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国学经典十本必读书单 > 中庸(第2页)

中庸(第2页)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⑤,谓之中;发而皆中节⑥,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⑦;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②率:顺着,遵循。

③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④戒慎:警戒谨慎。

⑤未发:没有发现的时候。

⑥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⑦大本:最大的根本。

⑧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⑨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

【译文】

天所给予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广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天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欢喜、愤怒、悲伤、快乐是人之常情,当这些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这就叫做“中”。当这些感情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能够合乎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通贯通的大路。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②。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④。”

【注释】

①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正道。

②反:背离。

③时中:指君子在做事时能够恰到好处。

④忌:顾忌。惮: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没有偏倚,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来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处,符合自然规律;小人背离中庸之道,所以小人做事没有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①!民鲜能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极。

②能:达到。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达到中庸,这已经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