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
“人手紧张,我还要去寻别的人。”
说完那差役便自顾自地离开,而刘书办也未太多耽搁,拉着身旁同僚便往周家媳妇离开的方向而去。
放下此间不表,单说那早已离开的周家母子。
他们娘俩受了刘书办的指点从其他城门出了内城,约莫花了三两刻功夫便又回到了朝阳门外的大路上。
此时这道路两侧早已站满了前来迎接太子殿下的百姓,这娘俩又往外城的方向走了好一阵子才算是寻见了一个靠得近些的位置。
“娘,爹今日便能回家吗?”
“唔这却不知了,你爹能不能回家还得看殿下给不给他放假吧。”
“哦,那爹今日定能回家。”
“你怎知道?”
听到这般话语,周家媳妇心中不免疑惑,可当她问了一句之后却听自家娃儿信心满满地答道:“殿下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他不但打跑了鞑子,还给咱家送粮食,又如何会不让爹回家?”
所谓童言无忌,娃儿的话自是引得周遭百姓会心一笑,可满城百姓之中,谁又不是因殿下送的粮食才能在两月围城之中保下一条性命的呢?
经过一番征募之后,城北大营之中最多时已住了十四五万民壮。
这般数字于一座近百万人口的城市而言几乎已能算是家家有兵,但与此同时当每月的三斗粮食发下之后,却也等于家家户户都拥有能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粮食。
当然,由于家中人口有多有少,这些粮食并不足以让每家每户都不至挨饿,但保证城中百姓不在持续围城之中饿死却也是足够了的。
由此,娃儿的话音传开之后,周遭百姓也只是好笑于他将自家爹爹能不能回家和殿下是好人联系到一起罢了。
“娃儿,你说得不错,老夫遍览史书也未曾见过围城两月却没饿死百姓的,太子殿下自然是一等一的明君。”
闻得周家娃儿之言,人群中有一儒衫老者似是极为感慨,待他言毕之后众人皆是不住点头,似乎也是极为认可。
此时在这地方等待太子殿下的自是什么人都有,若要说他都如那老者一般读过史书怕是也无人相信。
只是这应天毕竟是天下交汇之所,北面打了这么多年仗,应天百姓却也听过各种消息传言。
在听过别家的凄惨之后,他们如何能不觉得太子殿下是一等一的明君?又如何会不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
“不过你爹能不能回家却也得看军情了,若是鞑子只退到镇江,那么你爹想来也当要跟着太子殿下再次出征,却也没时间回家了。”
话音落下,本还因自己的话受到读书人认可而高兴的周家娃儿顿时便将脸拉了下来,而周遭百姓却不由腹诽这老儒生的迂腐。
“殿下已至城外!各人不得喧哗!”
正当百姓们在窃窃私语之时,却见一骑士自城外疾驰而来。
这般情形自是无人再敢多言,在道路两侧守了好一阵子的百姓们便同时将目光投到了同一个方向上。
“嗒~~!嗒~~!嗒~~!”
“嗒~~!嗒~~!嗒~~!”
随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周家娃儿只觉脚下一轻,随后便被自家娘亲抱了起来。
只是当他的视线越过众人头顶投向外城之时,却发现预料之中的火红色队伍并未出现,映入眼帘的反倒是一队队身着白色甲胄的兵卒。
周家娃儿自然见过旁人家中办理丧事,可他这等年岁却怎么也无法将那等事与打赢了鞑子胜利归来的大军联系到一起,待从周遭低语之中听见“骨灰”二字,他这才多少明白了一些,眼睛也便不由地投到了那些兵卒怀中的木盒之上。
“我儿~~~~!”
原本欢快热烈的气氛因这一身白甲和那一个个木盒而变得极其沉重,甚至有那白发苍苍的老者不顾先前骑士的警告直接哭喊了出来。
这般情形自有城中差人准备前去阻止,可还不等那些人动手,便见一白甲骑士自队中冲出。
“本宫朱慈烺在此敬告父老,我应天儿郎于阵中无一人后退!无一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