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古代世界文明发展有何特点 > 第四章 希腊文明(第2页)

第四章 希腊文明(第2页)

赫拉克利特出生在小城爱非斯,据说他是该城世袭的祭司的后裔,但他把即位权让给了他的兄弟。后来他隐居在阿耳忒弥神庙里。

赫拉克利特对家乡人违背真理的观念和日常生活非常厌恶。爱非斯曾经驱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理由是:“我们当中不应有出类拔萃的人,如果有的话,就让他到别处去同别人为伍吧!”为此,赫拉克利特气愤地说:“爱非斯的成年人应该把他们自己都吊死,把他们的城邦让给乳臭未干的孩子去管理。”

赫拉克利特非常喜欢鄙薄别人,他对所有的显赫的前辈都曾加以抨击。他说应该把荷马“从竞技场上逐出去,并且加以鞭笞”,说毕达哥拉斯的智慧“是博闻强记和恶作剧的艺术罢了”。唯一幸免,还被认为“比别人更值得重视”的是条达穆斯,因为他和赫拉克利特观点相同:“人都是坏的。”

也许正是这种对人类的蔑视,使赫拉克利特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那里的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他曾说过:“我研究了我自己。”这就是说,他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他在晚年又隐居起来,不和任何人往来,靠吃草根树皮维持生活。结果这种生活使他在60岁那年得了水肿病,于是他返城求医。但有“晦涩哲人”之称的他临死之际还跟医生玩了个哑谜,问他们能否在大雨之后使大地变干。医生弄不懂他的意思,于是他让自己在阳光下暴晒,然而不见效。他又在一个牛棚里用牛粪把自己埋起来,希望牛粪的温度能排除体内的有毒湿气,但第二天他就去世了。更有传闻说他死后被野狗吞食了。

他写过题为《论自然》的著作,分为“论宇宙”、“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他把该书藏在阿耳忒弥神庙里,而且故意把书写得非常晦涩,希望只有行家才看得懂。然而该书为他获得了巨大名声。只可惜该书大多已失传,现只留存130多段残篇。

关于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明确宣称:“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泰勒斯认为万物是由“水”构成的,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原质;而赫拉克利特则相信“火”是原质,其他万物都是由火而生成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认为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它是由火的变化生成的。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是永恒的活火,是运动变化的。他认为:火产生了万物,在一定时间以后,万物又被火燃烧,火又产生万物,万物复归于火。因此,万物总是处在这样的模式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在他看来,火是最富于运动和变化的。他说:“万物都是借着浓厚和稀薄化而从火中产生来的”。即火浓聚时就会形成气,气浓聚时便会产生水,水浓聚时则会形成土;同样的道理,土稀薄时会形成水,水稀薄时产生气,气稀薄时形成火。万物经过这种浓聚和稀薄的变化,就产生和形成了世界上的万物。

赫拉克利特认为,在火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中,本身也要受一定原则的限制或支配。变化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这个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这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中最富特色和深意的重要概念。

赫拉克利特指出,“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而且“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逻各斯乃是共同的”。谁不认识并进而服从逻各斯,谁就无法获得智慧,把握真理,相反,“如果不听从我而听从这个逻各斯,就会一致说万物是一,就是智慧”。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万物虽然是运动变化的,但在它们之中却有一种永恒的必然性、规律性在支配着万物的变化过程,“逻各斯”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最普遍的规律。在“逻各斯”的名义下,赫拉克利特改造了原始神话中的命运观点,朴素地揭示了辩证法的规律。

逻各斯(Lodgos)在希腊语中是一个源于动词Leso(说)的普通名词,基本含义是言说、话语,派生出道理、规则等其他含义。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赫拉克利特一般把逻各斯理解为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规律”,有时也指普遍理性。逻各斯与老子的“道”有相似之处。

逻各斯概念的引入和阐述是赫拉克利特对于哲学的一大历史功绩,对他本人的哲学和后来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从朴素的辩证法出发,断定自然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然而,如果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知识就没有立足的依据。因此,逻各斯作为运动变化的尺度,就使知识有了确定性。由于逻各斯的介入,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具有某种二元式的结构。这在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中都有所反映。在西方哲学、神学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逻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逻辑”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赫拉克利特还强调说,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本性隐于深处,逻各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假如人们的灵魂是表现的话,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坏的见证”。所以他主张要正确理解感觉和语言材料,把握自然或本性。由于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所以在如何使人们认识逻各斯的问题上,赫拉克利特似乎没有多大的把握,这就使他的辩证法思想潜藏着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因素。

