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财就是累积幸福
幸福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幸福的家庭除了要有爱,经济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要学会理财,理财的终极目标不是累积金钱,而是累积幸福。
理财与幸福生活按理说是两个不同范围内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否认“有品质的生活需要物质为基础,幸福的日子需要对财富的健康规划”。
网络热时曾经名噪一时的瀛海威总裁张树新,在谈到当年为什么要从中科院下海做公司时说:“当你连一件心爱的漂亮裙子都买不起的时候,如何奢谈天下?”简单的一句话,道出无尽含义。在物质匮乏时,我们丧失的,可能不仅仅是浪漫情趣、舒适享受,还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事业的雄心。又比如拳王阿里,一场拳赛赚上亿美金,但是等他不打拳时,却发现后来不仅没有钱,反而欠了经纪人一屁股债,最后被经纪人告上法庭。
理财实际上是你生活的底线。它能够保证当你遇到突发事件时,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理财是一种规划人生、规划家庭、计划现在的思路和观念。在你年轻没有负担的时候,你正花好月圆,前程似锦,你可能不需要,也不屑于知道为什么“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当你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有了负担后,你就会知道幸福生活与财富的关系、理财与财富积累的关系,明白人生的衣食住行质量无不与理财息息相关。
人生没有等待,我们不妨从今天开始学习理财、尝试理财,在收支规划、储蓄、投资和保险等各方面“多管齐下”,积累财富、合理支配财富,让我们的“口袋永远丰盈”。不怕老来钱不够花,不怕没养儿无人养老,为自己“自由”的下半生,取得主动发球权,由自己来决定未来的生活面貌,赢得更幸福、更自由的人生!
“等有了一笔可观的存款之后,再去谈理财的事情。”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现在每月的工资基本上没有剩余,暂时谈不上什么理财的计划。这实际上没有弄清理财的内涵和目的。个人理财实质上是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从而过上高品质的生活。通俗而言,理财就是赚钱、省钱、花钱之道,是人生计划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之中。
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投资理财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我们提倡科学理财,就是要善用钱财,使自己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满足各层次的需求,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需要理财。
理财实际上是帮助人们认识到个人及家庭财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可以利用的机会,从而实现远期的理财目标。收入不高者在其收支方面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更需要利用税收、保险、银行等理财途径,把握一些增加收入的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理财是一生的功课,这门功课没有考试,不过你的财富记录就是对你理财能力最为严苛的考核。理财成败取决于决定买卖那一刻的决策,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每一个人都有必要了解理财知识,站在理财高起点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
4.理财是一生功课
不管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挣钱是多是少,都应该学会理财。理财是人一生的功课,每个人都有必要制定从摇篮到坟墓的理财计划并付诸实施,给自己一个幸福人生。
对收入及资产状况不同的个人或家庭而言,理财的需求是不同的,理财实践也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可称为“随意理财”,即通常而言,个人或者家庭都会有一个大概的资金计划,如1个月乃至1年中,会有哪些数额较大的开销,这几笔资金又可以从哪些渠道筹集到。这是人们凭着日常生活的经验,都会做出的潜意识的理财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理财,主要是指各大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这些金融机构同时还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咨询及销售服务,人们可以此做一些专项的投资理财。业内人士认为,专业理财的内容仍不够全面,比如,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计划,主要针对健康、疾病、财产、教育等方面,对于个人或家庭的收支平衡,以及风险规避方面关注不多。然而,由于这一层次的理财活动的推广比较迅速,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人们关注和参与。
第三个层次是相对全面的理财,即一些金融机构在设计某一款理财产品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些相关的功能。比如说,某一种保险产品在重点关注个人的健康、安全之外,也可能会考虑人们投资收益方面的需求。然而,相对于人们多种理财需求而言,这一层次的理财还不够全面系统。
