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如何领导 > 第八章 智慧决策运筹帷幄(第4页)

第八章 智慧决策运筹帷幄(第4页)

什么叫“法”呢?管子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或者说,法就是指尺寸、绳墨、规矩、秤石、斗斛、平量之器。意思是说要懂得行为的规范。

什么叫“化”呢?管子说:“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也就是说,渐进、顺应、观摩、薰陶、服从、习惯,这就叫做化。也就是要懂得教化的作用。

什么叫“决塞”呢?管子说:“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换言之,或予或夺,或险或夷,或利或害,或难或易,或开或闭,或杀或生,这就叫做决塞。所以决塞就是要懂得控制的方法。

什么叫“心术”呢?管子说:“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也就是说,信实、忠诚、宽厚、施舍、气度、宽恕,这就叫做心术。心术就是要懂得处事的手段。

什么叫“计数”呢?管子说:“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换句话说,是刚是柔,是轻是重,是大是小,是实是虚,是远是近,是多是少,这叫做计数。计数,就是要懂得举大事的谋略。

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它不仅影响决策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决策能否顺利实施,所以决策方法对于决策行动至关重要。

关于“则”的作用,管子说:“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也就是说,制定规划体制,不能不知道事物的法则。不懂得事物的法则,而要发号施令,这如同用不稳定的陶轮来测定东西方向,摇动竹竿而想使竹梢不动一样。即所谓“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关于“象”的作用,管子说:“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换句话说,就是量才用人,不能不知道具体情况。不了解具体情况,而要量才用人,这如同长材短用,短材长用一样。即所谓“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

关于“法”的作用,管子说:“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这就是说,治理百姓和统一民众的行动,不能不知道行为的规范。不懂得行为的规范,而要统治百姓和统一民众的行动,这如同用左手作书而闲着右手一样。即所谓“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

关于“化”的作用,管子说:“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这就是说,移风易俗,不能不知道教化的作用。不懂得教化的作用,而要移风易俗,这如同早晨才制造车轮,而晚上就想乘车一样。即所谓:“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

关于“决塞”的作用,管子说:“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其意是驱使和调动民众,不能不知道开放和封闭的方法(即松和紧的方法)。不懂得开放和封闭的方法,而要驱使和调动民众,这如同“使水逆流”。

关于“心术”的作用,管子说:“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这就是说,要使法令保证贯彻,不能不掌握统治百姓的手段。懂得统治百姓的手段,而要百姓贯彻法令,这如同背着箭把射箭,而定要射中目标一样。即所谓“不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而必拘之。”

关于“计数”的作用,管子说:“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换句话说,要想事业保证成功,不能不知道谋略的重要。不懂得谋略的重要,而要成就大业,这如同没有船只,而要渡过水险一样困难,即所谓“不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水险也。”

管子提到的决策方法内容十分广泛,许多仍可为今天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借鉴。

管子认为决策“七法”中的任何一项,都含有它自身的特殊的功能,都涉及决策的行动。

8绷斓家有果断的决策魄力

有一位企业家,随着事业发展,手下员工日渐增多。人多嘴杂,主意也便多了,遇事必争个高下。时间一长导致这位企业家不知听谁的好,根本无法形成决策,企业运行也陷入瘫痪。他怀疑自己无能,不敢见人,整日闭门看报学经。这日,见报上介绍了一个新产品,名曰“决策机”,他便立即买来一台,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从此,凡有需决策之事,他便进小黑屋叮叮当当按几下机器,机器即刻答复“行”或“不行”。手下人不明就里,直夸老板变得果断英明。一日,企业庆功,他酒后吐真言,英明者乃“决策机”也。手下大喜,既如此,我们何不把这个英明的钢铁家伙拆开来研究透了,仿制了来卖?说干就干,切割机开始工作,切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彩色钢板终于被切开,核心部件露出真面目,结果是硬币一枚,这枚硬币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

其实,作为一个领导者在管理一个企业时,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很多时候,必是“行”与“不行”两种可能。

面对眼前发生的变化,作为公司的决策者,你要拿出自己的勇气,迅速地做出正确决策,不可左右摇摆。

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警戒。刘邦的花言巧语把项羽弄晕了,使得他最终不肯下除掉刘邦的决心,刘邦本来是羊进虎口,但由于项羽的左右摇摆不定,结果刘邦全身而退。刘邦脱险后,积极发展人力,大力笼络人心,招兵买马,很快就与项羽展开了楚汉之争,结果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为此留下千古遗恨。

可见,作为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一定要有魄力。果断决策堪称上策。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决策一般应按正常程序进行,搞好预测、论证和试点,使成功的把握更大、成果更辉煌。但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要求马上做出决策。这时,领导者稍一迟缓,优柔寡断,就容易贻误时机,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进行论证和试点了,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根据尽可能搜集到的有限信息和领导者自己的判断,立即做出反应,果断的做出决策,并迅速付诸实践。

不仅如此,作为领导者,在果断制定决策的时候还要拥有坚定的决心,决定一旦下达,就不要轻易更改。

一个政策朝令夕改,它就缺乏权威性,下属和群众就会感到无可适从,使原本该办的事半途而废。

一个新政策出台,一项新决定的执行,必须要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少数人的不满,甚至反对。对此,领导者要头脑清醒,决心坚定,措施得力,保证决定的贯彻。

首先,要求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有主见;

其次,要认真客观地分析各方面意见,看其是否合理,做好有说服力的解释宣传工作;

再次,对合理的建议要认真听取,择善而从之,防止固执己见,造成失误。对不合理的意见态度要鲜明,将已做出的决策坚定地执行下去。

所以说,什么时候制定决断,这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就做出决策,这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而条件成熟了,却又犹豫不决,而这也是愚蠢的行为,此时你的优势将会变为劣势。

及时决策,既意味着效益,也意味着市场机遇。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抓住时机,不允许有丝毫怠慢。这是因为,现代化大生产客观上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市场环境变化无常,拖延决策,贻误战机,会使单位本身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而且还会有新的矛盾产生,使单位原先具有的优势变为劣势,从而使决策失效。决策的及时性,主要强调的就是要抓住决策的时机。所谓时机,是指时间、转机、机会等。从时间机遇来看,各种因素、态势、机遇都处于稍纵即逝的变动之中。在决策过程中,把握时机、随机决断就是时机一旦成熟,应当机立断,果断地决策,切不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

面对眼前发生的变化,作为公司的决策者,你要拿出自己的勇气,迅速地做出正确决策,不可左右摇摆。

9本霾咭大胆

这里所说的风险决策,是广义的风险决策,泛指那些没有完全的成功把握,实施后有失败风险的决策。风险决策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决策者要冒失败的风险。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一旦成功,决策者及其组织会获得很大的利益。可见,风险大,利益也大,风险与利益共存。

现代日本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说过:“风险与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去追求这种机会,因此利益也不会太大;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所以能得到的利益也就大些。”因此,决策虽有风险,但更有利益,为了组织的利益,理应敢冒风险,果断决策。

有些时候,无情的客观现实会逼迫决策者冒险。当组织处于困难境地时,往往有这种情形,就是实施风险决策,就能生存乃至发展,不敢冒风险,就会愈发困难甚至灭亡。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企业,因为产品陈旧落后,找不到销路,财源枯竭,职工领不到工资。如果豁出去,采用集资、借贷等形式开发一种或数种先进而又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就能死而复生。如果因为怕这怕那,不肯做出风险决策,那么企业必定要倒闭,这是被无数的事实反复证明了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