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人口四百六十四万四千三百零九人,田亩一千五百二十一万四……】
【琉球人口一百九十二万三千一百人,田亩四百二十七万九……】
【旧港人口八十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三人,田亩一千六百五十五万五千……】
看着这三处地方的人口数量,田亩总数,朱由检微微颔首。
对于最后的旧港人口为什么只有八十一万多,朱由检很清楚原因。
在之前他就告诉过沈廷扬,旧港不用统计当地土人的数量,因此这里报上来的都是汉民。
不过、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大明拿下南洋前就已经迁移的华人,只有六十万不到的移民属于去年和今年迁移的成果。
“得加大旧港的迁移力度才行,哪怕按照十亩一个人的水平,也还要迁移八十几万人,更别说开垦速度了……”
朱由检喃喃自语,随后抬头看向了顾秉谦:“户部的钱粮拨发之后还有多少?”
“殿下、发完俸禄和军饷,还有调往旧港、琉球府的二百万石粮外,还结余四百七十六万余石麦。”顾秉谦谄媚的回礼,并开口回应。
听了他的话,朱由检点了点头,随后拿起了桌上沈廷扬让人送来的军报。
今年大明在旧港收获了近五千万石粮食,除了已经迁移在南洋百姓手中的一千八百多万石不能收取外,其他粮食都可以随意调动。
不过、调动的前提是留下两千万石供当地土著吃的粮食。
但即便如此、旧港也能拿出上千万石粮食,算上去年调拨的粮食,和今年调拨的粮食,旧港应该能凑足一千五百万石。
想到这里、朱由检便对顾秉谦说道:
“山东饥民数量有多少统计出来了吗?”
“回殿下、一共七百七十五万人左右,具体的无法统计。”顾秉谦办事效率倒是快,山东的饥民数量很快就被他让人统计了大概。
他的统计手段也是用按人头发粮票的模式进行的,因此算的还比较准确。
这七百七十五万人,基本上也就是山东百姓的大致人口数量了。
一想到后世一亿的山东人,在这个时代只有八百万不到,朱由检就忍不住叹息,随后才开口道:
“我会让沈廷扬调动皇店的货船、商船,从山东登莱两地将山东饥民迁往辽东,户部结余的粮食里,再调三百万石给辽东,剩下的就交给御马监补足就行。”
“是……”顾秉谦笑着应下,也不在乎被迁移人的想法。
毕竟眼下的山东百姓,说是饥民,实际上和“牲畜”没有区别。
哪里给吃的就去哪里,不去的结果就是在明年秋收前被饿死。
这话说的有些难听,但是事实。
今年的蝗灾,如果没有朱由检积极上疏调粮,没有袁可立统筹有序,任由百姓发展,那发展到“人相食”都不奇怪。
眼下山东大饥根本就没有饿死多少人,就证明了许多东西。
“殿下、要迁多少山东饥民迁往辽东?这些被迁之人的田地,这个……”顾秉谦开口询问,主要是在觊觎饥民手里的田地。
不过对于山东饥民的田地,朱由检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能迁移多少迁移多少,最少不能少于二百万人,至于他们手中的田地……”
“告诉他们,官府发耕牛和农具粮食,他们前往辽东后,每人两斤米一天,从今日开始,各地迁移百姓也是如此。”
朱由检削减了开垦新地百姓的口粮,而这一削减,便将迁移百姓的生活从小康拉到了温饱的水平。
“殿下……这么一来、恐怕主动迁移的百姓没有多少了。”
听到朱由检的新政策,顾秉谦小心翼翼的提出想法,而朱由检则是波澜不惊道:
“我知道、你只管这么办就行,再按照原来的口粮标准,大明朝一年也迁不了多少百姓,你只管办,百姓自己会选择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