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改变自己改变未来什么歌 > 第3章 改变自己感悟生活(第4页)

第3章 改变自己感悟生活(第4页)

家里的气氛,主要是女人的责任。你的丈夫在社会上的表现,将会受到你所创造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福星》杂志曾做了一项有关公司生活的调查研究。他们引述一位总经理的话说,“我们控制一个人在工作上的环境,但是等他一回到家里,这些控制就失效了。”

作为女人,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丈夫完全被他们的工作占据,或是身体和精神完全被工作控制。但是,我们又希望他们在这些工作上有最好的表现。我们如果能创造一个快乐而安详的气氛,等着他回到家来,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保罗·柏派诺博士是洛杉矶家庭关系协会会长。他相信,家庭是男人的避难所,使男人从业务的麻烦里得到安宁。“在现代商业或工业世界里的生活,”他说,“并不像野餐那样轻松愉快。”他整天和对手竞争,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当下班铃响的时候,他就渴望着安详、和谐、舒适、爱情……

“在公司里头,大家都只看到——或是想办法要找出他错误的地方。只有在家里,有个天使看到他最美好的一面;这位天使不会把自己的困扰加到她先生身上,也不会替他制造一些新的困扰。她恢复了他的能力,保护着他的精神,在情感上使他愉快,使他在早晨精神饱满地出门。

“在家里创造出那种气氛的妻子,”柏派诺博士作结论说:“她在丈夫的生活里尽到妻子的责任,可说是最了解自己职责的人了。”

第五,要觉得家庭是丈夫的,也是妻子的。

让丈夫觉得在家里像个国王,而不是在娇艳的女性王国里当个笨拙的破坏专家,这种努力是很值得的。当你的家需要一件新家具,或是重新装饰的时候,你应该询问他的意见,共同决定,不要只是把付款单交给他而已。为了买下他想要的摇椅,你必须放弃你所心爱的古典式沙发。也许你会埋怨,但是,通常你会发觉,他对家的喜爱和你是同样深的——而且如果他对于发生的事情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家对他的意义将会更加重大。

如果他想亲自下厨做菜,不妨在星期天晚上让他在厨房里自由发挥——虽然他会留下堆积如山的锅子和碟子,让你为他清洗。

男人对于家庭的关心,和你是同样的——他需要一种感觉,家庭没有他就不能完全了。有一个女孩子,她擅长花费很少的钱来装饰屋子,所以她的房子充满精致、迷人、近于完美的味道:柔软温和的色调,易碎的摆饰品,精巧设计的风格。可是,这个女孩子却嫁给了一个高大的、浓眉粗发的、烟斗不离口的标准男性。她的丈夫在这个女性化的仙境里,就完全格格不入。他爱他的妻子,但是他在自己的家里觉得非常不自在,所以他招待他的朋友和同事去钓鱼,或是到他可以表现自我的森林小屋里去玩。这个女孩子抱怨着生活上的这种情形,但是她仍然坚持要把家布置得只合乎她自己的口味。

我们不可陷进庞杂单调的家务里,忘了家事的真正目的:

为我们心里最爱的人创造出一个充满爱意的、安全的和舒适的小岛。要能够做到这些,你不仅需要付出爱心,还需要智慧的应对。

5不要为爱所累

人人都渴望美满的爱情,但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不断地打碎人的美梦。自以为找到了爱情,实际上陷入了爱的陷阱。很多人无力自拔,一生也就在痛苦中度过。其实,只要你勇敢一点,认识到不能这样生活,改变自己,就可能走出这个陷阱。

人生原本如月季花一般灿烂,如流星一般闪烁;该追求时就追求,该参与时就参与,该苦恼时苦恼,该放弃时放弃……即便是没有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即便在瞬间化成尘埃,今生今世,也决无悔憾!累又从何而来呢?

