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处世禁忌 > 第三章 说话禁忌 不该说的话最好别说(第3页)

第三章 说话禁忌 不该说的话最好别说(第3页)

所以有时候说话是要讲究场合的。赞美人时我们可以当着所有的人高声赞美,但我们要说别人没面子的话时,最好是单独交流为好,否则会令听者十分难堪。总之,令人扫兴的话,最好闭口别说。另外,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人也同样令人扫兴。

社交中的说话,同站在教室中授课或是站在演讲台上演说有很大不同,授课和演说,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别人不能插嘴。而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总是滔滔不绝,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别人听了。这样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表现。”如果你能够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你也就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在交谈中你就更容易乘风远航,顺利抵达自己说话的目的地。不要说揭短的话

世界并不完美,存在着不同状况不同程度的“短”,你我都是。于是就常常有揭短的行为发生,有时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亦有短处,待人处世之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对方的短处,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称赞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指责或批评别人的时候尽量不要提到别人的短处,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些短是不能揭的。如果揭了所谓的短,被揭的人就会有被愚弄、穿小鞋、抓小辫子的感觉。还有极少数的情况,揭短是为了打击别人,快乐自己,或以揭人之短而护己之短。这样的揭短,应当缓行。人总是有短处的,人也不可能改正自身所有的短处,伟人亦不能,何况你我?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都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传说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儿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仍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这就是令他人脸上挂不住的下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揭人之短”呢?

一是必须了解对方,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对方的隐私。

二是要善于择善弃恶。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愿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问题来做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

三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

四是巧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揭人之短!

这是个曝光和揭短的时代,亏心事还是少做为好。如果真的要出来献丑,群众自然乐得多份谈资。好好的爱惜自己的羽翼,学会扬长避短,别啥事都插一腿,小心落水。落水之后,迎接你的就不是鲜花和掌声了,而是板砖和口水,报应会来得太快的,因此,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好。要知道容忍是一种智慧,放任也是种关爱。每个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他人的隐私一笔带过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无意中会成为制造矛盾的根源。喜欢传播别人隐私的人同时也是爱讲负面话的人。他们有时是因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

比如在办公室,大家在一起谈论其他同事,你将议论传播出去,你就是在制造同事之间的矛盾。办公室的同事必定人人自危,对你这个导火索只有避之唯恐不及。

人人都有好奇心,对于一旦获悉的秘密,是很难忘记的。用巧妙的方法处理这样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于祸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机会获得秘密,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要使事主怀疑到你的头上。你要知道,有时知道了能力强的同事的隐私,你可能会成为他的心腹,也可能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

某单位的刘婷婷、李艳和沈丹及其他同事在同一办公室,刘婷婷和李艳业务能力较强,公司正准备从这些人中提拔一位作为办公室主任接替即将退休的老主任,其中刘婷婷和李艳比较有希望。刘婷婷与上层领导关系不错,而李艳是老主任的红人。上层领导已经漏出口风,计划由刘婷婷接任。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单位里传出刘婷婷好像存在男女关系问题,此事是由沈丹口中得知。事情的结果是李艳接替老主任,上层领导对沈丹不满意,借故将其调到一个效益较差的部门去工作了。

沈丹就是因为传播了同事的隐私,而被能力强的人抓住该同事把柄,搞掉了自己前途上的拦路虎。而沈丹并没有因此得到好处,反而受到同事们的戒备和领导的批评。

要明白知人知面不知心,特别是对于能力强的同事来讲,某个人的隐私也许就是他人要搞掉这人的一张牌。你在无意之中帮了他的大忙,但没有人会感谢你,相反会对你加倍提防小心。

为人处世的原则是,要尽量避免加入谈论他人隐私的行列,不要凡事都爱凑热闹。要是没有酒量的人更要注意,避免酒后失言。

如果无意中把别人的隐私泄露了出去,也要装作无辜的样子,给人本身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的感觉。如果事情重大,可以直接找人谈话,借以警告,以示如果真正出现了泄密,就能够追查到“责任人”。虽然还是不如不泄露的好,但这已经是最好的补救办法了。