赫拉克利特在前人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是运动变化的根源。他不仅强调火的生生不息,肯定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声称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坚持运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并觉察到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斗争。

赫拉克利特指出:“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不死的是有死的,有死的是不死的;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人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水生于气之死,土生于水之死”,“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反过来也是一样”。在事物的生灭变化中,存在着对立物的渗透和转化,这就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认识。

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两种情形:第一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常住的,它可以转化为它物;第二是它不是随便转化为他物,而是转化为对方。也正因为这些事物具有同一性,处于同一体中,因而能够相互转化。对此,列宁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的基本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更强调“斗争”。他提出:“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它证明这一些是神,另一些是人;它也让一些人成为奴隶,一些人成为自由人。”赫拉克利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相对主义因素和循环论的色彩,这就为他的弟子克拉底鲁对其思想的片面发挥留下了余地,据说克拉底鲁宣称“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5.花园学派创始人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公元前341年,他出生于四季如春的萨摩斯岛。他自幼就为哲学所吸引,14岁开始就长途跋涉去听哲学课。他从瑙西芬那里学习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从帕非勒那里接触到了柏拉图的学说。

18岁时,伊壁鸠鲁到雅典服兵役,由于父母原本就都是雅典人,此后他便定居雅典,但经常到小亚细亚各地游学。

公元前306年,伊壁鸠鲁返回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学校,哲学史上称这所学校为“伊壁鸠鲁花园”。据说他的学生有妇女也有奴隶,这在古希腊是个创举。伊壁鸠鲁和朋友、学生们一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节衣缩食,鄙弃奢侈,不求名禄,不问世事,打破社会传统,追求心灵愉快的精神享受,俨然身处修道院中,直到老死。

伊壁鸠鲁的花园里总是高朋满座,他们共同著书立说,形成了伊壁鸠鲁学派,也称为“花园学派”。伊壁鸠鲁生前享有崇高的威望,追随者把他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学派独尊师长的传统。他在这里讲授自己的学说直至去世,终年72岁。

伊壁鸠鲁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唯物主义(原子论)解释存在,以快乐主义解释行为,以感觉主义解释知识。

伊壁鸠鲁在原子论物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快乐论”。

由于原子运动会自动偏离,所以每个人都是有自由的,人们既不要把必然性绝对化,以致把它变成不可抗拒的“命运”,也不要把偶然性绝对化,把它看作不可捉摸的,而应该自由地去寻求和享受人间的快乐和幸福生活。快乐本身就是善,就是生活所追求的目的。

按照感觉主义的准则,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感觉证明了“快乐为善,痛苦为恶”的正确性。情感,即内在的感觉,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和自明性,快乐的伦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真理。

伊壁鸠鲁把快乐区分为三类:自然的和必需的,如食欲的满足;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既不是自然也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

他又区分了强烈但不能持久的快乐与平静而长久的快乐,以及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他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

在比较各种快乐的得失之后,他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因为最高的幸福是不可增减的,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只有在静态快乐中才能处于平稳不变的幸福状态。所以他主张,静态快乐乃是至善。所谓静态快乐,是指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于扰,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

伊壁鸠鲁一生撰写的著作据说多达300多卷,题材无所不包,但在几个世纪的灾难中几乎全部散失,仅存3封信件和题为《格言集》、《学说要点》的两章残篇留传下来。现在只能从他的书信和后人的记述了解其哲学思想。

6.亚历山大

当雅典和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希腊北部一个小城邦却以惊人的速度强大起来。雅典的一位雄辩家曾经在中心广场发表演说:“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句话在不久之后就变成了现实,惟一不同的是,它的实践者不是雅典人,而是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一个勇敢的、有才智、有抱负的人物。他长到13岁,腓力二世就聘请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他当老师。腓力二世对亚里士多德说:“感谢神使我的儿子和你生于同一个时代。我希望经过你的教育,他将成为我的王位的极为适当的继承人。”

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纷纷起义,但年轻的亚历山大王在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