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崇祯太子结局 > 第二百零二章 没一个人能高兴太久(第2页)

第二百零二章 没一个人能高兴太久(第2页)

华夏传承了数千年,无论何时都将堂堂正正奉为行事准则。

当然,堂堂正正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但这却不妨碍华夏文明之中由此而生出一种对阳谋的崇拜。

这种崇拜深入文明骨髓,映射在官场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逻辑。

这套逻辑素来追求一个形势如此不得不为,参与其中的人通常都清楚的知道各方的获得与付出,哪怕自身利益受损也会在大势作用下心甘情愿。

所以,诸般斗争、交易都尽最大可能是在无声无息之间完成,讲究的便是一个不说破,更不会将其落于纸面。

若非真的身在局中,漫说看懂其中关窍,便是连其间话语都会显得云山雾罩,就似说出来时便不准备让任何人听懂一般。

“嗯,言辞有失倒也不算什么,于大节无愧方为正理。”

钱谦益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的解围,其后便将话题转到了战事上。

与朱慈烺和武将不同,钱谦益在梳理近期战事时的关注点却是偏向于后勤、功赏和善后上。

所谓权力之争说白了就是争活干。

谁捞到的活涉及面广、掌握的资源多,谁手中的权力自然就要大上一些。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新入官场的雏,他们自是明白朝廷的权力不可能全都落在自己手里,所以提前梳理一番,明确重点要点就是必要必需的了。

后勤自不必说,交战之时大军全凭杭州以及浙南供应,哪怕现在战事正逐渐北移,但应天城外还有数万清军围着,所以钱谦益等人便是想要插手却也是有心无力。

余下的便是功赏和善后了。

理论上来说,这功赏自然得由中枢说了算,可自打那梁云构被处理掉之后,这应天的兵部便只余了小猫三两只。

更何况这几场战役都是由太子殿下亲自指挥,而且参战部队还都是南面的人。

若是应天真将议定功赏的差事捞到自己手里,倒还成了一团甩不脱的麻烦。

在旁人看来,将功赏之权拿到手里便能以此拿捏诸将,进而使其立场有所偏向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梁云构之事摆在眼前,应天的这些人又有哪个还有胆子克扣兵将们的功赏?

既然不能克扣功赏,又凭什么拿捏人呢?

倒不如直接将这事丢出去,说不定还能看上一番好戏呢。

当然,等到真正在殿下面前商议这些的时候,该做的样子他们自然也会做出,要是不让南边那些墙头草耗尽力量,等到真正的目标出现时岂不又得多费手脚?

是的,应天这些人的目标就是善后。

切莫以为这善后既不掌握钱粮,又不掌握军队,似乎是个纯粹的苦差事。

但明白内情的人却知道,这可是将手伸到江南的绝佳机会。

旁的都不用多说,光是甄别地方官员这一样便足以让某个派系成为在朝中屹立不倒的存在。

“所以老夫认为,中枢还是得将重点放在善后之事上。”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钱谦益以这句话为本次会议定了调子,待到朱之臣这些人表示赞同之后,他便将头转向了今日正主:“未知越中丞和徐祭酒意下如何啊?”

党争!

虽然越其杰一直在地方当差,徐瑜一直在应天太学任职,但对于这两个字他们却是清楚到不能再清楚。

自嘉靖年间开始,各色派系便你方唱罢我登场,待到崇祯年间阉党覆灭,皇权爪牙被削得一干二净,这党争的本质也便从文官和皇帝的斗争变成了文官内部的事情。

现在这般情况,他们自然明白党争的雏形已然形成,作为在朱慈烺心中拥有独特地位的人,他们又怎会掺和到这些事里?

可哪个人又能随心所欲呢?

今日钱谦益将事情做到这个份上,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又怎能自绝于这些“共过苦”的同僚呢?

“阁老,您的意思我都明白,但太子殿下心如明镜,有些事切不可做的太过,还是得以大局为重啊。”

越其杰的想法其实也不复杂,说白了党争这种事谁又能挡得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