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供销社根据张红军建议,在门前立了一广告牌。上面写着,新到一批舒尔美牌护肤品,冻疮膏,具有美白养颜,祛斑抗皱之功效。
还新到一批香皂,有玫瑰花味,桂花味,等各种花香味。数量有限,售完为止。不要工业日用票。
在这物资贫乏的年代,特别是护肤品就是雪花膏,根本没有广告牌所写的这些功效,香皂只有一种香味。哪有各种花香味。又加上进入冬季,人们对护肤品,冻疮膏十分需要。还不要票。
买,必须买。看不见牌子写的售完为止。
在供销社门口,妇女同志们排成了一条长龙,队伍甚至延伸到了外面。她们有的焦急地踮起脚尖向前张望,有的则耐心地等待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护肤品的期待。
这些妇女们穿着各色的衣服,有的还特意打扮了一下。她们或相互交谈,讨论这护肤品是否有宣传的效果;或默默沉思,似乎在心里盘算着要买哪些花香味护肤品。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映照出她们对美的渴望。
队伍中不时传来细微的骚动,那是有人在询问护肤品的功效和价格。而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则忙碌地回答着各种问题,同时维持着秩序。
尽管等待的时间漫长,但妇女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她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仿佛在说:为了美丽,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妇女们满心欢喜地接过刚刚买到手的物品,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层精美的包装。随着包装的展开,一块色彩艳丽的香皂跃入眼帘。它宛如一件艺术品,静静地躺在她们的手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香皂的表面光滑如丝,上面还精心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些细节让妇女们爱不释手。她们轻轻地抚摸着香皂,感受着它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制作人的用心。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与个性,红色似火,充满激情;蓝色如海,深沉宁静;绿色如茵,生机勃勃。这些色彩的交织,如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绚丽的画卷。
在这一瞬间,妇女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没有买到的人看见如此绚丽精美的香皂,心情更加急躁。
张红军又安排厂里两个女工当托。在人群外打开护肤品盖子,一股桂花味在人群传开。香太香了,好闻。
很快三百块香皂,一百瓶护肤品,一百瓶冻疮膏售完。
还有许多人没有买到的,纷纷询问什么时候来货。
张红军采取了一种后世惯用的销售招数——饥饿营销。
他只放出少量产品,让消费者们对这些稀有的商品产生强烈的渴望。
这种策略制造了一种紧迫感,使得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这些产品。
张红军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产品的稀缺性和独特性。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引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创造了一种热烈的市场氛围。
然而,这种饥饿营销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不满和抱怨。他们觉得被限量供应所束缚,无法满足自已的需求。
但这恰恰是张红军策略的一部分,他故意制造了这种供需不平衡,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价值。
大队电话响起,是供销社主任打来,刚接通,传来供销社主任火急火燎的声音:“是老张吗,快点安排人再送五百块香皂,三百瓶护肤品,三百瓶冻疮膏。
这三样产品大买,这一会时间,来几波人咨询。
你说什么,老张,产能不高。你们不能加班加点干。明天我必须收到货,没有货我上你家吃。”
大队长张贤荣搁下电话,摇头笑骂对面张红军:“你这小子,搞什饥饿营销。库房里满满的,都几千香皂。留在手里能当饭吃,还是能生崽子。”
张红军道:“大队长,这样做法能让我们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大队长不要急让子弹飞一会。”
张红军在县城里早已做了安排。
两个男工三个女工来到县城里,找到县百货大楼。来到洗滌日用品柜台,拿出色彩绚丽的舒尔美香皂与护肤品问道:“为人民服务,你好同志,请问你们这里卖舒尔美香皂与这护肤品吗?”
售货员哪里见过这么精美新颖的东西,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说心里话,她也想要。
摇头道:“没有,我们这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