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幸福的表现 > 第八章 亲子沟通会说孩子才会听(第2页)

第八章 亲子沟通会说孩子才会听(第2页)

从小时候起,我妈妈就告诉我要勇敢,摔倒了不能哭,必须自己爬起来,受到别人欺负,必须给予回击,即便暂时打不败对方,也要等待机会,以后报仇。

这是妈妈的经验之谈。当年她只身来到上海,遭受了许多磨难和欺凌。她深知受人轻视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软弱,因此她要求我不能重走她的老路。必须从小就学会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妈妈的辛酸经历成了教育我的好材料。如果我哪一天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向妈妈求援,必定会被妈妈臭骂一顿。

那天,我被一个高年级同学打了,回家后本不敢告诉妈妈,妈妈却发现了我胳膊上的一块淤伤,问清楚经过后,她当即给了我一巴掌,把我训了一顿。然后,她就带着我找到那个高年级同学,二话没说就令那个高年级同学向我道歉,他不干,妈妈就叫我骂他。我还是不敢,这时候,那个高年级同学趁机溜走了。回家后,妈妈给了我一顿巴掌。

从那以后,我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有人对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我就挥起拳头。久而久之,我成了班上出名的“打架大王",谁也不敢惹我,也从没有人肯主动答理我。直到有一次我把班上一个同学打伤了,妈妈赔了不少医疗费,还被老师叫去谈了一次话,妈妈才要求我在动手时不要那么出格,适可而止。

然而妈妈仍旧认为坚决还手是对的。老师却多次批评我,要我不可动手打人。我也感到很困惑:把同学都得罪完了,谁都不和我玩,我该怎么办呢t?

故事中的这个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显然陷入了困境,他妈妈以自己的切身之痛,总结出了一条极端的处世原则,使孩子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采取进攻性行为,结果不仅没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极端孤立的境地。

可以想象得出,以这种姿态生活,不能容忍别人任何一点无意的冒犯,又怎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呢?

人际关系紧张,不仅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使孩子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常常会为一丁点小事而与同学发生激烈冲突,这种反常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外界交往,吸取他感兴趣的东西,从周围人的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他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离开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就无法生存。同时,人际关系又对孩子产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改变着孩子的前进方向。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流浪者》,那个叫拉兹的小男孩在出生不久就被人抱到了犯罪团伙中间,结果从小就学会了偷盗、流浪,令他的生父无比悲伤、愤怒。这个故事戳穿了“好人的孩子必是好人,坏人的孩子必是坏人“的谬误,表明了人际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虽并不否定内因的决定作用,但必须承认,外因的作用在某些关键时刻也是非常巨大的。生活在孩子周围的家长、亲朋好友、邻居同事,构成了孩子身边的活生生的人际环境。发生邻里纠纷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家长在这种纠纷面前会采取什么态度、什么方式。家长处事的态度、方式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影响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

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一再要求孩子,在遇到别人欺辱时,一定要坚决还手。在这些家长看来,只有表现出如此威猛的姿态,才能使孩子变得刚强、勇敢,从而彻底摆脱被动挨打的不利处境。结果,孩子勇猛是勇猛了,但却成了人见人厌、避之而唯恐不及的小霸王。如此发展下去,必将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陷于孤立的境地,这都是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结果。

为了让您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请妈妈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发生一点矛盾,是极其正常的,相互谅解,给予宽容,能使自己的人际环境变得和谐,生活变得美满。尽管过分忍让会使人变得怯懦,但一味地对着干,同样会让我们难以收场,也是必须抛弃的错误做法。

②把这个道理反复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在与同学相处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苛求对方,不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而挑起事端,要让孩子学会待人处事的方法,说话有礼貌,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谅解别人的难处,有什么请求和建议都能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表达,让别人能够愉快地接受。一旦发生了人际纠纷,要主动谋求和解,多检讨自己,取得对方的谅解。

③父母应把“宽容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从小就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

④邻里关系、同学关系,甚至还包括与各色人等的不同交往,都要让孩子掌握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式,勇于开拓自己的交往范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孩子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游刃有余、大显身手,做好充分的准备。

⑤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家长及时点拨、指引,还需要家长以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成熟方式为孩子做出表率。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家长切不可等闲视之。

如果家长从与人为善的立场出发,冷静、理智地处理自己能面对的纠纷,使自己的邻里关系始终融洽、和睦,那么孩子必将以此为榜样,

学会灵活、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为今后走上社会、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反之,如果家长意气用事,动辄与人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加,也会使孩子学得霸气十足,与其他孩子时常发生冲突。

跟“知心妈妈"学教育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将一只跳蚤放进杯子里,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子上盖上一个透明盖,跳蚤仍会往上跳,但碰到几次透明盖后,碰疼了,慢慢地就不跳那么髙了。过了一段时间,将透明盖拿走,发现那只跳蚤仍旧只能跳那么高,它已经永远跳不出那个杯子了。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孩子就好比是那个杯中的跳蚤,家长的负面教育就像杯子上的透明盖,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和潜能的发挥。假如家长长期对孩子采取负面教育的方式,孩子很容易对自己丧失信心,再也没有勇气跳出那只杯子了。因此,一般来说成人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正面教育要大于80%,负面教育则必须小于20%。这还要看孩子的性格来确定,对那些敏感内向的孩子,负面教育的比例还应更小。

有些父母虽然一肚子的学问,可在家庭教育方面却显得十分“贫穷"。做家长是一门职业,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

牛琳,被孩子们称为‘知心妈妈",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的特邀嘉宾。她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博士。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儿子17岁时以当地高考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牛琳的教子方法如下,可供各位妈妈们借签:

牛琳语录1: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诀,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

“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

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或者批评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我评价,甚至会给他们的行为带来指向性。所以,不是聪明的孩子被表扬,而是表扬能使孩子聪明;不是蠢笨的孩子被指责,而是指责能使孩子蠢笨。

牛琳语录2:赏识你的孩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要用负面的话语。“成功箱"是牛琳教育方法中一件独特的法宝,这件法宝的功效在她自己儿子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验。

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牛琳就给儿子准备了一个"成功箱”,用它

来装进孩子点点滴滴的成就和进步。成功箱里的第一件东西是儿子1岁时画的一幅画,一根歪歪扭扭的直线和几个不规则的圆圈,那是一串冰糖葫芦。曾有人问牛琳:“这也能算成就吗?这冰糖葫芦还没串在一起。"牛琳自豪地回答:“1岁的孩子就知道冰糖葫芦是由棍跟圈组成的,就已经很棒了。‘儿子上幼儿园了,牛琳又为他制作了一个成功表,儿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象征性的东西贴上去。

“成功箱"其实就是一个象征,它可以让孩子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肯定,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认同。

牛琳语录3: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一些家长没有发现孩子优点

的眼睛。

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牛琳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孩子:“我儿子特别听话,从来不惹我生气。"当着孩子的面,牛琳更是毫不吝啬赞美的话语。有朋友到家里做客时,牛琳会说:“你看我的儿子,回家总是先写作业,从来不到处去玩。”客人越多,牛琳越这样说。在牛琳经常有意无意地夸奖下,儿子越来越自觉,果然如牛琳所期望的那样,二直都很听话、懂事,很少惹她生气。

牛琳语录4: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告诉孩子棒在哪里。仅仅告诉孩子“你很棒"是不够的,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棒在哪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