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名声和事情本身无关,看你站在谁的对立面。与李梦阳、边贡这些清流不对付,那么这帮人自然会给他冠以奸臣之名。
“倒是内阁要以八人名单呈于陛下,这八人,内阁必占四人,剩余四个人若出自各部尚书,老师和兵部齐尚书是必占其二的。”
内阁没得想,清理八镇军屯这么大的事,内阁作为百官之首如果躲在一边,那无论怎样也说不过去,兵部尚书齐承遂是杨一清的老部下,杨一清不好在这个时候护短。
至于刑部尚书赵慎,他的一切根基在皇帝。
所以这件事,他也脱不开。
关键是剩余八镇的屯田,哪个最简单。忠心和当傻子挑最难的是两码事,而且其他七人巴不得你挑个最难的呢。
“依学生所见,甘肃有肃王和韩王,大同有代王,辽东有辽王,山西有晋王和沈王,此四镇皆有藩王,也必定与如今朝中之事脱不开干系,自然的,要做成做好难度也最大。”
赵慎静静地往前走,“这样的事,人人都看得明白,陛下更看得明白。”
严嵩也明白,想在这个节骨眼耍小聪明是瞒不过皇帝,但选择总归有个偏向。
“陛下给杨阁老三日时间,杨阁老应已交了吧?没有人动心思?”
应该是这样,只不过这等事情是内阁首揆和皇帝之间的商议,到目前为止还没向外面透露罢了。
“动心思也没用。清理军屯有陛下圣旨,还有精锐官军,各镇再不愿意,也不能违抗圣旨,无非就是做起来难度大一些,而你这桩事,若是处置的不好,丢了乌纱帽都是小的。”
严嵩自信一笑,“老师应该更相信我,也应该相信皇上。”
皇上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藩王和军屯之事。
李梦阳和严嵩之争,挑头已起,正在发酵,就连已经离任的张敷华都要站李梦阳一边,那就是说朝廷有重臣不满于藩王为祸。
这阵风声起了以后,正好又可推动边镇清屯。
朱厚照觉得,八镇的皇室宗亲很快便能接到朝堂风向变化的消息,所以他们的反应也要显现出来才对。或是自己解释脱罪、或是干脆老实配合,总该有个态度。
所以他现在要再等等。
当然,这是推论中应该会发生的事情,现实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来。
所以朝廷还是得主动,选出八个人各自负责八镇,便是主动作为。
www。biqizw。com比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