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的风格与东方虬恰恰相反——他喜欢最后一个交卷。
眼看这场竞赛即将结束,他才微笑着呈上作品:“陛下,请看卑职拙作。”
小宋写了首《龙门应制》,一首很长的诗,但中心思想很突出。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洛阳花柳多美好,山水楼台多醉人。
圣皇出行多壮丽,群贤云集多喜人。
……
先王功业多宏伟,大唐基业日日新。
伟大的圣皇啊,您哪里是来游玩的,您是带着慈悲之心,来关心天下民生的!
武则天一看,立刻猛夸了起来:“路子多正啊!这才是朕需要的好诗啊!”
最终,宋之问赢得了这件锦袍。他还不忘给东方虬一个炫耀的眼神。
那眼神就是告诉竞争对手:论写诗,你还差得远呢!
三
越写越顺的宋之问也有烦恼,一直熬夜写作,总有厌倦的那一天,如果能升职就好了,或者稍加提拔也行呀!
更糟心的是,由于上级太过优秀,工作能力过强。武则天刚登基那阵,还有不少人不服统治,想搞谋反。当他们看到徐敬业一伙被朝廷轻松扫灭,觉得谋反成本太高,就没人再敢铤而走险了。
后来,朝中又大兴告密之风,统治阶层任用酷吏打压朝臣,反对的声音愈发弱小,舆论宣传就没那么关键了。
对宋之问来说,歌功颂德的工作越来越难开展,为了继续进步,他思来想去,不能再干这种锦上添花的事了。
他一咬牙,做了个“曲线救国”的决定:向武则天靠拢!
但没过多久,宋之问的靠山就倒了。
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人发动宫变,以武力逼迫武则天退位。张氏兄弟伏诛,武后朝红人宋之问、杜审言等皆遭贬斥。
宋之问被一脚踹到广东泷州荒芜之地。那时候的广东可不比现在繁荣富裕,且不说初唐,就是晚唐黄巢闹革命那阵,他一路转战打到广州,没几天就待不住了。气候闷热,瘟疫横行,啥娱乐项目都没有,日子过得比发配的犯人都惨,还有什么好待的!
宋之问也是这么想的。
人生的最低谷,必须铤而走险,下一步险棋,反正泷州距京城远隔千里,谁会关注一个流放人员的动态呢?
他花重金贿赂上司,秘密潜回洛阳,躲到好友张仲之家里观察时局。
张仲之很讲哥们儿义气,他愿意冒风险收留朝廷要犯。宋之问却着实不靠谱,干了一票出卖救命恩人的勾当:唐中宗李显继位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趁势而起,疯狂敛权,还和李显的皇后韦氏、女官上官婉儿关系不清不楚,李显对此居然听之任之,丝毫不予关注。
李显没心没肺,下属们看不惯了: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助你夺回政权,你不好好珍惜;如今武三思权欲熏心,韦后又是一副“武则天第二”的姿态,我们不是白忙活了吗?
由于张柬之已遭贬黜,王同皎升为集团首脑,他临时成立了讨武特别行动小组,准备“二二三四,再来一次”,干掉武三思,彻底肃清武氏一党。
不巧的是,王同皎组建的特别行动小组中,张仲之就是核心成员之一;
巧合的是,宋之问此时恰好躲在张仲之家里;戏剧的是,张仲之认为老宋是自己人,劝他入伙;悲剧的是,宋之问是个只图私利的人,与张仲之不过是表面兄弟。
当他从王同皎口中得知密谋兵变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
不是入伙,而是告密。
四
当天夜里,宋之问就派侄子宋昙悄悄来到武三思府上,将王同皎、张仲之密谋叛乱的计划和盘托出。
宋昙还特意强调:此番正是奉我叔叔之命前来告知,他叫宋之问,是您的忠实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