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克制和忍耐住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
低调作为一种做人手腕,特别是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所以,俗话说:一事当前低调为高。
对自己的朋友、上司,你不可能事事据理力争。对于自己的长辈、老板的某些指示、某些命令,由于主观理解上的偏差而得不到很好地实施,而你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这样情况下,上司、长辈、老板、领导对你批评和指责是很正常的,不要急于辩解,认为自己无比委屈,其实错误就在你的身上。
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美国名企业家亚科卡,20世纪70年代初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八年为福特汽车公司挣了35亿美元的利润。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由于嫉妒和猜忌,被老板亨利·福特免去了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解雇回家。面对精神的创伤和打击,54岁的亚科卡没有向命运投降,决心韬晦待机,寻找一个可以再展自己的才华、大干一番事业的地方,以成功的事实让亨利·福特永世难忘。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拒绝了一些条件优厚的企业的招聘,而接受了当时深陷危机、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聘请,担任总裁。上任后,他首先对公司组织机构动大手术,并在全体员工特别是主管人员中,实行以品质、生产力、市场占有率和营运利润等因素来决定红利的政策,主管人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将扣除25%的红利。还规定在公司尚没有起死回生之前,最高管理层各级人员减薪10%,而亚科卡本人的年薪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他想以此表明,大家都在为走出困境而苦斗。为了争取政府贷款,他亲自出马向新闻界游说,不得不像个被告一样站在国会各个小组委员会面前接受质询。他由于劳累,导致眩晕症复发,差点儿晕倒在国会大厦的走廊里。
经过几年励精图治,1980年代初,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终于走出困境,开始扭亏为盈,1983年盈利九亿美元,1984年创利润达二十四亿美元,1985年首季获纯利五亿多美元。亚科卡也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
人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必须具备许多的条件,例如高深的学问、恢弘的志气、宽阔的心胸、忍耐的修养等,这些都是艰难人生旅途中最大的助力。其中“低调”更是不可少的修养,低调并不是退缩,而是用平常心去对待人间一些不平的境界。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
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态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因此在社会中为人处世就变成了一个深邃而又敏感的话题。万事礼为先,如果每一个人都青睐讲礼仪的人,那么这样一来,礼仪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陈棣是某公司的高级主管,下属去见他时,他不但坐着不动,而且也不懂得礼貌让坐,下属只好站在一旁说话。有时因不满意下属的回答而不高兴时,他就会一直不答言,或者始终不看下属,让人感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让下属碰一鼻子灰后,心情低落地告辞。对待朋友,他也是爱搭不理,实在令人难受。但因陈棣正在得势之时,职员们也就只是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奉承,心里却反感他。后来形势逆转,他不再有实权时,一时间攻击他的人就特别的多,这完全是因为他待人傲慢无礼造成的。
《诗经》上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礼多人不怪,人们都将一个人是否彬彬有礼作为其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检验标准。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你对对方的尊重。多礼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礼也是人为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用心去领会、去学习,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它会帮助你顺利地打开人际交往局面。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让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离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处少,相同之处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诚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人们都希望获得尊重,如果站在别人面前,一番强词夺理的争论,一些放荡不羁、趾高气扬的行为举止,会远远不及一番谨慎细致的考虑和措词有理、文质彬彬的劝导有用。
李明宇是一位建筑师,他嫌自己的房租太高了,因此想降低一些,但他知道,他的房东是个很难沟通的老顽固。经过再三地考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房东,告诉房东他的租约将终止,到期后会搬出公寓。其实出于内心他并不愿意搬走,只是嫌房租太贵了。他想让房东给他减免一些房租。但他知道减免房租是不容易实现的,因为其他的房客都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那些房客也曾经多次劝导他,房东是一个特别顽固的人,可是他还是对房东抱有一线希望。出人意料的是,房东看过他的信后,没过多久便主动找他谈话。
刚开始时,李明宇并没有直接谈到房租问题,只是说他特别喜欢这所公寓。他一方面表示非常喜欢这房子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表示他因目前经济紧张,无法承担房子的费用,因此不能在这所房子里继续居住。紧接着,李明宇就将自己所遇到的许多困扰告诉给了房东。有的房客以言语威胁房东,还有的房客写信侮辱和恐吓房东。房东对李明宇说:“像你这样懂理的、不挑剔的房客,对我来说,真是太难得了。”于是房东就主动地给李明宇降低了一些租金。
由此可见,李明宇之所以胜利,全凭这种友好、赞赏的方法。他对待棘手的问题,并没有像其他房客一样无理对待,而是采用理智、慎重、彬彬有礼的方式处理,向房东诉说了自己的难处,希望能得到房东的谅解。房东也正是为他的“理”所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假如李明宇也用别的房客的方法要求房东减少租金,结局肯定也会失败。
有一段关于风和太阳的神话。风和太阳总争执着谁的力量最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上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年轻人,我能比你更快速地使他将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他的所有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个青年越将他的大衣牢牢裹住。
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之时才停了下来,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年轻人投去和气的微笑。不久那位年轻人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这个有趣的寓言,给我们的处世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与人交往,恶意的争辩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你那种挑战的口气、充满敌意的态度,并不能够使别人轻易赞同你的意见。反之对别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别人也会从内心萌生出恻隐之情,从而同意你的请求。因此,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
礼貌待人体现的是对一个人的尊重和友善。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貌。同样道理,我们也应当对别人有礼貌。礼貌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也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表现。没有人会对你的礼貌表示反感,只会对你的无礼表示厌烦。但是礼貌必须诚恳,不诚恳的多礼者,往往会令人生厌。人际交往中,与人见面握手,得体的寒暄几句会让人感到很亲切。相反,如果寒暄时却虚情假义,废话、空话连篇,极力向别人讨好,就会显得无聊至极。
礼仪是联接友谊的“纽带”。一个人的诚恳与善良往往是通过礼仪来显现出来的。所以说,毕恭毕敬的态度,得体的礼仪是赢得别人信赖的条件之一。礼貌是礼仪的基本体现,而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是沟通人们之间友好感情的一道桥梁。如果人们能自觉地做到礼貌待人,不仅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纯洁和美好,还可以避免和减少某些不必要的个人冲突,使社会生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有人说他: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有人说他:活的很明白,任何挫折和困难都难不到他。
有人说他:很有人格魅力,有足够的吸引力,是一个令人崇拜的老大。
有魅力者最容易成功。这道理也是再简单不过了,有魅力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有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
个人的人格魅力同他的智力、受教育程度一样,是与他的前途息息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许多能力平平,但相貌堂堂,举止优雅的人,比起那些聪明而博学的人来,能获得更快的提升,有时甚至于把那些头脑聪明的人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魅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先知道魅力的来源,再去塑造自己的魅力,而这些魅力往往是通过日常月久,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因此你的特色越来越多,魅力也就随之而产生了,而这种魅力就蕴藏在你平常的做人和做事的原则之中。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悟静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悟静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悟静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悟静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悟静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用呢?”
悟静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