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道理 > 第七章 将男孩推向集体让他在社会中成长(第1页)

第七章 将男孩推向集体让他在社会中成长(第1页)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而85%则是依靠他的人际关系。”男孩天生具有争强好胜的个性,难免会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与人发生矛盾。而一个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男孩是无法健康成长的。因为,对于男孩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男孩出色的社交能力,让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豁达大度、善于与人合作并具有领袖气质的男子汉。

受到同学欺负怎么办

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孩子们在玩耍时你打他一下,他打你一下是常事;但对于十岁左右的学生来说,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却会对男孩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一些不好影响。

如果孩子真的受了“霸道”同学的欺负,父母也不要一时冲动,对对方孩子大打出手,或到学校避开老师直接向孩子发难。虽然父母自以为出了一口恶气,心理上找到了暂时的平衡,可却丢掉了大人的尊严与宽容。而且孩子之间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往往又引发了双方家长的矛盾,惹出新的麻烦。更使父母始料不及的是,这样一闹,自己孩子在同学中的威信会降低。

那怎样才能让“受气包”勇敢起来?笼统地讲道理恐怕很难奏效,最好的办法是父母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给孩子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指导,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儿子上四年级时的同桌颇为调皮,有一段时间,儿子常说同桌欺负他。一开始我并没在意。但有天夜里,我突然听到孩子恐怖的叫喊声,过去一看,只见孩子紧握双拳,蜷缩着身体,像是在奋力挣扎,原来孩子是在做噩梦。后来,有天孩子放学后说:“快给我转学吧,他总是欺负我,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受气包’。”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需要尽快解决,不然的话,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

然而转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谈何容易。请老师给孩子调换座位?跟他同桌妈妈反应一下?这些好像都不是什么有效的办法。思前想后,我觉得还是先从查找打人的原因入手,帮助孩子找到对策,争取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经过了解,原来儿子成绩好经常被老师夸奖,而他同桌则表现不好经常被批评,结果同桌就忌恨儿子。我告诉儿子:“你同桌虽然学习不好,但和其他孩子一样,也希望引起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的关注。他打你的目的就是想让老师在意他。你尝试着和他做个好朋友试试。”几天后儿子高兴地对我说:“我们现在成了好朋友了,他再也不打我了。”

这位妈妈处理孩子问题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当孩子和同桌闹矛盾的时候,她没有主动“拔刀相助”帮助解决问题,而是找出原因后,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所以,要想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其融入集体,父母要适时放手,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的机会。

第一,父母应劝说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受到同学欺负,父母应劝说孩子要对同学宽容、大度,吃点亏就吃点亏,不要耿耿于怀。今后吸取教训,避免这类事再发生就是了。如果对方欺人太甚,无法容忍,要鼓励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或对方家长,请他们帮助教育、解决。

第二,父母千万不要忽视。

当孩子遭遇陌生人的欺负,如一些品行恶劣的高年级学生、社会无业青年无端打骂、恐吓、拦截、索要钱财等,危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这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要教育孩子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此类事件不要隐瞒,要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第三,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

如孩子神态、举止、活动反常,电话频繁,接电话后神情不安,常有不三不四的陌生人来找,花钱大手大脚,家中出现丢失钱物等。父母要及时想办法与孩子谈心,好好沟通,尽快了解到真实情况,以便妥善处理。同时还要不断地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结交的好朋友越多,欺负你的人就越少!”

