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做人的糊涂哲学 吴学刚 > 第3章 宽容为怀与人为善(第2页)

第3章 宽容为怀与人为善(第2页)

糊涂上司懂得宽容之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宽容犹如春天,可使万物生长,成就一片阳春景象。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计过失是宽容,不计前嫌是宽容,得失不久据于心,亦是宽容。宽容之所以必要,一则因为宽容可以赢得下属的忠诚,保持其积极进取的心;二则因为宽容可以使自己不受一时得失的影响保持对事情正确地判断;三则因为宽容可以建立企业内部融洽的关系。

宽以待人的上司看似糊涂、软弱,实则为自身进千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糊涂上司的精明之处,便在于此。以宽容对待狭隘,以礼貌谦恭对待冷嘲热讽。不将心思牵于一事一物,不将一丝哀怨气恼挂在心头.这是作为一位领导者理应具备的容人雅量。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往往是责人则明,责己则昏;责人则严,责己则宽。对社会上不良现象,可以评议指责,但不能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因为批评指责是针对别人的,往往不顾事实,不讲分寸,甚至捕风捉影,信口开何。这种批评指责不仅影响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助长言行不一、清谈空议、惹是生非的不良风气。

韩愈曾作《原毁》一文,考虑当时士大夫阶层嫉贤妨能,毁磅他人的不良风气的思想根源。文章指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这是对人对己的两种不同态度二一种是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全面,对别人的要求宽厚、简约;别一种对别人的要求很周详,对自己的要求则低而少。

文章认为: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是由于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古之君子”以舜和周公这样的圣贤为标准,认为他们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因而对自己的要求就严格而周全;对别人则先看到他的优点和进步,“取其一不究其二,即图其新不究其旧”,唯恐损害别人为善的积极性。这样,对别人的要求自然就宽厚而简约了。“今之君子”则不然,他们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唯恐别人有好名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则比普通人还低,“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还没有取得一点进步就停止了。这样,他们责人周、责己廉,也就不奇怪了。文章进一步揭露了“今之君子”对人严、对己宽的思想根源在于“怎”与“忌”两个字;“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自己懒惰懈怠,不求进步,又嫉妒别人进步,因此,“事修而谤兴,高而毁末”。谁办成好事,谁有高尚品德,就会受到他们的诽谤打击。韩愈对世态人情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韩愈的见解与庄子的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

今天,我们领会韩愈的《原毁》,仍然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首先,对人严、对己宽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而问题的实质也是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看别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批评别人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看别人的现实表现而纠缠过去的恩怨是非;批评自己的时个则轻描谈写,强调客观,覆短护私。出现这种情况,也和“怠”与“忌”不无关系。自己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又害怕别人进步,获得成就和名声。应该去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风气,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检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同时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鼓励、支持别人从善、向上的积极性。

糊涂哲学:

能够坚持“无责于人”,即“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这即是一个人修身治性的重要内容,同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和别人共同进步,也有利于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获得真正的朋友。

3.宽恕你的敌人

每个人都说宽恕是美德,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地去宽恕敌人时,那就有所不同了。只要稍稍提一提,就会有人对你大呼大叫的。人们并不认为宽恕是一种特别超然、很难实行的德行,而是认为以此态度对敌人,其行不可忍受,也为人所不齿。他们会说:“说这种话叫人恶心”,大多数人以为宽恕自己的敌人是要承认他们并不是那么坏的人;而事实上,他们确实是坏人。宽恕是适度弯曲,但折伤不到自己;宽恕是承受创痛,并为自己疗伤。拒绝原谅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何不卸下受难者的袈裟,做个宽恕的人。宽恕,是去伤解痛的唯一良方,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它可以帮助你在一片误解、痛苦、怨恨与憎恨的狂乱中,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让宽恕打开和解之门,你今天的敌人也许会变成你明天的好朋友。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选举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华盛顿上校作为这里的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

选举最后集中于两个候选人。大多数人都支持华盛顿推举的候选人。但有一名叫威廉·宾的人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同华盛顿发生了急烈的争吵。争吵中,华盛顿失言说了一句冒犯对方的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脾气暴躁的宾怒不可遏,一拳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朋友们围了上来,高声叫喊要揍威廉·宾。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华盛顿部下听说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马上带枪开了过来,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一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打成肉泥。然而,华盛顿是一个头脑冷静的人,他只说了一句:“这不关你们的事。”就这样,事态才没有扩大。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便条,要他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宾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华盛顿约他决斗。于是,富有骑士精神的宾毫不畏惧地拿了一把手枪,只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宾都在想如何对付身为上校的华盛顿。但当他到达那家小酒店时却大出意料之外;他见到了华盛顿的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

“宾先生”,华盛顿热诚地说,“犯错误乃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对的,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和解的话,那么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宾被华盛顿的宽容感动了,把手伸给华盛顿:“华盛顿先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与无礼。”

从此以后,威廉·宾成为华盛顿的坚定的拥护者。

当华盛顿被打倒在地时,是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悔恨终身的事的。可贵的是华盛顿能保持冷静,以宽容来解决问题,把一个仇人变成了忠诚的拥护者。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那样对自己的伤害将大过对别人的伤害。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有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虽然饥饿难忍,但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背着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

最高境界的宽容就是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倘若我们这样做了,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验到我们自身的富有和强大。而当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时,也必定能够宽容他自己。由于当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之后,他无需去防御别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一生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他能够积极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趋于完善。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

糊涂哲学:

宽恕敌人有时就像镜子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一样。宽恕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痛恨,能够增强人际的和谐。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的敌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自由地飞翔。

4.为人宽厚,小事化了

我们常见一些人在生活或学习中,因芝麻丁点儿小事而口沫横飞,大动肝火。但也有一些人,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襟怀坦荡,因为他们持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社稷之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第二次反“围剿”快结束的一天,彭老总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个挡住去路的战士让开,这个战士竟然冲着他打了两拳。彭老总未加理会,匆匆走了。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让彭老总处理,他却说:“谁叫你们这样干的?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弘,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像庞涓那样嫉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处事以和为贵的人,必有广阔的胸怀。俗语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也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信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挤力,使人对之避而远之。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处事以和为贵?怎样才能造就博大的胸怀呢?

法国著名诗人雨果认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时代呼唤我们,呼唤博大的度量,呼唤宽阔的胸怀!

有多大的心胸,便能做多大事;有多大心胸,便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本无大的利害冲突。“不饶人”可以把小事变成大事,这样会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做人要有宽容厚道的“心眼”。

古代南宋有一个叫沈道虔的人,家有菜园,种有萝卜。这天,沈道虔从外面回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偷他家的萝卜,他赶紧回避开,等那人偷够了走后他才出来。又有一次,有人拔他屋后的竹笋,沈道虔便让人去对拔竹笋的人说:“这笋留着,可以长成竹林。你不用拔它,我会送你更好的。”他让人买了大笋去送给那人,那人羞惭地没有接受。沈道虔就让人把大笋直接送到了那人家里。沈道虔家贫,常带着家中小孩去田里拾麦穗。偶尔遇上其他拾麦穗的人相互争抢麦穗,他就把自己拾到的全部给争抢的人。争抢的人非常惭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