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谚语:“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此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
诗人泰戈尔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放弃是生活时时处处应面对的清醒选择,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对待生活的转机,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放弃的人才能够彻悟人生,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有个人刚刚参加了一个特别的葬礼:一位在某医院工作、年仅二十多岁的女孩,由于长达五年的恋爱失败而自杀,那个女孩不仅生得美丽善良,孝顺父母,而且有着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在沉痛的哀乐声中那个人泪流满面,女孩的白发苍苍、心力交瘁的老父老母更是痛不欲生,生前的亲朋好友也都低声哭泣为之惋惜。那个女孩在人生的转折处作了一个错误的抉择:她选择了在痛苦中静静地离去,在静静的离去中摆脱痛苦,然而,这个女孩的这种做法却给活着的亲朋好友留下了更多的痛苦。
其实,如果她能看得开,能够放下心头的这个包袱,事情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人生为何不看开一点呢?
在许多时候,我们都会讨论一个共同而永久的话题:“人的一生该怎样才能够让自己拥有快乐?”从乡野莽夫到名人圣贤,各个阶层、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各自独特精辟的观点:“有的人会以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为乐;有的人会以不断进取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乐;也有的人会以不择手段来满足一己之欲为乐……”其实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只有卸下装在身上的包袱,只有用心来体验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尽管人生短暂但却如此的美妙和精彩,那就让我们的身心减少些包袱,只有卸下了种种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地等待生活的转机,不断有新的收获,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懂得放手和享有,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9.懂得放弃的艺术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放弃所谓的固执、不肯放手,而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痛苦,其实这些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困境,貌似无法解脱,实际上在我们懂得了放弃的艺术之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如果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见屡劝同伴不听,最后只得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甚至还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了。
放下该放下的,舍弃该舍弃的,不要让太大的包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一只鹬伸着长长的嘴巴在湖边悠闲地行走着,突然它眼睛一亮,发现前面有一只肥肥的蚌正张开蚌壳在晒太阳,那肥而嫩的蚌肉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诱人,于是鹬就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用长嘴一下就啄住了蚌肉。然而,蚌也不是省油的灯,只见它忍住疼痛,猛地将蚌壳收紧,把鹬那长长的嘴死死地夹住,就这样,它们谁也不让谁,拼着性命僵持在一起。这时,一个老渔翁刚好从这里经过,说了声:“下酒菜有了。”轻易地将鹬和蚌收入囊中,扬长而去。
这是有名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很容易得知:鹬和蚌之所以成了渔翁的下酒菜,就是因为它们过于执着,它们的思维已成定式,谁都舍不得放弃而造成的。
人亦如此,有时较之物类更是固执。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美的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数年光华逝去,才嗟叹人生的元为与空虚。适当的放弃何尝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失误与过错在所难免,一时的失误与过错不能代表我们将来也会。
莎士比亚说过:最大的无聊是为了无聊而费尽辛苦。历史上曾有许多人热衷于永动机的制造,有的甚至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却无一成功。达·芬奇也曾是狂热的追求者之一,然而一经实验他便断然放弃,并得出了永动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结论,他认为那样的追求是种愚蠢的行为,追求“镜花水月”的虚无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空。
舍得放弃,说到底是一个人真正属于了自己,真正懂得了如何驾驭自己。
10.有所得必有所失
有一位登山运动员,在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中,在6400米的高度,他渐感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与队友打个招呼,就悠然下山去了。事后有人为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再攀点高度,就可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啦。他回答得很干脆:“不,我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感到遗憾。”
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现实中,我们往往不怕拔高自己,就怕自己的高度超越不过别人。其实,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找到并穿越突破口,抵达更高的层次。因此,学会停止,悠然下山去,至关重要。生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可能就会遭到报复。学会停止,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不就是一块令人肃然起敬的碑吗?
中国有句古话: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瞎子的耳朵最灵,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必须竖着耳朵听,久而久之,耳朵功能达到了超常的功能。会计的心算能力最差,2加3也要用算盘打一遍,而摆地摊的则是速算专家。生活中也一样,当你的某种功能充分发挥时,其他功能就可能退化。
世间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垮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经营任何一种行业的商人,都应经营自己熟悉的主业,把它研究深、研究透,方能成为该行业的老大。
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要学会放弃,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千万不要轻意进入。别人在赚钱,不要眼红心动,否则,今天的投资,意味着明天的垮台!
很多人都梦想能拥有一份好工作,这份工作最好是能带来财富、名声、地位,为人称羡。但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哪一种工作是真正的热门行业,无论何种工作,都无法提供完全的保障。如今整个社会对于“职业贵贱”的观念愈来愈淡,那些过去被人视为“下等人”干的工作,现在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出个人的潜力。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没有多少是按专业对口工作的,很多人是从推销员、收银员乃至在餐厅打工起步,然后一步步走上新的岗位。比起“抢短线”的激进行为,在择业中搞“长线投资”似乎更为理智、更具个性。
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难易,懂进退,人生才会一帆风顺。
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获得某种超常的发挥,就必须扬弃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