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幽默沟通学电子书 > 第三章 谈判幽默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第1页)

第三章 谈判幽默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第1页)

l1。用幽默使自己占有主动

谈判要争取掌握主动权,要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在谈判中,主动权总是操在实力最强的一方手里,对于稳操胜券的主动方来说,“一步主动则步步主动”。所以我们认为,不仅同其他人合作要占主动,竞争中要占主动,就是在谈判中同样要占主动。

在谈判中占据主动的方法很多,利用幽默的技巧对对方进行步步引导,可兵不血刃地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下面就是一则在日常生活的谈判中占据主动的幽默故事。

ジ盖紫铝税嗷氐郊摇K的正读大学的儿子以幽默的口吻问:“爸爸,你可知道人类学家说过,人本来不该是直立行走的?”父亲回答:“这又怎么样?”他说:“所以把汽车钥匙借给我吧!”

儿子先发制人,主动向父亲发问,一步步把父亲诱进自己设的语言陷阱,再提出自己“借车”的要求,使父亲没有理由拒绝,从而取得这次向父亲“借车”的谈判的成功。

要想最快地达到谈判的目的,就需要做多方面的准备,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多样选择方案,从中确定一个最佳方案,作为达成协议的标准。有了多种应付方案,就会使你有很多的回顾余地。

バ∧泻ⅲ骸奥杪瑁我要养一只小狗。”

妈妈:“狗多脏啊,宝宝听话,咱们不养狗。妈妈明天给你买只漂亮的玩具狗。”

小男孩:“妈妈,我不要玩具狗,没有小狗,我要一个小弟弟陪我玩也行啊。”

结果,第二天,妈妈就给小男孩买来了一只小狗。

小男孩主动提出要求,给了妈妈两个选择,要一只小狗或者一个小弟弟。妈妈自然会同意买只狗给他了。

而且,你可以提出两种或多种选择,这些选择都可以是对方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比较起来,其中总会有一种令对方最乐意接受的。这时候,你改变谈判结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为你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维护自己利益的方法,就会迫使对方在你所希望的基础上谈判。即使对方不同意其中的任何一种提议,他也会在你提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著名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她成功地采访了一系列世界风云人物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记录和插曲。下面是她与著名政治家亨利·基辛格的一段对话:

シǎ夯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

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

基:不能……我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法拉奇可谓咄咄逼人,这种“逼”不在于死死纠缠,而在幽默地“进犯”。问题全是严肃之极的,但方式却是玩笑似的。通过幽默的主动出击,提出让对方两难的选择,法拉奇最终使对方缴械。

2。移花接木的谈判技巧

所谓“移花接木”的幽默,就是指这样一种幽默:说话的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利用对方话语之中的句子或词汇,加以改造,把自己的意思塞进对方的句子或词汇框架中,达到钝化攻击、缓和气氛的一种幽默艺术。

在通常的情况下,移花接木的幽默往往与偷换概念的幽默是一致的,所产生的幽默效果也是相近的。这种技巧也往往被用在谈判桌上。让我们来看看东方朔是怎样运用这种幽默的谈判技巧的。

ズ何涞弁砟瓿磷碛谏裣芍说,为了长生不老,特别相信方士的话。当方士把所谓的不死之酒敬奉给他之后,他就特别看重这些酒。而作为幸臣的东方朔又是滑稽之臣,特别以伶俐的口才,能逗得皇帝解颐而笑。他们之间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东方朔就趁机偷喝了皇帝的“御用”之酒。皇帝很生气,声言要处死他。东方朔说;“陛下,臣喝的是不死之酒。所以,臣是不会被杀死的。如果陛下令臣被处斩,臣死去了,那么,所谓的不死之酒也就不是不死之酒了。不死之酒,不能救臣于不死,难道能于陛下尊体有效吗?”汉武帝听了,细细寻思也是。

