧墨宝,主要在于其质地差异。新墨色泽偏灰,质地粗糙;而真正的古墨则是纯粹的黑色,润泽饱满,色泽深沉,触感厚重扎实。”

“古墨自带一股特有的古朴淡雅馨香,色调古朴自然。相比之下,新墨则因胶质过重而略带异味。另外,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墨,胶质逐渐消散,其质地坚实犹似美玉,表面更有细微丝状纹理显现,流露出浑厚磅礴的气质,色泽黝黑中泛紫,手感沉甸甸的……”

高德全口若悬河般讲解开来:“有的古墨外层覆有一层漆衣。年代越是久远,漆衣就越加浑厚,同时展现出宛如蛇鳞般的裂纹,酷似古琴上的漆皮断纹,却又隐匿于漆皮之中,间或闪烁出幽蓝光泽。而那些近代伪造的墨宝,其漆皮表面并无蛇皮断纹,只有一些人为制造的断裂痕迹。”

就这样,高德全手持墨锭,由表及里,乃至重量、气息、墨锭上的铭文及其纹理,方方面面均一一评点,无一处重复,讲解足有十几分钟之久。

林之凝神倾听之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身为一位炼宝鉴识家,果然是非同寻常的道路,不但需具备深厚的典籍修炼底蕴,更要口齿伶俐,善于言辞……

“惋惜啊!”

评点完毕后,高德全仍旧意犹未尽,摇头叹息道:“这墨,仅仅是市面上流通的普通商铺墨石罢了,并非曹素功大师亲手炼制的特殊贡品——漱金紫玉光墨。”

“原来墨石竟也有门道之分?”林之满脸惊奇。

“自然。”高德全点头解释道:“犹如陶器,有实用器与观赏器之别。墨石同样有其区分,首先是仙廷御墨,乃是皇家亲自炼制的至宝。其次便是贡墨,皆出自各地知名炼墨宗师之手,专供朝贡。再次则是文人墨客依照个人喜好定制的雅墨。再者,珍玩墨,即观赏墨石。此外,还有一种具有疗愈功效的药墨。至于最后,则是市面上流通的商用墨石。”

“实际上,雅墨与珍玩墨,也可统称一类,皆为文人墨客和官员因兴趣爱好向炼墨世家订制之作,他们会署上自家的字号、诗句、书斋名称乃至书画图案等,既用于自身使用,亦可作礼赠之物。”

高德全娓娓道来:“其中最为世人知晓的例子,当属乾元二十七年,一套完整无缺的乾隆帝御赐西湖十景彩墨,当时竞拍成交价高达四百四十八万灵石,直至今日,这一纪录仍未被打破。”

“四百万……”林之惊叹不已,这远远超出了他先前的预料。在他购买这批古墨前,虽已料想到它们或许颇有价值,却从未想象过价值如此惊人。

“林之,我之前不是告诉你了吗?那批是雅墨,而你现在手上的是普通的书写用墨,两者的价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高德全微笑着解释:“即便都出自炼墨高手之手,但原料选取与炼制技艺的不同,导致二者的价格差异极大。”

“此话不假。”林之领悟地点点头:“据古籍记载,古人在炼制墨石时,会掺入珍贵药材精心熬炼,那样的墨石自然价值连城。”

“如此说来,林之花费数万灵石购置这批墨石岂非亏损之举?”俞飞白问及。

“这话不能一概而论。”

高德全摆头答道:“自明代开始,古墨收藏之风兴盛,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均视之为瑰宝,至晚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然而建国以后,这股热潮便逐渐消退。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是东瀛之地掀起了收藏古墨的热潮,这才使得国内藏家开始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九七年后,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古墨收藏市场也随之步入低谷。然而近年来,市场又呈现出回暖态势。就如这款漱金紫玉光墨石,在几年前最多也就值数千灵石,现如今没有上万灵石怕是难以入手。”

“尤其是近两载,文房类藏品备受追捧,更是加速了古墨行情的上涨。”

高德全笑吟吟地道:“若仅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古墨的收益率无疑不及瓷器、玉器以及书画等领域。然而当今一些书画巨匠,愈发偏爱使用古墨挥毫泼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