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需求……
稳定的国内政治局面,国内外市场的商品需求,人工需求。
只走内需,在天灾环境下拉动大基建是可以缓解土地兼并,养活饥民的,这点从贪官污吏都要对“以工代赈”的银子下手就能看出。
“以工代赈”是饥民们最后的一条活路,这条路被堵死了,那就只有卖地求生了。
只可惜“以工代赈”需要海量的钱粮,而这笔钱粮,朱由检累死累活的从国内和海外收集,结果投入下去后还要被一群吸血虫吃掉大半。
这群人吃了大半钱粮还不满足,还要和地方士绅联合来吃掉百姓的田地。
就这点就决定了,不管朱由检怎么做,反腐都要继续,而孙传庭的巡抚之路也要继续下去。
朱由检之所有暂时没有作为,是他在等一个机会。
他在等第四代蒸汽机,也在等黄龙给大明开拓的第二市场。
只要这两个东西一起出现,内需外需就会共同被拉动,一个占据眼下世界人口二分之一的巨大经济闭环就会形成。
到时候不管是货币改制,还是安抚流民,降低耕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地位,大明都会得心应手。
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东西方贸易顺差就会越来越大。
同样的一笔银子,玩贸易顺差可以赚取数倍利润,玩土地只能收获微薄。
到时候只要按奈不住的大士绅下海从商成为资本,那剩下一些实力弱的士绅豪强,朱由检收拾起来就轻松多了。
不过收拾了士绅豪强,却会招惹出一头更为贪婪的资本,这到底值不值得,需要朱由检自己来衡量。
他在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甚至连一个效仿对象都没有。
他的身份首先是大明的齐王,其次才是大明执政者之一,然后才是大明百姓。
他得维持大明统治的同时进行改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局势玩脱,把自己玩死。
当然,他也可以一直反腐来追求稳定,但反腐也有代价,也需要替罪羔羊。
用孙传庭来做替罪羔羊,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渐渐地,朱由检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制衡他的东西太多,他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不然一子落错就是满盘皆输。
“还是得创造出一批缺少生产资料的人,利用他们驱赶大的士绅,最后再对弱小的士绅豪强动手。”
朱由检将写了一半的文册合上,拿着走到了火炉旁,将写了一个时辰的这本文册给丢到了火炉之中。
“基础教育必须得推动,孙传庭需要一群帮手……”
火光在他脸上照耀,飘忽不定,他也大概摸索出一条道路。
“殿下!”
这个时候,拿着文册的陆文昭走进了承运殿,朱由检侧过身子看向他,而他也作揖道:
“殿下、天竺的市场需求都在这里了。”
他说着,将文册双手呈上,而朱由检也接过了文册,笼统的看了一遍。
总的来说,天竺的人口市场放在那里,实际上只要调查清楚莫卧儿各大城池的商品需求,就能大概判断出该地需要的商品。
只要是人,实际上都牵扯到“衣食住行”四个行为上。
衣服不用多说,南场织造局就是专门织造布匹的。
之所以织造局的规模没有扩大来抢占大明国内市场,是因为江南的民间家庭作坊还需要这一份收入。
在国内朱由检需要顾虑,但在国外就不用了。
天竺的白布是一匹折色五百文,而大明的白布是两百文,这其中的利润足以换回许多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