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舞厅,这时顺应时代的产物,因为大批驻军军官的到来,因为在闲暇时他们也需要消遣解闷。于是,那些音乐咖啡厅和舞厅成为了穆兰城里最受欢迎的场所。一个产业的兴起总会带动另一些的繁荣。环环相扣,它们的兴起也捧红了一些普通的劳动人民。
同样在穆兰,同样是一位女裁缝,依薇·吉尔凭借着在咖啡厅唱歌而成为了备受大家追捧的名角儿。
有了摩登女郎依薇·吉尔作为榜样,可可·香奈儿似乎找到了突破口,与依薇·吉尔情况相似的可可·香奈儿也想效仿她,想要用过唱歌而一举成名。于是,敢想敢做的可可·香奈儿在没有经过姑姑艾德里安的同意下,与当时穆兰的一家咖啡厅老板签订了协议,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年里,可可·香奈儿要在这家名字叫做“圆亭”的低级咖啡厅进行表演。
可是事实证明,现实给予我们的永远都要比脑中想象的画面低上几个档次。可可·香奈儿并没有像依薇·吉尔那样成为大明星,她只不过是客串一些个小角色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因为可可·香奈儿没有妩媚的双眼,没有热辣的身材,没有勾人的动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可可·香奈儿在歌唱表演的这条道路上并没有像依薇·吉尔那样顺利。但清秀的容貌和削瘦的身材还是让可可·香奈儿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不一样的味道,如此清新脱俗的姑娘,在众多浓妆艳抹的人群里是如此的独一无二,看腻了循规蹈矩的表演,那些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或许也想换一换口味,那些有钱的人们开始欣赏可可·香奈儿这样的清纯,毕竟,可可·香奈儿带给他们的感觉是不同的,是新鲜的。而往往,不同于新鲜便会带给人们想要追求的欲望。于是,台下那些名利双收的贵族们热情的想要与可可·香奈儿走得近一些。虽然没有依薇·吉尔那样大红大紫,成为明星,但至少,别样的可可·香奈儿还是得到了一些观众的喜欢和认可。
看到自己还是有一些人崇拜的时候,急切的可可·香奈儿便趁热打铁,想要迅速的提升自己,早日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似乎,这是一条可以改变人生现状的途径,当时的可可·香奈儿确确实实想要通过唱歌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被世人所熟知的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就这样走上了主唱歌手的道路。多少个瞬间,她曾坐在化妆间,望向镜子里自己落寞的美丽脸庞,抬起玉手,轻轻打扮。华丽的背后,她在后台日夜奔波,时而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通道,用一颗向日葵追寻太阳般的心,忘我演唱着不同歌词里的喜怒哀乐。
可可·香奈儿唱的歌大多很简单,也朗朗上口。她开始爱上了这种通过乐曲直接诉说的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不矫揉造作。在血液中,她对这种歌曲的情感,更加感同身受。从语言,到动作,甚至一个眼神,经验丰富的她拿捏的越来越显火候,恰到好处。
那个有着破碎童年时光的女子,用自己细腻的情感,伴随着自己的心走遍千山万水,为残损的梦想歌唱,歌唱那些向往的故事,重现了那些让岁月抹去痕迹的流丽,涤荡着生命中的悲怜与甜蜜。
自此,可可·香奈儿将自己作为歌者的青春献给了圆亭的贵族观众们,成为了我们都不是那么熟悉的可可·香奈儿。对于歌手这个职业,可可·香奈儿是充满希望的,但后来也证明了,可可·香奈儿是服装时尚界的女王,并不适合唱歌。
如果唱歌是一个梦,那么可可·香奈儿在梦里追寻人生。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认真演唱的可可·香奈儿,那个为了梦想而坚持的可可·香奈儿。在唱歌的梦里,可可·香奈儿在不同的曲词里寻找自我。她体味了多种人生滋味,也赢得了观众的心。那些前来消遣的人们,记住了可可·香奈儿的美丽与韵味,也记住了一首叫做《谁看见了可可》的歌曲。
那一日的表演,可可·香奈儿只唱了两首歌:《喔喔喔》和《谁看见了可可》。同歌名一样简单,那是一首描写弄丢了小狗的活泼少妇的曲调。歌曲唱罢,台下热情的观众开始模仿公鸡叫的声音,以示对可可·香奈儿的喜爱和欢迎。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的出现,因为可可·香奈儿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每一次演唱完毕,台底下的崇拜者都会大声的拍手叫好,甚至有一些忠实的粉丝,直接将歌词中小狗的名字“可可”作为香奈儿的昵称。热情的人们拍手鼓掌着,口中大声的喊着“可可、可可”,而对此,香奈儿也不曾拒绝。
可可,就这样成为了代表香奈儿的另一个名字。
然而,对于这样一段回忆,可可·香奈儿却有着自己的解释:“(人们说)我是从随便什么地方,音乐小酒馆、歌剧院或者妓院出来的;我对此感到遗憾;可这个说法就更滑稽了。”而对于自己的绰号“可可”,香奈儿也坚持称这是自己的父亲阿尔伯特为自己取的名字,并不像世人传的那样。
向来对自己成名前的时光闭口不谈的可可·香奈儿在极力否认当歌手的那段岁月,但一切无从考究,也不再重要,因为可可·香奈儿这一生,注定是与时尚和服装作伴的,歌手,只不过是一段插曲。她的睿智果断如同她的设计作品一样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可可”也成为了香奈儿的专属标志。
