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好关系是搞出来的意思吗 > 第9章 搞定对手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第3页)

第9章 搞定对手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第3页)

首先来看看一个人“报仇”所需要的投资。

精神的投资——每天计划“报仇”这种事,需要花费无数精力,想到切齿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很有可能影响身体的健康。

财力的投资——有人为了“报仇”而投入了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放下一辈子的事业,也得花费不少的财力做报仇的部署。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是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可能报不成,就算仇报了,自己也已经鬓发斑白。

由于“报仇”此事投资颇大,况且还未必报得成。不管报成与否,只要“报仇”这件事存在,你就得既思考又行动,既费心又费力,损耗自己的元气,因此我们还是主张“有仇不报”。

一个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懂得掂量轻重,知道什么事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尽管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却极有可能迷失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可以不报。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照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索,人可以依照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学会爱你的对手。

爱你的对手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对手都会咬牙切齿,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如果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甚至会说一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做到爱对手真是谈何容易。

正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低之分、大小之别。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对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对手的人要“非凡”一些。因为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没有立场对你再进行任何攻击,他若不理睬你的拥抱而仍旧攻击你,那么此人必定会遭到众人谴责。

最重要的是,爱你的“对手”这个行为一旦做出来,久而久之必会成为习惯,让你和别人相处时,能够大度一些,而这恰恰是成就大事业的重要本钱。

5.有和气就有财气

市场经济处处充满竞争,但高明的竞争者则懂得竞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争”,没有合作者就没有生意。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核心在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古人看来,天地乃至万物原本浑然一体。所以,相互之间应该和。所谓“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乃至天人合一”都是讲“和”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具备和之美德,提高自身的和之境界,努力把握和之规律,追求与他人,与事业、自然的和谐。商人若具备了较高的和德修养,何愁不能和气生财?

陶朱公(范蠡)就深谙“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和之道,辅政则政兴,从商则大富。司马迁评价他说:“富好行其德者”,“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和气生财是经营的基本功,对顾客笑脸相迎,不欺不骗、以诚经商,顾客自然愿意光顾。如果对顾客蛮横、态度恶劣,自然会让顾客厌烦,不管货物质量好坏,顾客也都不愿光顾了。做生意要做到和气生财、联合经营、扩大规模,通过联合造势才能加大自己在商场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和气生财利己又利人。

“和”乃中国传统文化之要求。在生意场上,“和气生财”是真谛。我们都知道,生意人除了要会“买”,还要会“卖”。要想“卖”得好,首先就得和气迎客。对生意人来说,“和气”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经商手段,一定要贯彻在生意的全过程中。和气方能生财。

为建立台塑集团“六轻”厂,“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屡次碰壁,原拟在台湾利泽县投资,以每公顷600万新台币价格征收了280公顷土地,后利泽县强制收回了土地。单利息一项,王永庆即惨失惨重。有人提出诉讼之议。状告政府当局。王永庆虽为台湾首富,但根据以往和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决定忍气吞声、以和为贵,放弃打官司,以节省精力,另谋他途。

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视竞争对手为敌人,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势。其表现,就是不计代价,最后形成过度竞争,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以杀伤对方来获得自己的成长,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获得持续成长。在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嗜杀的方式使之难成大器。

俗话说:和气生财。与其相互结怨争斗而导致双方受损,倒不如化解矛盾彼此相安共存。竞争是难免的,但盲目树敌则是愚蠢的。我们说,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就不是这样,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而罢休呢!

格兰仕与美的家电收购一事大打口水战,引起一段商界恩怨。就充分说了这一点:

说起两家恩怨,可谓源远流长,当年格兰仕进军空调行业,并且宣布要做中国空调的制造大王,而空调恰恰是美的的拳头产业;同样,美的小家电也进入了微波炉领域,并且做到了全国市场第二,紧跟在格兰仕之后,而微波炉也是格兰仕的核心产业。两家都把对方进入自己的核心产业领域看做是对自己的侵犯,于是,仇恨就此结成。

其实,不光是格兰仕与美的之间互相视为仇敌,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之间,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之间,都发生过类似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恶性竞争。

同行相争只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现象是在同一行业内,大家都杀气腾腾,有的不仅是要除掉主要竞争对手,还要消灭一切对手,一统天下。

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为了争霸而起,当年的长虹举起价格屠刀,大杀四方,随后创维、TCL、康佳等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一时间烽烟四起。最后,大家都无钱可赚,彩电行业成为夕阳行业。

离因异而起,合因同而生。离中有和、乖中有正、违中有合,此乃客观规律。经商要能够做到异中求同、去离趋合、共存共荣。

当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不可一意孤行、排除异己,而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市场虽有竞争,但各公司之间并非一定是敌人。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似乎已是常情了,由妒忌到倾轧,相互诋毁、相互拆台、大打出手、你死我活……这种低下的、卑贱的、无道的、愚昧的蠢行,全是自我作践的笨法。

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服务、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雌雄,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做生意时应“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因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

6.以退为进,保全自己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退”是最低的姿势,却是最高的方法。古今中外“退”的办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全自己。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绕过去还是退回去?绕过去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生活如同战场,在关键时刻,能激流勇进者,是为强者;然能急流勇退者,是为智者。把握好进与退的尺度,这样就把握了人生!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前进的同时还要懂得适时而退。后退是一种做人做事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不但难以达到目的,而且还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字。进固然是一种勇气,但退也同样是一种智慧,该进时进,该退时退,进退自如左右逢源者,实属强者中的智者。

有些人为了财富为了功利,只顾一路向前争取。即使前面是险坑,跌下去会粉身碎骨;即使前面是一道墙,撞上去会满脸开花。却依然不肯回头。这种做法只能会让他们继续穷忙下去。因为他们不知道让自己的脑子转个弯、绕个圈,学着以退为进。有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关键时刻退一步,世界会变得更加宽阔。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有个年轻的农民,他一心要想当一个作家。为此,他不懈地努力着。十几年过去了,他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写500字的稿子,而且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然后再充满希望地寄往一家有名的杂志社。但遗憾的是,尽管他很用功,可他从来没有一篇文章发表,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收到过。

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了那家杂志社的一封信,是社里的一位编辑寄来的,信里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生活经历显得过于苍白,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比较有限。不过,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读完信,一直沉迷于作家梦的他没有感到失落,反而豁然省悟。他决定就此止步,毅然放弃写作,改练书法。凭借着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再加上日后的勤奋的学习和领悟。终于柳暗花明,成为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适时进退是一种人生的抉择,有时选择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身处竞争时代,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当然很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