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都要,寸步不让。某种货币市场上这种贪心的投机人,并不少见。他们不想控制,也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每当某种货币价格上涨时,总不肯果断地抛出自己手中所持有的某种货币,总是在心里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最后一刻,不要放弃有更多的盈利机会!这样往往就放弃了一次抛售某种货币的机会。
每当某种货币价格下跌的时候,又都迟迟不肯买进,总是盼望货币价格跌了再跌。这些投资人虽然与追涨、追跌的投资人相比,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反倒会使本来已经到手的获利事实一下子落空。他们只想到高风险中有高收益,而很少想到高收益中有高风险。
因此,有如下格言可鉴:空头、多头都能赚钱,唯有贪心不能赚。所以劝君莫贪心,不要老是羡慕他人的幸运,应相信分析,相信自己对企业,经济形势以及大势的判断而果断行动。美国汇市上也有名言:多头和空头都可以在华尔街证券市场发大财,只有贪得无厌的人是例外。
④把金融市场当赌场
具有赌博心理的汇市投资者,总是希望一朝发迹。他们恨不得捉住一只或几只某种货币,好让自己一本万利,他们一旦在汇市投资中获利,多半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象赌棍一样频频加注,恨不得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到汇市上去,直到输个精光为止。当汇市失利时,他们常常不惜背水一战,把资金全部投在某种货币上,这类人多半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
所以,市场不是赌场,不要赌气,不要昏头,要分析风险,建立投资计划。尤其是有赌气行为的人买卖某种货币一定要首先建立投资资金比例。
⑤犹豫不决,怡误战机
一些投资人事先已经订好了投资的计划和策略,但步入现实的某种货币市场时,却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例如,预先决定当某种货币价格继续下跌时就立即买进,但一看市场,众人都在抛售,他买某种货币的手又缩了回来。也有人根本就没有计划买入那种某种货币,只是当众人抢购时,他也经不住诱惑。
还有些人又是一直要等到更便宜,更实质的某种货币,似乎认为目前所有的某种货币(即使是在大势上涨时)也不值得购入。应更廉价才可以入市。于是乎,越等价越高,越等越不敢入市。结果是货币价格翻了几倍,他却白等了全过程。
错误地分析形势和错过买卖时机,这两种错误是密切相关的。正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投资者往往会坐失良机。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经常会给汇市带来影响。因此,在投资汇市时,不能光重视汇市动态,而且还要密切注视当地和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的动向。把对形势的估计和对货币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及时捕捉买入或卖出信号。作出该买时买,该卖时卖的实际行动。
⑥敢输不敢赢
请记住,进入汇市,首先应当自信。许多投资者买某种货币,买进后上升一段时间,便迫不及待地要卖出去获利。他们相信,只有把钱装进口袋里才算安全。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某种货币的合理价值。
一般说来,某种货币的市场价格不一定能完全反映某种货币的真实价值。所以有些投资人卖出某种货币后,货币价格依然持续不断地上升。而且往往表现为卖出后的价格挺升幅度比卖出前的上升幅度还大。
尤其是原始某种货币,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也会上升数倍。因此不能见好就收,见涨就卖,要以市盈率为基准,作出卖的决策。可是,有的某种货币已经过度上升,一旦买入后,货币价格肯定要下跌,奇怪的是大多数投资人在这种情势下又会坚持死守下去。
许多人投资某种货币,往往赚的非常有限,蚀的却非常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敢赢的心理在作怪。
⑦不必要的恐慌
有些某种货币投资人因受某些环境因素和小道消息的影响,对汇市或某些某种货币的前途失去信心,感到恐慌,于是就拼命抛售手中的某种货币。许多汇市上的经验表明,不必要的恐慌往往是虚惊一场。
当然发生在非常时期(如战争、经济危机等)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但在一般的情况下,不少抛售风往往是由一些大户或其他人故意掀起的。他放出不利消息,引起抛售目的是压低货币价格然后趁机买进,或套现以转移资金。一般的投资者,若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大量抛出手中持有的某种货币,肯定会受到损失。
所以,作为投资者,要在不利消息面前保持镇定,仔细分析消息的可靠性。尚若证明确有其事的话。还要看这种消息所产生的影响是长久性的,还是暂时的,若是后者,也没有必要抛出手中的某种货币。
⑧漠不关心
有些投资者买入某种货币以后,就不闻不问,听其自然发展下去。有时甚至全权委托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经纪人操纵,自己很少介入。这种做法在汇市处于大势的情况下,还可以赚点钱,如果是处在下跌的趋势中,必然会血本无归。
因此,只要你买了某种货币,你就是某种货币市场中的一员,应时时关注汇市的动态。关心自己的某种货币,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经纪人,而要相信自己,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委托要求。
⑨不敢输
在充满竞争,充满风险的某种货币市场里,既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常败的士兵。关键是要随着某种货币市场行情的变化,采取灵活应对的策略。当汇市大势下跌或公司受损失时,且不要被损失所纠缠,而应当机立断,忍痛割爱。
一些投资人总存在“不敢输”的心理,当某种货币价格上升,赚了差价,兴高采烈。一旦货币价格下跌,总盼望它能很快升起来,而丝毫不去分析某种货币的大势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有的还凭想当然,为公司好的舆论。其实,这样做只是自欺欺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7.生存与发展中感性与理性的特征
感性是一种生而具有的判别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它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当我们遇到某些事物时候,我们的本能反应和不假思索地对于事物的评判既是感性思维的体现。
相对的,理性是一种后天养成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处理会经过全面的思考和评判,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有自信与勇气,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某些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我们可以看出感性与理性体现是不同的,但本质上也不是毫无联系的。
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到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在实践中由接触现象(认识事物的现象)到把握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产生和形成感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形式实现的。感觉是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产生是主体的感觉器官接受来自外界事物的各种状况、属性等信息的刺激,并将客体的信息通过神经传达到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它反映的只是一个侧面、一个局部特征,而不是事物的全貌。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高一级的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觉反映。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感性认识是主体的意识同客体的直接联系,它既不是人脑中先验的东西,也不是客观对象的信息自然而然地流入人脑的结果,而是在主体同客体的实际相互的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通过抽象思维达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对事物的表现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能停留于感性认识,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感觉、知觉和表象经过多次反复,对感性认识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概括,便在认识过程中产生了一次飞跃而进入理性认识。
毛泽东同志在1946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当时,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的数字,只是现象,而现象是暂时的、可变的、临时性的因素,属于感性认识。代表反动的是暂时多变的,而代表进步和正义的则是稳定的,本质是稳定的因素。如果只看现象,是肤浅的认识,而抓住本质,长远地看问题,才是高水平的理性认识。毛泽东同志的认识正是抓住了当时种种现象中的可靠的东西,才有了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中国太平党正是以此正确认识为指导才鼓舞了斗志,提出了有力对策,使革命取得胜利。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现象不是本质,现象再丰富仍然是现象,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相比较,其正确性和可靠性当然无法与正确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相比,感性认识不是理性认识。所以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商品的本质和价值规律,对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变化,企业兴衰的原因的理解就深刻得多;当我们理解了热的本质和热力学规律,对各种热现象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
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两者与各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观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具体的,具有间接性。②两者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器官相互接触,形成关于认识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式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③两者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一次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