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界对于铝颗粒……或者大部分固体金属颗粒燃烧的理论计算方法都基本源于液滴燃烧模型,再逐步向其中加入凝相产物和沉积产物的影响……但我用您提供的思路,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验证了一遍,发现实际过程应该复杂得多……”
听他这么一说,原本对于这方面并不专精,只是来凑个热闹的另外两人也赶紧围拢过来。
显然,这是要整出个大新闻的节奏。
正好这时候,常浩南也翻到了报告中比较重要的一页:
“二维……非稳态动力-扩散-蒸发控制燃烧模型?”
这个有些冗长到过分的名字让常浩南都没能在第一时间顺溜地读出来。
“确实挺复杂……”
栗亚波赶紧开始解释:
“实际在大部分人最关心的点火阶段,因为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凝结和沉积物,所以用改进过后的液滴模型来描述反而是可行的,这应该也是大部分研究人员多年来都没能发现问题所在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颗粒已经点火、氧化剂与金属蒸汽反应形成低阶的氧化物后,氧化物由于扩散和对流作用沉积在颗粒的表面,形成一个氧化帽,这个氧化帽会阻止了颗粒内部金属的蒸发,从而影响到组分和温度的分布,同时凝结产生的放热作用给颗粒提供了一定的热量,因此实际过程会受到动力、扩散和蒸发共同的控制……”
显然,刚才那个名字并不是空穴来风。
常浩南一边听着对方的介绍,一边往后飞速翻动手中的报告:
“表面反应、气相反应、分解反应、缩合反应……总共17个反应动力学机理?”
虽然这个研究思路确实是他给出来的,但能无心插柳收获到如此颠覆性的成果,还是完全出乎了常浩南的预料。
意外之喜了属于是。
不过另一方面,即便以如今的超级计算机水平,如果想要从微观粒子层面上完整还原这样一个过程,也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呃……我额外针对氧化产物的凝结和沉积过程分别建立了一个子模型,同时还考虑了还氧化帽对组分分布和温度场的影响……就这还是我假设颗粒都是完美球形所以把三维结构给简化成了二维,否则恐怕还要更加复杂。”
栗亚波挠了挠头:
“总的来说,在APHTPBAI这个三元体系当中,金属铝的加入会导致燃面发生团聚从而生成大粒径液相凝团……”
“在基础测试中这一过程的影响不大,但实际工作中就会增加发动机的两相流损失,并使得熔渣沉积和绝热层烧蚀现象更加严重,从而降低固体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甚至还会推进剂比冲……”
“……”
师生二人的交流逐渐进入了刑牧春和姜宗霖不太了解的领域。
尤其对于后者来说,自己在力学所工作了半辈子,还从来没想过能和基础化学领域的研究扯上关系。
趁着一个常浩南和栗亚波都没说话的当口,姜宗霖又凑到近前,看了看纸上那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符号。
“这……是我们风洞中心能做出来的成果?”
常浩南把报告合上放到一边,然后点了点头:
“计算材料学,很神奇吧?”
喜欢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