爱情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即使是从一份已经名存实亡的爱情中逃离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布力斯太太已经三次发现丈夫有外遇,而且最近又开始酗酒,还常常对她又打又骂,但她依然想的是如何忍受这种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与她的丈夫离婚,逃出这种可怕的折磨。布力斯太太只有32岁,但是看上去已经是40多岁的样子。她的好朋友关心她、心疼她,问她有什么打算时,她竟认为除了维持现状,别无它路。原来,布力斯太太结婚10年以来,她早已习惯了依靠丈夫的生活,丈夫就是她的“安全岛”,即使是婚姻出现了问题,她也不会离开,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安全岛”的生活,一旦让她离开,她会无所适从。

布力斯太太这样告诉她的朋友自己的感受:“虽然在理智上我也明白,这个结束是我回复健康和自尊的惟一的途径,但我却不能改变自己的绝望。我对人生失去了兴趣,而且简直不能工作。听到收音机里播放一首浪漫的歌我就会泪流满面。我觉得自己已经跌至谷底,永远没有再感受欢欣的希望了。”

“谷底”是一个可以暂时栖息的地方,不要拒绝承认你的感觉,只有好好地去整理它们才有可能治愈你的创伤。你以为的“永远”其实并没有“永远”,太阳在每一天都会照常升起。

“安全岛”可能是一个人、一种状态、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件事情和一项工作,它会成为人们的非理性的需要。如果需要安全,被照顾,我们就不能离开这个安全岛,否则将会无所适从。

一切重建的工作都可能包含着痛苦。但是事实上,抛开这些疲乏了的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关键的问题在于:“哪一种事情更痛苦,是结束一个疲乏了的关系?还是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这个关系还有意义;并且相信忠诚、习惯或恐惧比拿出诚实和勇气说再见更值得?”大部分人都知道结束一个疲乏了的关系很难,但他们却不知道:如果不抛弃它,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

我们需要家庭和朋友,这样能够减少我们的孤独感,让我们感觉到安全,但在许多的时候,人们之间已经没有爱了,却为了逃避寂寞而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最终给自己徒增许多的烦恼。当朋友带给你的痛苦多于欢乐时,你应该勇敢地结束友情。一个人退出另一个人的生活,是很平常的事,只有果断地放弃,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自己的幸福。

能够享受美好生活的人,在心理上都是无拘无束的,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挑战,自由地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在清理了我们心灵的部分空间之后,我们开始探索各自的道路。这是一条实现自我的道路,在自我的轨迹上,我们必须挖掘和发展生命的真实、热情和美好。

6.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诗人曾经说过:“人生的美丽就在于它有情、有爱、有牵绊。”这份情、这份爱和这份牵绊即使是到了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是我们最抛舍不下的东西。但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这些情感就成为了一张巨大的罗网把我们罩在了中间。

叔本华曾经把人比做是寒冷的冬天里一群挤在一起相互取暖的豪猪。如果它们彼此靠得太近,就会刺伤对方;如果离得太远又要挨冻。所以只有不断地移动,反复地尝试,最终,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甚至感觉非常痛苦。

在人类社会中,自我的空虚和孤寂使我们需要社交,但许多令人厌恶的本性和使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又使我们分开。在亲密和孤独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是一件需要大量创造性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并且敢于抛开那些已经疲乏了的、限制了我们成长的关系。

伊丽莎白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女,从她出生起,她的母亲就一心要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孩子,而且想彻底证明自己是个“好母亲”。

虽然她家距邮局和店铺只有一条街,但是伊丽莎白的母亲从来都不让她自己去,而且她与许多同龄伙伴的活动基本上绝缘,甚至在她读高中时也是一样。尽管学校的校车每天早晨都要经过她们家,可是她母亲一定要亲自开车送她。伊丽莎白坠人了情网并希望结婚时,这位母亲又出面阻拦,要他们尽快分手,条件是:伊丽莎白可以做一次欧洲豪华旅行。

