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知识竞赛”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展开了我们的想像。记住,对待很多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会展开无限的想像,那一瞬间产生的灵感也许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他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比如说今天他看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听后,当然会哄堂大笑,但是他并不在意。
时间长了,在学校里,老师同学都认为她不是一个乖孩子,于是,一次,他的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他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进行想像。父亲不仅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他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
一次,男孩在地上捡到了一枚硬币。他很神秘地对他的姐姐说:“这是一个古罗马造的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却发现这只是一枚非常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时间长了,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于是,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听了却把孩子叫过来说:“宝贝,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
对于孩子父亲的这种行为,许多人都表示很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样很不好,都觉得太溺爱孩子了,认为这势必害了他,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谎话连篇,虚伪的人。然而,出乎大家意外的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却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现在,人们都知道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建立在超乎常人的想像和为此进行的大量实物证明之上的。也许,我们要说,没有想像,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
想象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以使他的一大特征之一。想像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就像我们的脚、我们的手、我们的心、我们的大脑。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假设的时代,生活在想像的世界。他们给自己的玩偶取名,他们创造新的名词,他们建立新的关系。也许因为他们太幼稚,只靠想像生活,现实好像与他们无关。
成人因为现实的原因而不能够自由地想像,认为什么都是必然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习惯去判断。然而,成人无时无刻不与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应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你应该理智地运用这种能力,扩大视野,锤炼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拒绝循规蹈矩
哈佛有这样一个观点:在整个人类往前迈进的每一步的背后,都要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思想中萌发出创造力的种子,这些人的梦想在某一个夜晚将他们唤醒,而另外一些人的梦想却仍旧在沉睡。这个醒来的人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人。那么,唤醒你的梦想,唤醒你沉睡已久的创造力吧!
在某种程度上,循规蹈矩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规矩的流行,使人自然而然地不去费神去思考,而是随波逐流。长久以往,个性将被磨平,思维将会迟钝,自己的聪明智慧化作别人的影子……本来应该是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结果却蒙染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埃,这难道不可悲吗?
一个人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大脑就会僵死,心灵就会枯竭。
一个人所拥有的潜在独创力与想象力是无限的,譬如凡尔纳虽然很少离开他那恬静的家园,然而,他的想象力却远达20000英里深的海底,世界各个角落,甚至月球,并且对曾经讥讽他的人如此回答:“人类的幻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事实。”如其所言,在70年前凡尔纳所想像的深海潜水艇,现在已经不再是神话。不过,出乎凡尔纳意料之外的是,这种深海潜水艇是用核能发电的。
想象力成为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人类的想象力也是使人类卓越的动力。
根据科学的能力测验发现,任何人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都具有独创性的潜在能力。人类工业研究所在分析一般工人的才能以后,提出2/3的工人都具有平均以上的独创力的报告,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虽有程度上的差异,可是任何人都具有独创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独创的效力会因精神状态而有所改变。
科学上的成果通常是由资质平庸的人提出来的。舒沃兹·泰斯以为富有创意的人反而都是门外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通的士兵在受到爱国动因的刺激时,便会产生独创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你相信吗?为数几百万的创意都是由和你、我同样平凡的人想出来的。B·F·固特异公司的董事长约翰·柯利亚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每年平均有3000多件的提案是由从业人员提出来的,其中1/3的优秀程度可以获得奖金。譬如军需部门在1943年,由于从业人员的创意而节省了5000万以上的美金。战争,使得无数人想出无数个优秀的创意。
这个事实足以证明任何人都具有独创力,只要稍加努力,便会产生不凡的成果。
艺术方面的独创,也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任何人都具有独创力,任何人也都会设计构图,即使不是一流的杰作,至少也相当优美。”这段话是艺术大师亨利·威尔逊所说的。
抓住每一个灵感
哈佛人告诉我们:只有当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放松和胡思乱想时,你才能将你的想象力转化为有创造力,可以想出来一些对你的生活或工作有所改善的好主意。
美国商人斯太菲克本是一个退役军人,一次,他在医院疗养期间,读了一本名叫《思考和致富》的书,深受启发,他很想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话,通过自己的思考变成一个有钱人。
在他躺在医院的床上的时候,相结合书中的内容,他冥思苦想,他有了很多主意:开信息中心、建立疗养院、与别人合伙办广告公司、创立电视台……那个时候,他为自己的种种想法兴奋不已。可是,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要做的事情虽然都是能引起社会轰动的大事,但都是一个长期性的计划,因为尽快实现的可能性极小,至少现在的自己连起码的资金都不能到位。最后,经过深深的思考,他认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先从小事着手,等到把资金筹够了再做大生意也不迟。
一次,护士小姐给他送来了洗好的衣服。每次,衣服是送到洗衣店里去洗的,洗衣店洗好熨烫好以后由护士帮助领回来。看到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斯太菲克的眼睛一亮。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很简单但却对他意义非常的事情,原来,洗衣店总是把烫好的衣服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打皱。正是这块纸板使斯太菲克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他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于是,他索性马上给洗衣店写了信,并且了解到了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的价格需要4美元。他计划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卖出纸板,但前提是要在每张纸板上刊登广告。而且登广告的人所付的费用归他所有。这件事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谁会在意每千张纸板才1美元的生意呢?斯太菲克的朋友甚至讽刺他说:“如果你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就认输吧,站在马路上说不定一天也不止捡到1美元!”可斯太菲克却不这样看,他知道自己还有更大的目标,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目标都必须从小事做起。
斯太菲克从疗养院出来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动中,把想像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没过多久,斯太菲克的客户慢慢的多了起来,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他想趁热打铁,于是,他决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发现衬衣上的纸板一旦被取出后,顾客就不会保留了。他心想:要怎样才能使顾客保留登有广告的纸板呢?最后,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衬衣纸板的一面仍然发行广告,另一面印上有趣的、有价值的、接近生活的东西,比如:儿童游戏或主妇菜谱、字谜、谚语、小常识等。这一招果然很奏效。许多家庭主妇不等衣服穿脏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也很高兴,愿意订购斯太菲克的纸板。
就这样,斯太菲克的生意慢慢火起来了,他为了扩大业务,又想出了一个想法:把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献给洗染学会,洗染学会给他的回报是建议每个成员店及同行业的工会只购买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没有多久,斯太菲克就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他几乎垄断了市场,他的曾经被别人瞧不起的小生意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变成了大生意,他也一跃成为美国有名的富商。是啊,就是那精心安排的一段思考时间,却给乔治·斯太菲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实,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细小的想法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把握生活,就是把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