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敏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限于机密,她不知道他们要研究的是什么,可是,上一世她见过相关的报道,有一些重要研究,有一些人一去就是十几年,和外界切断所有的联系。
她不知道,陆明峥什么时候能回来,甚至,她不知道,之后他们还会不会在研究中心。
这个时候,罗烨也已经到了,在旁边站着,默默的瞧着两人。
另一边,楚凉生带着自己新婚的妻子,也是拎着两个大行李包,及时的提醒一句:“明峥,该进去了。”
陆明峥应一声,目光却仍然凝在祝晓敏的身上,如果不是身边有人,他只想拥她入怀,把她融进骨血,可终于,他只是抬手,在她胳膊上重重一握,低声说:“等我回来。”转身叫罗烨,“走吧。”
罗烨的目光也停在祝晓敏身上,答应一声,跟着他一起转身,走上几个台阶又停住,回头看着祝晓敏展颜一笑,这才挥挥手,跟着陆明峥快步进了研究中心的大门。
瞧着带着行李的十几个人一个个都进去,研究中心的门缓缓关上,后边等着的小张见祝晓敏还是站着不动,轻声喊:“嫂子,陆团长让我送你回去。”
“嗯!”祝晓敏这才应一声,再向空无一人的研究中心大门看一眼,这才跟着他转身,去外边的路上上车。
在京城再和儿子、女儿相聚一天,晚上踏上回龙城的列车。
龙城那边,由于国资委的拖延,祝晓敏的调动手续没有办完就接到了国家人事部的文件,调祝晓敏往国家经委,副处级。
接到消息的时候,省委组织部部长已经签字放人,裴闻远急的在大腿上连拍。
当年是因为祝晓敏考上大学,他们没能留住人才,想不到,这一次再一次错失。
杨浩中虽说有些惋惜,倒也还算清楚,劝说:“那天王长东听过汇报,很明显并不想小祝调去,之后小祝没有问过,想来也是对国资委没有兴趣,何况陆明峥和两个孩子都在京城,她应该是更想回京城的。”
裴闻远叹气:“经委没什么实权,只是制定一些政策,她去了还是屈才。”
杨浩中微笑:“制定政策,她在基层多年,在行署和纺织厂又都做出成绩,太知道难处在哪里,哪里受到阻力,或者政策由她这样的人来制定,对经济发展才更有好处。”
裴闻远愣怔一会儿,终于叹口气:“我们慢了一步,说什么都晚了。”
而在纺织厂,手续转过来的时候,杜腾飞也是吃惊不小。
理论上,祝晓敏要调走,组织上先和本人谈话,之后调人的手续下来,先得由纺织厂签字,再由省委组织部签字放人,可是要人的是国家经委,文件是人事部直接下达,还是专人送来,显然是不能拒绝的。
得到消息,别的人还好,许明江也是大腿连拍,说不出的可惜:“厂长啊,怎么能放人呢?有祝晓敏同志在,不管是去年的织工大比武,还是今年的展示会,哪一样不是为推动我们厂发展跨前一大步,她可是清大高才生,难得的人才啊!”
杜腾飞苦笑:“你瞧着是国家经委要人,可这背后要人的,你能知道是谁?我们可留不住她。”说着,深深叹口气。
也是他们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企业的生产重要的是工人的技术,管理层只要守着规章制度就行,所以没有一开始就把分配来的大学生重视起来,致使祝晓敏分配来第一年无所事事,不然她对纺织厂的贡献不会止于此。
何况,还是通过关系分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