第四个层次就是理财规划,即个人或家庭的财务安排是从收入、支出,以及理财目标、家庭的风险承受度等方面统筹地考虑。其着眼点是个人或家庭财务运行的健康和安全,涉及到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理财规划体系。理财规划在国内兴起的时间不长,但由于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财师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兴职业。
正确的理财观念应是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对于绝大多数工薪人群而言,要通过家庭财富的积累,实现人生各阶段诸如购房、育儿、养老等理财目标,在安排好家庭的各项开支,进行必要的“节流”的同时,通过合理的投资理财“开源”也同样重要。
进行理财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将收支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对于工薪人群而言,工作是收入的主要渠道,因此,认真积极地工作,不断学习各项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是保证工作稳定、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购买相应的人身及财产保险,也可以避免意外事故对家庭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合理规划支出,留足应付日常开支或意外事件的应急资金。因为,我们应切合实际地计算每月的水电费、衣食的费用、孩子固定的学费等支出,并在收入中先扣除,以备支付。同时,在身体健康、业余休闲等方面,每月也应有固定的支出费用,数额主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要与收入保持在合理的比例。
对于每月结余的资金,可以进行合理投资。当然,投资理财应以稳健为基本原则,不宜盲目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由于时间、精力、相关知识掌握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工薪人群在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进行间接投资时,不宜涉足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可选择一些相对稳健型的投资产品,如基金、国债或一些银行理财产品。
此外,定期定额进行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更适合财富处于积累阶段的普通工薪人群,同时还可以培养起良好的投资习惯。
浮生如云,很短暂,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我们把握不好人生的各个阶段,不明白人生各个阶段理财的特点,可能还是一生理财的失败。每个年龄段都有能够承受的风险和压力,你应该去投资适合你这个年龄段的投资理财产品。
(1)幼稚期的理财。我们从刚出生到5岁,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幼稚期。会理财吗?不会。衣食住行,包括所需,都是你的父母,或者是监护人提供地。
从上小学到高中,到上大学,这是人生的接受教育的阶段,你都没有理财经历,因为你是个无分文收入者。有人说了,我可以在大学期间打工,能赚点钱,但是这不是一个持续的赚钱过程,所以不是你理财的阶段。
(2)单身期的理财。单身期2-5年,参加工作至结婚,收入较低花销大。这时期收入较低花销大,理财重点不在获利而在积累经验。理财建议:60%风险大、长期回报较高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外汇、期货等金融品种,30%定期储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较安全的投资工具,10%活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3)家庭形成期的理财。家庭形成期1-5年,结婚生子,经济收入增加生活稳定,重点合理安排家庭建设支出。理财建议:5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35%债券、保险,15%活期储蓄,保险可选缴费少的定期险、意外险、健康险。
我们把家庭形成期和单身期间比较,发现我们的定期储蓄减少了5%,这部分资金为我们去上一些保险。活期储蓄的资金比单身期多了15%,这是因为夫妻双方的花费更多,手边需要更多一点的活钱。这样既可以做到应付日常开支,也可以保证定期投资的资金在投资期间不至于短期撤出,损失利息。
(4)子女教育期的理财。子女教育期20年,孩子教育、生活费用猛增。理财建议:4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但需更多规避风险,40%存款或国债用于教育费用,10%保险,10%家庭紧急备用金。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逐步稳定,家庭人口的增加。我们的投资出现了这样的变化:高风险高收益品种投资比例是越来越少的。单身期,如果股票投资失败了,因为年轻,我们还有更多时间再赚到钱。在进入家庭形成期和子女教育期,我们就需要规避风险。
(5)家庭成熟期的理财。家庭成熟期15年,子女工作至本人退休,人生、收入高峰期,适合积累,重点可扩大投资。这个时期的投资策略是:可以把家庭30%资金用来作为高风险的一个投资,比如说股票、外汇、期货,股票类的基金。那么40%的资金还是希望用作储蓄、债券和保险,20%的资金用于养老投资,买养老保险,储备退休金。当然还有10%的资金是应急备用金。这个时候人变得成熟,到了成熟期的最后几年,投资的风险比例应该逐年减少的,为你最后的退休期来做规划。
(6)家庭退休期的理财。退休期投资和消费都较保守,理财原则身体健康第一、财富第二,主要以稳健、安全、保值为目的。理财建议:10%股票或股票类基金,50%定期储蓄、债券,40%活期储蓄,资产较多者可合法避税将资产转移至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