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穿越成岳飞反宋 > 第16章 赵构的心思(第2页)

第16章 赵构的心思(第2页)

“归宝,他就是我的第一个护卫,哪里来得什么师兄师姐?”

归宝嘻嘻一笑:“肉球和紫月啊,按照我们三才门的门规,先入门者为长,年龄再小也是师兄师姐,这个规矩不能改的。”

——————————

临安城,皇宫大殿之内。

金兵三路大军压境的奏报第一时间放到了赵构的案头。

赵构面沉似水,看不出丝毫的喜怒哀乐:“众卿,金国三路大军再犯我边境,可有御敌之策。”

秦桧显然早已经准备好了腹稿,赶紧出列奏道:“陛下,之前两国和议之事本来都快敲定了,后来金国使团连遭意外,才让和议之事搁浅,之后金国北上的使团又在海州一带遭遇不测,让金国对我大宋的误解更深!”

“臣建议陛下选派一重臣带着陛下的诚意去向金国四王金兀术解释一番,消除误会重启两国和谈,方为上策!”

赵构听后微微点头刚想说话,就看见韩世忠满脸愤慨地走出列来。

“哼,秦相公此言谬矣,自古两国平等和谈,哪里有一方大军压境另一方主动请和的,那不是和谈而是乞降将!”

“臣并不反对和谈,即便要两国和谈,也要把敌人打跑了打疼了打怕了之后才能谈,否则现在去谈,能谈出个什么好结果来!”

秦桧满脸痛惜之色:“打!你们就知道打打杀杀!之前两国和议之事若成,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都怪有些小人从中作梗,连害了几位金使的性命,坏了陛下的千秋大计。”

“我心里清楚的很,你们这些武将生怕没有仗打,怕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后,在陛下眼里你们失去了价值,可是,你们要想清楚,武将打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嘛,既然和谈可以做到的事,你们为什么非要兵戎相见才好呢!”

“兵者,国之大事者,岂能轻易决断!穷兵黩武,才是真正误国误民之兆也!”

秦桧说得大义凛然,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子忧国忧民之心,让许多中间派大臣都不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韩世忠越听越气,想着靖康之耻不过才过去十几年光景,秦桧居然还有脸说出穷兵黩武四个字,刚想出言讽刺于他,却被身旁的枢密副使张浚悄悄拉了一把。

“韩相公和秦相公所言,臣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只是如今金兵大军压境咄咄逼人,一旦应对不好恐怕重蹈当年靖康之祸,臣建议应马上调兵遣将北上据敌,确保我大宋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派一个使节出访金国,按照秦相之意商讨和解事宜,如此才是万全之策也。”

赵构听了频频点头:“张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你来说说,该如何派兵拒敌,又该如何和谈才好?”

张浚继续说道:“臣以为西线襄阳和东线楚州之敌不足为虑,襄阳一带至今还有岳家军残部在此驻扎,战斗力可称一流,陛下只要派一大将前去整合兵马迎敌,区区三万金兵绝不可能南下一步。”

“至于东线楚州的三万金兵,这里有最近异军突起的靖康军在海州一带活动,还有楚州驻扎的一万兵马以及高邮军的两万厢军,陛下可任命一重臣为淮南东路经略招讨使,整合所有兵马挡住这三万金兵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中路金兀术亲领的十万大军,臣不才,愿意领所部兵马另八万禁军前去迎敌,若丢失寸地,请斩我头!”

“至于和谈之事,并非臣擅长之道,臣不敢妄言!”

赵构听罢默然不语,把问询的目光又看向了秦桧。

秦桧心中也是暗暗叫苦,张浚所言在情在理,他实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了。

“陛下,这样也好,我们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去和谈方为上策!”

赵构点头表示赞同:“既然如此,我们就议一下东西两路主将的人选,中路领兵之人我看就不劳烦张爱卿了,三路人马还需张爱卿坐镇中枢居中调停,杨爱卿,就由你带领十万禁军前去迎敌,也刚好检验一下禁军扩充之后的战斗力。”

禁军统领杨存中急忙出列跪下接旨:“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