从上面这个幽默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较好地运用这种幽默技巧,就要首先抓住对方的开场阐述,认真耐心地倾听对方的开场阐述,归纳弄懂对方开场阐述的内容,思考和理解对方的关键问题。如果对方开场阐述的内容与我方意见差距较大,不要打断对方的阐述,更不要立即与对方争执,而应当先让对方说完,认同对方之后再巧妙地转开话题,从侧面进行谈判。

从另一角度来看,“移花接木”的幽默是一种迂回的谈判技巧,迂回谈判也是一种中国人经常运用的谈判方式,它与中国人含蕴深沉的文化心理相符。因此,在谈判中,迂回战术更适用于中国人的谈判桌。对中国人来讲,一场针锋相对、火药味极浓的商业谈判未见得是一场成功的谈判,中国人更乐意在彬彬有礼、谈笑风生的氛围中合作。

3。用幽默给对方一颗定心丸

谈判中,当对方突然提出担心时,你应该给他一颗定心丸吃,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对方疑虑。谈判中,面对面之外的外围战相当重要。先外围后内里,先幕后再公开,在谈判桌外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可以为场内谈判造就良好的气氛。谈判中的外围战,是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影响对手的手段,是对正式谈判的一种补充。

要化解对方疑虑,首先要了解对方的困难,以及造成对方疑虑的主要原因,作一个清楚的分析,作一个清楚的整理。然后才能针对对方的疑虑点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双方的关系发展可能会相对较为稳定,歧见也较容易来化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中的船长是怎样做的。

有一条船在航行中,突然狂风吹来,海浪滔天,船马上就要翻了。船长急忙命大副去通知乘客弃船逃命,结果大副去了半天,悻悻而回,说道:“他们都不愿跳下去,对不起,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船长无奈,只好亲自到甲板上去,不一会儿,便微笑着回来了,他说:“都跳下去了,我们也走吧!”

大副很惊异地看着他,问道:“你是怎么劝说他们的呢?”

船长说:“我首先对那个英国人说--作为绅士,应该做出表率--于是他跳下去了;接着,我又板着脸对那个德国人说--这是命令--于是他也跳下去了;我又对那个法国人说--那种样子是很浪漫而且潇洒的--他也跳下去了;我对伊拉克人说--这是将军和真主的旨意--他马上起身,穿上救生衣就跳了下去。”大副一听,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太妙了,长官,那么你是怎么对美国人说的呢?”船长说:“我说--您是被保了险的,先生。那家伙赶紧夹着皮包跳下水去了!”

ド厦婀适轮校船长针对不同的人,总结归纳出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在我们看来,这些说法都很幽默,可是在听者耳中,它代表了另一种属于民族和职责的内涵。其实,在无奈的情况下,大家必须做出跳海的选择。每个人都明白船长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大副没有完成的任务,船长很轻松地就解决了。

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想在谈判桌上说服他人时,除了要使自己的语言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分析对方的性格,因人而异采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说服外,最重要的还是先造成良好的形势,使对方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提议,这样幽默的说服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很可能因基本条件不充分而导致谈判失败。大智若愚,巧避锋芒。

谈判中也可以通过运用“装傻”的幽默技巧巧避对方锋芒。在谈判过程中,可以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或者装作没弄懂对方的意思,以便巧避锋芒,避免尴尬。它的特点是:谈判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装傻来打击、转移对方的谈判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反击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谈判中,这种方式往往被一些谈判高手使用。例如:

195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激烈地抨击了这个决议,并且怒容满面地嚷道:“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玩意更臭的了!”

尼克松曾认真地看过赫鲁晓夫的背景材料,得知他年青时曾当过猪倌,于是他盯着赫鲁晓夫说:“恐怕主席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屎更臭,那就是猪粪。”

在比较正式的谈判场合,作为国家元首,赫鲁晓夫肆无忌惮,出言不逊,有失体面,他明显是想为尼克松设置窘迫局面。好在尼克松幽默诙谐,暗藏机锋,装作没弄懂对方的意思,实际上却进行了巧妙的还击,打击了对方的气焰,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避免了谈判成为市井中的吵架撒泼。

尽管假装糊涂法有很多的妙处,但有时也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取胜,这就要求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看下面的这则小幽默:

ケB拚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