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朱由检去就藩,就这样。
因此朱由检想做的,就是早点把该收复的疆域收复,把藩王的就藩地稳定好,把齐国开发好,把对于大明来说不安分的因素全部外调到齐国。
在大明,他们是不安因素,但到了齐国,他们就是帮助齐国开疆拓土的人才。
朱由检一直在等着杨文岳的消息,只要杨文岳的消息发来,他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建设齐国,然后等着齐国开发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着手就藩了。
朱由检想走,因为他是能感觉到一件事情的。
他的好皇兄朱由校正在随着几个孩子的不断长大,而面对更复杂的局势。
如果有一天袁禧嫔等人也怀孕,那他朱由检呢?
若是孩子长大,都想着去争抢皇位,那他又该怎么办?
是杀了那群想扶持世子的人,还是杀了世子,又或者是杀了皇嗣?
朱由检不想留在大明,这片土地上遗留了五千年遗留的各种问题,充斥着大量的勾心斗角。
去齐国,以一个新生势力去齐国,不敢说齐国会比大明更好,但最少在朱由检有生之年,齐国不会有大明那么复杂的局势,也不用他那么操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检渐渐厌倦了和文官妥协,和士绅豪强勾心斗角。
他不能造反,但他可以去一个新的地方,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向了桌上的厚厚图纸。
这些图纸都是朱由检绘画出来的大明风格城建图纸,地面建筑是各种不超过三层楼的民居,以大明的建筑风格,配合现代的排污、供暖,道路建设。
“好了!”看着桌上的图纸,朱由检言归正传的看向会厅内的熊廷弼等人,伸出手拍了拍桌上的图纸。
“我让锦衣卫的人算过了,按照图纸的建设,一座容纳一千人的村庄,造价是一千五百两银子。”
“容纳一万人的集镇,造价是二万四千两,容纳十万人的县城则是三十万两。”
“对关外三省四十四县,五百集镇,一万村庄,以及府道、县道的建设用银是四千万两,大概会分成十年建设周期,由南向北,每年户部会投入四百万两银子。”
朱由检一开口,大明每年的财政支出又去了四百万两。
“这一战的升迁,有的等我回去后和万岁商量,但是临时的调动如下。”
说着,朱由检深呼吸一口气道:“任郭桑岱为东海总兵,尤世功为北山总兵,贺世贤为漠东总兵。”
“任熊廷弼为漠东布政使,倪元璐为东海布政使,范景文为北山布政使。”
朱由检忽的提拔了两个东林党官员为布政使,尽管这两省眼下不行,但没有人会小瞧两省布政使司权力。
熊廷弼情商不行,但他能大概知道,这是朱由检在为朱由校亲政做准备。
范景文和倪元璐这两人他清楚,是东林之中那种十分愚忠的人,如果他们两个担任北山、东海布政使,而这两省日后又发展了起来,那朱由校就有了这两省作为财政保障。
“看来殿下是真的想去就藩了……”
熊廷弼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而朱由检也继续说道:
“百姓迁移北上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等到秋收之后,南方各省粮食北运,届时就可以让百姓带着粮票北上移民了。”
“现有的熟地按照每人十亩发放,没有熟地的就发耕牛和骡马,这次缴获了建虏二十几万匹骡马耕牛,三省有这实力。”
朱由检这么说,但他心里清楚,只要等工业区全面建设好,那么接下来就是应该以村为集体进行迁移,发放拖拉机来取代部分畜力了。
不过就眼下来说,想要满足日后关外三省近两千万人口的胃口,大明那年产六千台拖拉机的产量还远远不够。
哪怕之后不断地投产,恐怕也需要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
大明想要全面进入工业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点上,齐国和诸多藩国或许会先大明一步进入全面工业化。
不过大明的体量在这里,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让半数国土进入工业化并不困难。
想到这里,朱由检想起了齐国的建设。
在杨炳文没有回来之前,他无法着手齐国建设。
倒是军备院的工业区里,眼下已经堆放了三千多台蒸汽拖拉机,一旦杨炳文他们回来,那朱由检就可以着手准备先遣队了。
朱由检甚至已经想好了先遣队的阵容,那就是黄龙加金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