越来越受欢迎的可可·香奈儿,周围总是围绕着一些出身高贵的人。而其中一个叫做艾迪安·巴勒松的男青年,走进了可可·香奈儿的感情世界。
那是可可·香奈儿的第一个爱人。他家境富裕,家族依靠投资羊毛生意而成为了资产阶级。经过一番的波折之后,巴勒松成为了穆兰第十军团的骑兵。
而同一时间,可可·香奈儿并不知道自己将会与这个男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还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可可·香奈儿觉得穆兰已经不能满足自己了,她想要去更大的地方去闯一闯,看一看,有梦想就付诸行动,可可·香奈儿去往了维希。
然而,光有胆量和梦想是远远不够的。独自在维希打拼的可可·香奈儿碰了壁。她的歌手经历在维希这样的城市里简直是可以忽略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培训课程来提高自己,可是收入微薄的可可·香奈儿不足以支付培训的费用和礼服的租金。尽管她努力克服,然而依旧没有人愿意雇佣她。
可可·香奈儿沮丧地回到穆兰,她的情绪低落到谷底。人在脆弱的时候总是需要人陪伴的,即便是默默地相依而坐,一言不发。于是,那个骑兵巴勒松出现在了可可·香奈儿的眼前。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可可·香奈儿与巴勒松就坠入了爱河,你侬我侬。为了长相厮守,巴勒松还购置了一处房产,与可可·香奈儿开始了同居生活。
幸福来得太突然,可可·香奈儿本来以为自己在维希碰壁之后,便会一下子回到从前暗无天日的生活。可是她没有想到,巴勒松的出现让可可·香奈儿过上了向往已久的生活,脱离了苦海。
喜怒哀乐交替掺杂,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巴勒松和可可·香奈儿同居之后不久,巴勒松的父母便相继去世,留给巴勒松和兄弟的除了大笔大笔的钱财,别无他物。而巴勒松用这些钱,买下了罗亚尔庄园,继续自己与可可·香奈儿的同居生活。而可可·香奈儿,也算是不避讳自己情妇的身份。
那个低俗的音乐咖啡厅,再没了香奈儿清纯的身影,也听不见那细腻的歌声。人们的思绪还沉浸在《谁看见了可可》的歌声里,然而却再没有人见过名叫可可的女子。
4。潮流风向:踏向“王者之境”的女骑师
可可·香奈儿是勇敢的,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凡尘间的多少爱情,很多都未能随了人们的心愿,甚至有的辜负了真心和青春。或是男人负心,或是女人执着。人们总是想要在爱情的故事里为自己赢得一个名分,从此名正言顺,心安理得。然而勇敢的可可·香奈儿却选择成为了别人的情妇,而且还是如此高调。
男未婚女未嫁,彼此心生好感的一对人应该成为情侣,经过感情的磨合,而成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而可可·香奈儿却选择做了巴勒松的情妇。之所以成为情妇,是因为这个腰缠万贯的贵族并不只有可可·香奈儿一个女人。
或许女人都喜欢风趣幽默的男人,巴勒松与香奈儿的父亲阿尔伯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有自信让女人围绕自己,他们都诙谐和自信,这样的男人会成为女人关注的焦点。
这样的男子也同样吸引着可可·香奈儿。于是,她提上自己干瘪的行囊,整理好自己的过去,无名无分的可可·香奈儿就这样住进了罗亚尔庄园,也成为了人们唾弃的对象。而在这个庄园里,还有一位巴勒松的女人--艾米丽娜·达伦,一个著名的交际花。
可可·香奈儿就是与众不同,就连情妇也当的与别人不一样。对于那些贪婪敛财并依赖情人的情妇,可可·香奈儿是嗤之以鼻的。即便是做情妇,也要高调,也要独立自主,而不是成为一只依靠别人的寄生虫。
看惯了古装电视剧里的宫斗戏,人们多是相信女人多的地方就会是非多。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亦或是世界各地,大多如此。一座富丽堂皇的罗亚尔庄园里,住着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在外人看来,难免会矛盾不断。可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的关系如同庄园金碧辉煌的装饰一样,美好而和谐。
巴勒松把大部分的经历都用在了研究赛马和驯马上面,而可可·香奈儿对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不感兴趣,如此一来倒是相安无事。而艾米丽娜始终惴惴不安,她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被人抛弃,落得个骂名。唯一的方式就是趁现在多博得巴勒松的好感,那样便会与可可·香奈儿争风吃醋。而眼前与自己同住屋檐下的可可·香奈儿又是如此的让人着迷,即便自己是女人,却也会对这样的女子产生好感,她聪明伶俐又好学,她的一举一动都会透露出野性的美,韵味十足。美丽的外表加上冷静的个性,让可可·香奈儿迷人至极。
再美丽的外表也无法掩盖她情妇的身份。1906年,社会等级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思想的渗透让那些长期被压迫的人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像是罗亚尔庄园里的仆人们。他们已经不再愿意服侍曾经与自己同样卑微、但却通过做贵族人群的情妇而一跃升天的女人,比如可可·香奈儿。对于这样的转变,可可·香奈儿无可奈何,也只能在闲暇的时候,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小说,就像在奥巴辛孤儿院的日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