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世界民俗艺术大全 > 第三章 世界少数民族部落风俗(第4页)

第三章 世界少数民族部落风俗(第4页)

缝衣服,用大而沉的石块磨粮食。女孩到了十五六岁就被认为已经成年,可以谈婚论嫁了。有些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但大多数年轻女性可以选择自己的丈夫。

阿伊努人认为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的礼物。为了使孩子不生病(阿伊努人认为病是由魔引起的),直到两三岁时父母才给孩子起名。在这之前孩子有乳名,如“啊伊啊伊”,意思是“孩子的哭闹”。多数苗族儿童的正式名字描述了孩子的行为或外表特征,他们一般没有姓、名之分,只有一个名字。

苗族男孩从小就玩弓、箭,希望长大成为优秀的猎人。他们常玩的一个游戏就是用箭射落其他男孩头顶放置的物体,目的是培养胆量,锻炼射技。男孩到了十五六岁就被认为已经成年,十七八岁即可结婚。若小伙子有了意中人后先到姑娘家正式登门拜访。姑娘端给小伙子一碗米饭。小伙子吃掉半碗,然后把碗回递给姑娘。如果姑娘把剩下的半碗也吃完了,表明她已接受了他的求婚。

3。服饰

阿伊努人的衣料取自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材料。他们使用鹿皮、鸟皮、鱼皮和羽毛制作较轻的长袍和鞋,还用兽皮制成暖身的斗篷、绑腿和手套。最常见的阿伊努服装是长袍,与和服相似,用树皮和植物纤维制成。

阿伊努人在特殊场合穿高雅的长袍。长袍由小块染过色的棉布和白棉布制成,像被子似地缝缀在一起。地区不同,人们装饰长袍的方法也不一样。例如,生活在海边的人用海洋动物的图案装饰,如虎鲸。生活在森林地区的人用猫头鹰和树的图案装饰。长袍的衣领、袖口、折边处通常有染过色的剪裁下来的布料。阿伊努人相信,穿上这样的长袍可以避邪。现代阿伊努人在特殊场合仍然穿这种长袍。

4。装饰品

装饰品是阿伊努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妇女戴着刺绣头巾、串珠项链和

还是女人都戴耳环,佩戴玛基里小刀。在特殊场合阿伊努族由酷大多数首领始终戴头冠。他们每顶头冠中间有一个是康神的形象。男人的腰部还佩一柄长剑。

阿伊努人认为神灵有善恶之分,浩瀚宇宙之内神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们认为万事万物,大到身材高大的熊,小到做饭用的锅,皆有神灵依附其中。这种信仰就是万物有灵论。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阿伊努人遵从传统的宗教仪式。

阿伊努族宗教中最重要的神是熊神,也称为“山神之王”。熊神生活在天

上,但化成熊的形态下凡。如果人们待他很好,他绝不伤人。但如果人们激怒了他,他会大发雷霆,袭击村里贮藏食品的棚屋,而且伤害村民。猫头鹰被认为是“森林守护神”。海里的虎鲸则被认为是“海神之王”。

根据阿伊努人的传统信

仰,人们依靠神获得食物、帮助和保护。神也依靠人获得地位与财富。人与

神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萨满教法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充当神和人之间的信使。

阿伊努人宰杀一头动物后,要以一种特殊的仪式将其灵魂送回天上。他

们送它一些礼物,如米酒、米饼。他们深信动物的灵魂回到天上后,会向其

他神展示人们送给它的各种礼物,并与之分享。其他神听到它在人间受到的

礼遇后,便纷纷效仿,下凡受人供奉。

捕酷鱼时,阿伊努渔民用一根称为“击头木”的粗柳木棍击打酷鱼头部

使其死亡。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人们用腐烂的木头捕鱼,或随手抄起什么东西。畦鱼神大怒,认为渔民对他不敬,拒绝造访人间。于是,人们连一条酷鱼也找不着,开始忍饥挨饿。后来,難鱼神发了话:只能用粗柳木棍捕鲜鱼。渔民们照办了,于是酷鱼又出现了。今天阿伊努渔民仍然沿

阿伊努人的传统节日都是围绕大自然与宗教两人们请求神赐福给他们。阿伊努人生病或有难了日期间热闹非凡,人们或擂鼓,鼓声大作,或比剑,剑来剑往,以吓跑给他们带来厄运的神灵。

7。传统的熊节

熊节是阿伊努人最神圣的节日。为了这一天,人们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人们先捕获一只幼熊,把它放到一个特制的笼子里精心喂养。熊节在每年的一月或二月举行。好几个村庄的村民会聚到一起庆祝这一节日,一连庆祝三天。主办熊节的村庄在节前就已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砍来新鲜的木瞥,作为送给幼熊的灵魂的礼物,他们还把小米酿成啤酒,把大米酿成米酒,并制作米饼。然后,在一个特殊仪式上杀死幼熊。大伙聚在一起美餐一顿,分享熊肉。今天,阿伊努人仍然庆祝这一节日,但不再杀死幼熊。

8。现代鮭鱼节

古代阿伊努人在秋季举行鲜鱼节,庆祝畦鱼再次光临。如今,北海道许多城市仍然庆祝这一节日。节日里到处充满欢乐的气氛。人们载歌载舞,优美的音乐响彻云霄。游客们可以尽情地欣赏阿伊努人表演的现场捕鱼,可以品尝用传统方式烹制的新鲜美味的酷鱼,还可以亲眼看到手工艺人是如何制作工艺品的,并买一些回去作为旅游纪念。节日期间各类游戏和比赛丰富多彩。其中有一个游戏,是人们比赛空手去捉溜光溜滑的鮭鱼。

第四节新西兰的毛利人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南部的小岛国,毛利人是这里的早期定居者。如今,大多数的毛利人居住在城市中现代化的房子里。然而,在乡村,一些村落却仍然沿袭着他们祖先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周围有公社会议室的木屋里。这些木屋的结构与早期毛利定居者的住宅极其相似。

1。毛利人的棚屋

棚屋,或者说就寝的房子,是一种矩形的建筑,有凹陷的门和1。2米高的墙。门窗都尽可能的小,为的是能够利用调换门板、窗板的大小来保暖。棚屋可供一个庞大的家族居住,可容纳24个人。屋内没有壁炉,可以取暖。在屋里,人们睡在用亚麻制品和蕨类植物编织的毯子上。

储藏室雕刻着漂亮的装饰,用来储藏干鱼和其他的食物。这个房子是用竿支撑的,悬空的结构,为的是避免老鼠的滋扰。另外一个储藏室用来储藏战利的工具、武器、羽毛斗篷和祭祀品。毛利人的食物以不同的形式分开储藏,或者放在外面地上的烤炉里。

2。传统的毛利社会

在毛利创造神话中。男人被认为是泰恩神的子孙。他规定了男人的禁忌和神圣。因为男人的神圣,所以他们不能在背上背任何东西,而女人就不得不背很重的担子。男人们只能够从事很神圣的职业,比如,造木筏、种庄稼。

3。社会等级

毛利的部落被分为几个社会阶级。最重要的人是酋长,他可以直接从神那里追溯他的祖先。接下来是酋长的直系亲属及通过取得成就晋升的人。下

大多数村里的财产属于每个住在那里的人。每个男人都有一份个人财产,然而仅仅包括绿石、战斗棍棒和鱼钩。每个妇女都会有一件特别的衣服,一些手工制的珍珠,用来准备食物的石盘和一对用来编织的针。

5。服饰和装饰

现代毛利人穿着西式服装,与欧洲和美国的服装款式相似。他们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穿着传统的套装。但是这些服装仍然是毛利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