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石缸有150公分高,加上石底座大概有190公分高了,缸体直径在140公分左右,跟故宫的防火水缸差不多,甚至还要大。
如果是用来盛水的,在这种环境里,蓄水是用来干吗呢?
老李他们发现,石缸底部有一圈石头围架,中间还留有缺口,很像是一个简易的炉灶。于是他们采集了一些缺口内部的物质,发现有疑似焚烧过的痕迹,这就更加证明了老李的猜测,这石缸从前是用来煮水的。
可煮水是要干吗,还立了这么多个。
为了进一步了解,老李他们把这些疑问先放到了一边,去对石缸外部进行观察,发现那些雕刻的纹饰真的从来没见过。
一般古代石缸的纹样纹饰非常丰富,雕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山川河流、花草鸟木、人物兽禽、民间故事都有可能,但这些石缸上面却一点都没有雕刻常规性的图案,而是刻着一些奇特的符号和纹路。
后来秦恪松博士去查看后,一下激动起来,他认为这不是纹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字。
具体是什么文字,他也不知道,但多年研究古文字的经验告诉他,这应该是一种没有被发现的文字。
当时条件不允许,想要释读这些新发现不太可能,所以暂且也搁置起来,打算出去后再研究。
老李他们在石缸外壁没有新进展的情况下,开始对石缸上面的青铜盖子进行初步探索。
让老李有些费解的是,如果石缸是用来煮水的,体积还这么大,当时为何不用一些木质竹制的盖子,既轻便又耐腐蚀。
光在制作上,这么大的青铜盖子肯定是耗时费力的,更何况有36个之多。
可当他们把盖子搬下来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那并不是盖子。”
“不是盖子?”
“嗯,不是,那是面青铜镜。”
“嘶~”(吃惊。)
“然后这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怪事。
他说,搬盖子本来是让三名实习生搬,后来发现盖子居然不是很重。当时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多想,就由两名实习生去搬。
让个子不高的实习生从石缸旁边的垫脚石阶上去,另外一个实习生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不用站垫脚石,伸手扳住另一边的盖子边缘就行。
石阶上的人掀起盖子往外送,站地上的学生扣住边缘托着往下搬。
一切都挺顺利的,眼看着那个高个子实习生两手托着,马上就要搬下来了,这个时候,站垫脚石上面的那个实习生却突然怪叫一声,从石阶上跌了下来。
这把老李和周围的几个人吓了一大跳,赶快扶起那个实习生,问他怎么了。
那实习生似乎受到了啥刺激,惊魂未定,安抚了半天才敢说话。
他说,他刚才站在上面,盖子往下搬,一边翘起的时候,盖子内的一面正好对着他,突然反了下光。他意识到盖子不寻常,这一面似乎是铜镜之类的镜面,于是想确定一下,就定睛去看,结果上面闪过一个灰不拉几的影子。
他其实没太看清,镜面那边也有腐蚀锈斑,所以不太确定是不是看错了。
当时老李他们认为新手太年轻,肯定是看错了。我那个时候听了也不以为然,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只是个开端。
老李他们把青铜盖子拿下来后发现,盖子的另外一面真的是镜面,虽然锈迹斑驳,但也有部分还能映出轮廓。
这盖子居然是面青铜镜,可是,石缸上盖着这么大一面青铜镜,究竟是用来做什么呢?
大家一时想不明白,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青铜镜的背面,想通过那些纹饰先判断下年代。
这么大的青铜镜在考古界本就罕见,没想到它背面的纹饰更加古怪。
青铜镜背面纹饰随着年代的推进,发展出了各种纹饰,可这次发现的青铜镜纹饰,虽然技艺精湛,但看起来却相当恐怖。
那是密密麻麻的很多小凸起,灯光放大镜下看,居然是很多狰狞的人脸。
人脸很小,但五官却很清晰,嘴巴清一色都大张着,离近乍看下,就像是争先恐后要从黑色地狱挣脱而出的恶鬼,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武所长,除了人脸纹饰,青铜镜背面没有别的发现了吗?比如上面有没有小孔?”
“呃,这个……倒是没有发现。可能是现场太仓促还没来得及细细研究。毕竟那个地方拉电线有些困难,照明设备不是很充足,所以那会儿制定的方案,是先下去大致考察,之后再做打算的。”
“嗯,明白了。您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