有个长舌的老妇人向牧师承认说过许多人的闲话,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弥补。牧师并没有对她说教,只是给她一个枕头,要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这位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很严正地说:“同样的,要追回所说的每一个闲话,那就更难办到了。”

人们有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烦心事告诉别人。或许在偶然间,或许有人把你当做真心的朋友对你倾诉衷肠,你获得了同事的隐私。此时千万不可得意,因为在无形之中你已经增加了一份担子,担了一份责任,在暗中受到了监视,暗藏了一丝祸端。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同事的隐私一旦从你之口暴露,不仅会使同事难堪,而且会使你的信誉大打折扣。

对别人隐私的传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轻者羞愧懊恼,重者颜面扫地。此人对传播谣言者也必定恨之入骨,找机会报复。所以,何必去做被人指责的小人呢?

处理不好他人的隐私问题,你们之间的友情很可能就会戛然而止,也许在工作中还会成为对头。如果是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难保不会对你另眼相看,与你的距离将会变得很遥远。

不能开一些过火的玩笑

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也要懂得言辞分寸,尽可能避免说出令人厌恶的话,倘若是为了营造欢愉、热闹的气氛而刻意制造幽默,却弄巧成拙地让人生气,那就得不偿失了。

曾经有这样一起殴人致伤事件,居然是因为受害人自己无意说了一句玩笑话而导致麻烦的。

三轮摩的司机朱某骑车到修理厂维修,前后一起去的还有两位骑着人力三轮收废品的徐某和王某。两个收废品的将三轮搁置在修理场上便去找老板谈生意,等他们出来时,发现三轮车不见了踪影,便问同在修理场的朱某。“有个人骑着三轮车往黑山大桥方向去了!”朱某告诉他们。两个收废品的慌了,以为有人将三轮车偷走,当即打车追赶。其实,朱某也知道,人力三轮车被修理厂一工人骑出去买菜去了。

“英雄白跑路”,还花了近20元的打的费。两个收废品的回来知道真相后,非常气愤,认为被朱某耍弄。任凭朱某怎么解释,徐某和王某仍难消心头怒火,抓住朱某便打,并将其打伤。经过民警调解,徐某和王某为朱某赔偿医疗费,朱某也向对方道歉。

一句玩笑话,让朱某招来一顿暴打。本是玩笑话,却酿成了纠纷。由此看来,朋友之间开玩笑也应该注意分寸,不要因为小小玩笑话而伤及对方,更别说是陌生人。

在重庆举行的第17届全国书市“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名嘴崔永元为活跃现场气氛,先是调侃于丹,说她现在引起争议的原因是因为书卖得太好,如果只卖几千册就没有争议了,这番话立刻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接着,小崔提到他制作的节目《我的长征》,“去年我和伙伴‘长征’,‘长征’一线的读书人不多,‘长征’一线打麻将的很多,到处都有,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面。有一个城市,我就不说这个城市是成都了。传说,成都的麻将是坐飞机还差200米落到机场就听到哗啦哗啦打麻将的声音。”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小崔又说,他在‘长征’路上还问过一个地方的老乡,为什么天天打牌?结果对方说了一句‘著名’的话:“看书有什么用?”说完,观众议论纷纷,场面变得有些混乱。小崔只好嘿嘿地干笑几声,转入其他话题了。

名嘴崔永元主持的论坛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关键是没有把握好分寸。前面调侃于丹,看似贬低,其实是赞美她书卖得好,人气旺,观众很容易接受。后面就不同了,小崔估计是想借巴蜀地区的特色休闲文化——打麻将来活跃现场气氛,然而事与愿违,观众并不买小崔的账,谁愿承认自己天天打麻将、自己的城市没有文化水准呢?

那么,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以后,该怎么弥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