每当人们问这位母亲每天都做些什么,她总是大谈伊丽莎白最近的奇遇,以及她担心有一天这个“最亲密的伙伴”会结婚,留下她孤零零一个人。她总是在提醒伊丽莎白,自己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只是希望她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到她老时,伊丽莎白应该报答她,如果伊丽莎白离开她是不公平的。这位母亲如此这般做,给她女儿带来的只有深深的痛苦而不是幸福。

很显然,她们这种依赖关系仅仅符合母亲的需要而不是伊丽莎白的需要。儿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生活需要。母亲对伊丽莎白神经质的控制欲就属于已经疲乏了的关系,伊丽莎白应当想方设法摆脱母亲的控制,给母女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朋友之间的友情也是如此。我们爱朋友、喜欢朋友、用诚意去对待朋友,但千万不要依赖朋友,更不要苛求朋友。假如你有这样的“朋友”,还是早点躲开为妙,因为他们总是依赖别人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总是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压力,不断地打扰别人,而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生活,也从来不会因为这些而感到内疚。他们总是让你觉得你是他惟一的依靠,如果没有了你,他们就悲惨了,简直就不能活了,你又不忍心看着他们自暴自弃,所以你最终只能容忍他们在你麻烦多多的时候来麻烦你,不停地给你打电话,使你沉浸在他们没完没了的悲惨遭遇里。实际上,你的这些所谓的朋友是一群“毒药人”,也许他们的故事颇能打动人心,但他们决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永远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给你任何帮助,颓废是具有传染性的,况且你没有义务永远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毒药人”朋友,他们是专门指责和贬低别人的专家。这种人只能消耗我们的精力、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一个人总是在批评你,毫不理会你的感觉,完全忽略你,最后会让你觉得自己很糟。有些人做这种事的手法很高妙,你甚至搞不清他在做什么。你只知道自己和他们说话时会口吃,然后无话可说,好像自己是个很无聊的人。而真正的朋友却可能使你觉得自己生机勃勃,你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会显得才华横溢。想想看,哪些朋友让你感到放松和愉快,哪些人会让你觉得了无趣?你应该清楚自己选择与什么人为伍。

维持友情的一个重要秘诀是:保持距离。无论两个人怎么样要好,彼此之间应有的尊重总是不可少的。但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和朋友一熟,就不再分彼此了,当初认识时的那点礼貌与分寸也不注意了。但是,朋友之间一旦到了互相没有敬意,不注意礼貌与分寸的时候,也就快要发生误会与摩擦了。

7.给自己的生活定位

有一位女同事美丽而又文静,说话语速总是慢慢的,音量总是小小的,但很能说到人的心底里去。

她的业绩说不上骄人,但也无可挑剔;她嫁了一个相爱但普通的人,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她不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双休日一家三口就出去游玩;她每天都要午睡,每天都做健美操,生活很有规律;她从不嫉妒荣誉加身的同事,也从不鄙薄偶尔犯错误的同事,只对势利小人冷眼旁观,却也不恼,因为她觉得他们不会有好的心态与好的结局。她心明如镜,绝顶聪明,与周围一些拼尽全力却活得七上八下不尽人意的人相比,我总觉得她的人生本来还可以更为出彩,而她没有去做。

有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两两相对,她说起她父亲的一句话奠定了她的人生。读初中的她体质非常差,任何体育活动都没法参加,学习又非常争强好胜,偶尔有一门功课得不到第一就会难过,就会自责。父亲说:以你的条件,你不必追求优秀,但你可以做到良好。她很听父亲的话,比较轻松地将每门功课都保持了良好,同时她的体质也恢复到了良好的状态。

高中毕业她给自己的定位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学,压力不大反而发挥良好,她轻松地考上重点大学。毕业时她所学专业人才极紧俏,重点大学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工作,她却选择了中等城市的专业对口单位,她只求离父母近些,可以互相照料。她娓娓讲述着这些,就如她不急不躁地构筑她良好的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