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人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这样说话时应用“我们”开头。
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
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转化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们自然容易接受。
(3)必须用“我”字时,以平缓的语调讲。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5鄙肀叩拿扛鋈硕悄愕睦鲜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宣告西点军校诞生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这句话让西点军校的学生们受益终身,也给后来很多人以警示。
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的智商差别并不是很大,也不会因此给各自的生活道路造成多大的影响。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努力。这些努力,其中就包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经验。
落后就要被淘汰。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说,落后就有保不住职位的可能,所以大家都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忙着去充电,去拿必要或不必要的证书,而忽略了另外一种学习,从身边每个人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
职员小王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社会经验少,业务不熟练,但所幸她是个谦虚好学的女孩,尽管目前工作还不熟练,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但她并不气馁,一直注意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一次她从饭店出来后打了一辆车说去机场,其实她去的是机场附近的一个小区。因为是个新兴的小区,一般人不知道。可是那个司机却说:“你是不是要去某某小区啊?”
小王当时就吃惊地瞪圆了眼睛,连问你怎么知道。那个司机像个神探,给她推理说:“我刚才看到你跟朋友道别,只是象征性地挥了挥手,看来你不是要出远门。一般人要是出差,都会有个行李箱,而你也没有,你的手里只拿着一本杂志,神情很悠闲,也不像是去接人。这么一分析,你去机场的可能性就不大,而那附近就那么一个小区,所以你只能是去那里了。”
小王非常佩服这个司机的职业水准,能够分析这么透彻,他一定是个很投入的司机。果然,在接下来的聊天中,司机说自己因为爱动脑子,比较职业化,收入比同行们都要高。
从这个师傅那里,小王学到了要对自己的工作投入和主动,才可能掌握好它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但也有一些年轻人,总觉得向别人学习会降低身份。他们的问题是,将自己看得过高,自认样样都最好,而别人则个个不如自己,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取得进步呢?尤其是刚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这个毛病将是致命的。
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还要学习他失败的教训。借鉴吸取别人的教训,以铜为镜,谨言慎行,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职业人士只有在勤学好问中,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职业人士要在职场中进退自如,发展自己,获得尊重和地位升迁,就须多练多问,对工作勤勤恳恳,忠诚敬业,这样你不但能获得高薪,同时还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同事的拥护。
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你,初涉职场,对周围的环境和专业技巧都比较陌生,公司有许多经验比你足、技能比你强的老员工。你要聆听他们的教诲,多问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或多参考一下他们的做事方式。切勿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搞个人主义,最重要的是你要尊重你的老板,主动接近老板,在适当的时候,跟老板做正面的沟通,多领会老板的工作原则与做事风格,尊重老板的决策,即使你有新的创意,也不应直接否定老板的意图,你可以对老板做婉转的建议,而不能为了显示你的才能自命不凡。
无论你的学历多高,初涉职场千万别骄傲自满,因为学历只是你的理论教育的一种证明,而在生活、工作中你还得多积累经验,否则你会陷入孤立的状态,停滞不前。
有一个博士生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他是所里学历最高的人。
有一天,他到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也在钓鱼。他只是勉强点了点头,心想:“跟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于是他就独自垂钓。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似的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睁大了眼睛,怎么回事?但他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嘛!
过了20分钟,副所长也噌噌噌地飘过水面上厕所,速度如疾飞。这下博士生更加惊呆了,以为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他想着想着,觉得很奇怪,这时他也内急了。看看池塘对面的厕所,心想:“这两个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就不相信自己过不去。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忙将他拉了上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博士生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淹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位博士生栽到水里的事例,不正是反映了当今许多职业人士在工作中自视清高,以为学历高就什么都精通,不闻不问,结果是栽跟头的现象吗?
不管你有多高的学历,那都只能代表过去。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尊重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不至于栽跟头、走弯路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前辈留下的智慧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是一所大学,职场是培训工作能力的场所,学习一些经验,可以让你踩着别人的脚印朝前走,避免落水和跌倒。我们要学会从所有的人身上去学习他们的优点,不断创新,发挥个性特长,这样做了,你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6狈噶舜砦蟾矣诔腥
犯错是人生必要的经历,因为错误提供的重要信息能帮助我们应付变局。在每一次错误中,我们都能找到未来成功所需的宝贵的经验教训。
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抱着谨慎与保守的心态,害怕自己一不小心犯下错误,于是墨守成规,了无新意,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应有的勇气。
热情敬业的年轻人却完全不同,他们愿意冒险,敢于冒险,也不会因为犯了错误而沮丧。著名的企业家、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没有完美无缺、从不犯错误的人,即使犯了错误,世界也不会因此而灭亡。我主要根据掌握到的讯息做决策,有时讯息不够完整,就会导致决策错误。这种错误可以让我积累经验,让我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我从来不会因为犯错而苛责自己,经营企业所需的决策成千上万,不可能每个都正确无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申明一个问题,错误和挫折有本质的不同。挫折是由个人能力之外的因素所造成的,而错误则是因为个人的失误所引发的。我们能够防范某些错误,尽量减少错误,但不可能完全杜绝错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若能认识错误,认真检讨错误,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就能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以至于改变自己的处境。
犯了错误敢于承认,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错误对于人们是有教育意义的,人们可以从错误中学到不懂的东西。小的错误可以警告人们避免大的错误。有些人碍于情面和虚荣心,不愿和不敢承认错误,则失去了避免犯大错误的宝贵经验,以后难免会犯同样的错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停滞不前或哀叹自己悲惨的命运。
1929年的夏天,波士顿红袜队一垒手卡尔·耶克斯成为美国棒球史上第七个击出3000次本垒打的人,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把目光投到他身上,数百名记者在破纪录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报道他的一举一动。其中有一位记者问他会不会被这些成绩所产生的压力击垮,耶克斯笑着回答说:“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击球已经超过10000次,其中有7000次没有成功击出本垒打,没击中的球是击中的球的两倍。所以,没击中是很正常的事,我不会为此而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