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自驱型成长尹丽华简介 > art1培养洞察力帮孩子发现自我价值(第1页)

art1培养洞察力帮孩子发现自我价值(第1页)

帮助孩子找到自身价值”是父母的首要任务。

--李玫瑾

01自信的孩子有力量

情景案例

姗妮是个性格有些内向、长得挺漂亮的小姑娘,只是右边的脸颊上有一条疤痕。

开学初,班主任陈老师在班会上就提出了要同学们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下课后老师拿着书走出教室的时候,姗妮小跑着追了出来。她拉了一下老师的衣襟,轻声说:“老师,如果一个人总是自信不起来该怎么办呢?”陈老师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回去做一项特殊的作业,把你想到的自己的优点总结出来,明天交给我,好吗?”她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去了。

第二天,陈老师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没有署名,只写着:“遵守纪律,爱劳动。”看着这几个字,陈老师的心底泛起了一种酸酸的感觉:这个孩子活得太沉重了。随后她拿出纸笔,开始写一份“姗妮优点录”。除了姗妮自己写的两条,陈老师又添了“善良、温柔、乐于助人、坦诚、渴望成才、言行一致、细致、有爱心”等。放学后,陈老师又找来几位同学继续了解她的情况,在同学们的提醒下又添上了几条。最后,陈老师写下了她认为最重要的一条:“你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姗妮看到了这张写满她的优点的纸。她把目光从纸上移开时眼眶有些湿润。她问道:“老师,我真的有这么好吗?”陈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后来,在结束整节课的内容时,陈老师让学生们每个人写出一个自己认为是班里最出色的同学的名字,然后把纸条收上来,一张张地打开来读。很多学生都“入围”了,因为陈老师没有限定哪方面出色。当念到姗妮的名字时,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显然大家都觉得有些意外。姗妮也抬起一直低着的头,用有点怀疑的目光看着老师。陈老师于是带头鼓起掌来,接着全班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没有人知道陈老师所读的那张纸条上,其实一个字也没有。陈老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她觉察到姗妮内心的沉重。或许是脸上的那一道疤痕,也或许是她本身性格内向等原因,致使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的品质,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因而“总是自信不起来”。陈老师认识到要使这种内向、不自信的学生自信起来,需要用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去感知学生的内心要求,用真诚的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去唤醒学生,去鼓励学生,去发现学生。从那以后,姗妮的脸上开始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课堂上也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她已经完全自信起来了。

心理分析

唤起自信,需要发现自我。陈老师的那张无字纸条的作用就在于使姗妮发现了自己,从而找到了自信。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是最棒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因此,激发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是父母应该重视的问题。

自信心是每个人做事成功的动力和源泉。父母要时时以赞赏的眼光看孩子,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迎接成功的喜悦。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会对他的一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说实话,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科学家,学生时代成绩很棒的人也并不一定就会有所建树。但是,孩子如果从很小的时候就充满自信,这对他的人生一定会有积极的意义。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哀莫大于心死,父母对孩子的失望意味着教育的停止,而孩子对自己的失望更意味着进步的停止。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然而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与学习中培养起来的。

父母这样做

第一,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估。孩子由于年幼,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先来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的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父母千万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父母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随意辱骂、惩罚和殴打孩子,辱骂、惩罚和殴打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请父母记住,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第二,告诉孩子“你能行”。缺乏自信的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预言,即“我是没用的”,“我很没信心”等,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没有信心。因此,父母在乎时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忽视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而在孩子表现出自信的时候及时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当然,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赞扬要真诚,千万不要故意夸大其词,或者言不由衷,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假意,不领情父母的赞扬。比如,孩子在画画时,父母不要总说:“啊,你画的真好,真像个大画家!”可以从多角度说:“你画的这棵树真美,连树叶也很逼真。”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真诚的。

第三,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特殊的才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树立起信心。比如,有些孩子虽然缺乏自信,但是却能写一手好字,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学习书法,钢笔字、毛笔字都行,只要孩子有兴趣去学,肯定会做得很好,父母则可以抓住机会夸奖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从而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当然,父母也可以通过展示孩子的特长,让其他人来认可孩子的能力,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信心。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虽然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这时,父母还可以教孩子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进行自我激励,如“我一定能行的。”“我书法能学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学好!”“我真是一个写作文高手呀!”这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

第四,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父母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02要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情景案例

小东是一个好孩子,聪明又听父母的话。但是他有一个毛病,非常爱动,只要一坐在教育里的椅子上,总是摇来晃去,像屁股上有一枚钉子一样。这样做,不仅影响小东自己的学习效果,坐在他旁边的同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为此,老师深感苦恼。

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为了让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班主任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小东的父母按时参加了。

在介绍完这次成绩的整体情况后,老师走到了小东父母的身边,说:“这次考试小东的成绩极为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他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经常摇头晃脑、动来动去,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希望您能够和孩子好好谈一谈。”父母听后,说:“谢谢老师对小东的关心,我会想办法让他克服这一缺点的,争取下次考一个好成绩。”父母虽然嘴上这样说,心情却糟糕透了。接下来,老师在讲台上讲了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事情,父母无心去听,一直在想刚才老师对她说的一番话。

回到家中,父母把小东叫到身边,生气地说:“你怎么就这么笨呢?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啊?平时看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学校里怎么就是坐不住呢?有你这样的儿子,实在太丢人了!”小东被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吓哭了,说:“父母,您听我解释好不好,我也不想这样,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不仅如此,每当父母遇到亲戚朋友时,逢人就说:“唉,我养了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上课不守纪律,学习成绩又差。”小东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从此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多次违反课堂纪律。

心理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知不觉地会给孩子们一些暗示。这些暗示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在改变不听话孩子方面,更有着神奇的作用。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两种。积极暗示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研究发现,许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犯有“消极暗示”的错误。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孩子同样如此,或许在性格上存在缺点,或许智商上存在缺陷,或许……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如果家长经常唠叨和数落或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批评,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认同,在潜意识中认为“你想讹我就讹吧,我就是这样的,你能把我怎么样?”在学习或生活中,他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父母口中所说的不良少年。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暗示教育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积极暗示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孩子一直生活在积极暗示的环境里,父母就不会为孩子的悲观、自弃而发愁。当然,积极暗示不同于鼓励,它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从侧面去影响孩子,避免了鼓励和表扬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真实的判断。

暗示,能够教孩子学会平静地对待一切,包括伤痛。孩子与同伴相处,吃了亏,父母把他叫到身边,轻轻地抚摸并安慰道:“我知道你这儿有点疼,对吗?”孩子却会自豪地说:“没事。”暗示,能切实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流鼻涕了,父母告诉他:“有一些脏虫在咬你的鼻子呢。”孩子很快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并用极快的速度改正它。

综上所述,暗示对孩子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面对单纯可爱的孩子,父母巧妙使用暗示教育法,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这样做

第一,面对孩子的错误或缺点,父母切不可一味地强行制止,要将教导与积极暗示相结合,以一种含蓄的方法,与孩子共同走出误区。我们要明白,对于极为消极的孩子来说,一旦发现他们有改过之心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批评而是适度表扬。

第二,实际上,暗示教育的方法有许多种,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去摸索、去发现,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以收获较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不能忽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要时刻将自己的爱意、将自己对孩子的鼓励传达给他们,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第三,父母对孩子进行暗示教育时,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批评或表扬都应该奉行“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批评或表扬主要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是某一具体行为。父母在选择词语、体态语言时,不要大意,一切要以帮助孩子客观地做出自我评价或是反省为基础。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受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