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家兄朱由校无弹窗纯文字全文免费阅读 > 第四百一十七章 称孤道寡(第4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 称孤道寡(第4页)

「殿下要革新,这动了士绅的根,两者老死不相往来,选上来的这些秀女,哪个背后没有士绅的支持?哪个不是士绅出身?」

「便是选为了王妃,真遇到了事情,罢黜也不过是在殿下念头之间罢了……」

「这……」听到曹化淳的话,王承恩没想到在他们眼中,作为未来齐王府内廷之主的齐王妃,居然这么的没有地位……

「那毕竟是未来府里内廷的中宫殿下,未来世子的生母,殿下怎么会……」王承恩有些踌蹴,但曹化淳却抬手打断他道:

「汉之武帝尚且敢杀钩弋而立弗陵,殿下雄才伟略,又如何会在意一个女人生死?」…。

「王妃便是选出来,你也别与其走的太近。」

「好好陪在殿下左右,好好听话,你这齐王府的「大管事」才能坐的安稳……」

曹化淳在好好交代,可王承恩却执拗道:「殿下重情义,与王妃恩爱是常事,武帝残暴嗜杀,又如何能与殿下相比?」

「你啊……」曹化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甚至都怀疑自己的耳朵。

王承恩居然觉得汉武帝残暴嗜杀,而朱由检不残暴,不嗜杀?

如果不是身处齐王府,身处大明,曹化淳真想好好问问王承恩:

「一个不在意上千万异族人死活,动辄让人灭国灭族,执掌权柄六年便杀三十余万官员胥吏,流放百万人的存在,到底哪里不残暴?」

要知道,一个人口头吹嘘要杀多少多少人很简单,可把每个人都放在那个位置上,让他真正下令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会露出一丝心软。

越亲**民百姓的人,就越难以下令。

下令之后,那被杀的他国平民百姓都会化作影像一般在脑中时不时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慢慢加深。

凭你一句话,百万人伏尸,千万人流放,数百万家庭妻离子散,这种人若是不残暴,那便没有残暴的人了。

残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坏事,但对于君王来说却是好事。

在曹化淳看来,朱由检就是表面恭谦仁爱,内心冷血残暴的一个人。

年轻便如此,老时则更甚。

说朱由检单纯的仁爱,放在十年前曹化淳相信,但随着一年年过去,一步步走来,他便不再相信了。

便是百姓之中有一些愚民,恐怕朱由检为了革新得以政策运转而下令将他们缉捕流放。

组织迁移百姓这事情,下面的百姓难道真的听到之后就拍手叫好,兴高采烈的舍弃自己的家乡,带着人北上?

说什么胡话……

家有薄田五亩,身处中原腹地,虽说家有七八口人,但妻子老母养桑织布,一年也有二两银子的收入。

加上老父耕种,自己外出打工,实际上一年也能积攒千余斤米麦,七八两银子。

若是去了北方,且不提还有没有工可以打,单单养桑织布便行不通了。

朝廷发了耕牛,尽管每年家中增加十一二亩田地,七八口人可以拿着朝廷的粮票,吃着朝廷的粮食去开垦百五六十亩地,日后便是躺着也能岁入百余石米麦,但问题这需要等太久了。

每户一头耕牛,七八口人,每年增加十一二亩地,这看上去不错,但以这样的速度,百五六十亩的田地开垦完全后,已经是

十几年后的事情了。

十几年……

按照这户百姓在关内的情况,即便每年有一两千斤的粮食缺口,但他们每年可以拿出四五两银子买粮食,还能剩二三两银子,添添新衣,买买新物件。

关内苦,苦在精神劳累。…。

关外苦,苦在**物质。

习惯了关内的舒坦,便没有人愿意去关外那苦寒之地开垦田亩。

或许王承恩认为,迁移北上的百姓都家境困苦,大多还是饥民。

然而眼下哪有那么多饥民?

天下饥民最多的时候,的确,当时饥民为了活命,都往关外迁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