怎样和老师和睦相处

众所周知,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让学生能自主地学习,能自主地和老师交流。有一项在全国进行的调查,问到小学生“你是否想和老师做朋友”时,有近一半的小学生表示“想”,甚至希望老师是知己。

但事实上,真正和老师做朋友、做知己的孩子是很少的。即便有些孩子在课堂上可以和老师进行很好的互动,但是下课之后就变得很生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和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要想成为好学生,就要尊重老师”“到了学校,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等有关。这样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把自己和老师的身份进行定位,认为老师的身份不单单是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很神圣、很伟大的人,使得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敬畏心理。即使老师主动和他们交流,交朋友,孩子心中仍有顾忌,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老师要面对班里每一个学生,他不大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孩子不主动的话,良好师生关系就很难发展了。

有一位体育委员,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体育教师没有认真听取他的建议,武断地对他进行了批评,挫伤了这位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使他对体育教师产生了对抗心理,并且情绪低落,对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负责了。

这位学生的这些变化未能引起体育老师的重视,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上体育课时这位体育骨干不光是消极对待课堂学习,还偶尔故意犯些小错误。每次犯错误后,体育老师都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有时是粗暴的批评,有时是不闻不问,后来干脆撤销了这位同学的体育委员职务。

职务被撤销后,这名学生的情绪更是一落千丈,变得上体育课时总是迟到,甚至旷课,后来产生严重的体育“厌学”心理,干脆再也不参加体育活动了。

这名体育委员的行为其实是特有的应激反应之下激动情绪的极端化表现。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就免不了和老师交往。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应吧!

一般来说,孩子惧怕老师是因为不能忍受老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或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对老师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而这种负面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那么,让孩子与老师和睦相处,父母应该这样做:

第一,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

有时,可能因为老师对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而对孩子做了不当的批评。当老师错怪孩子时,家长要教育孩子:希望自己教的学生上进,有所作为,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和出发点,老师本身的愿望绝不会是把自己的学生推向反面。然后,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错怪自己的老师,不能因老师错怪自己就产生忌恨心理,更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与老师对抗。

第二,对孩子进行尊师教育。

要想让孩子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的管理,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尊师教育。比如,在孩子面前不能随意地对老师说三道四,讲有损老师尊严的话,议论老师的各种短处,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情绪,要以适当的方式充分维护老师的威信。如果老师的确有不妥之处,家长要引导孩子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不能因为老师说话不全面、处理问题不当、态度不好等,就对老师疏远,甚至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件事上,家长与老师可能有不同看法和意见,这时候,要避开孩子和老师交换意见,而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各执一词。

与朋友交往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一种行为表现。对孩子来说,倾听将直接影响到他对新知识、新本领的学习。倾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不光要善于表达,更要善于倾听。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光要教孩子学会说话,还要教他们学会倾听。

许多家有男孩的父母都很苦恼:儿子的听力好像不是很好,他总是听不见、听不到爸妈对他讲话。男孩的听力真的这样差吗?其实,与听话的女孩相比,男孩的听力确实差了点。但是,他们的“听不到”是有原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知道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却忽视了教孩子如何听别人说话。大多数父母都同意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个观点,但由于工作忙,常常对孩子表现出不耐烦或是敷衍。还有少数父母认为:听,谁不会,长大了自然就会听了,没有必要刻意去培养。可见,有些父母对“倾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教养方式上的偏差,这是造成孩子不会倾听的主要原因。

但在人际交往中,作为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倾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不会倾听他人讲话的小男孩是怎样在妈妈的引导下改掉这个坏习惯的:

星期天,家里来了客人,是爸爸的朋友。小男孩看见客人给自己带来的遥控飞机很是高兴,说了声谢谢就转身跑开了,在客厅里玩了起来,不论妈妈怎么使眼色都无济于事。当客人问男孩话时,男孩也不认真地倾听,一边摆弄他的遥控飞机,一边儿看电视。爸爸妈妈在与客人聊天时,他还会时不时地插嘴……

客人走后,妈妈把小男孩叫到身边,小男孩满以为妈妈又会像以前一样教训他一通。让他没想到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教训他,反而夸他:“儿子,刚才那位叔叔走的时候夸你了,说你今天有段时间很认真地听他讲话,他让我转告你,谢谢你能认真地听他讲话,他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好孩子!”

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后,很不好意思,不过他心里还是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妈妈一直在夸他:“儿子,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儿子,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

“儿子,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