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3小时一次 > 第三章(第2页)

第三章(第2页)

“听说你们是省上的劳模,真是优秀啊!人长得也攒劲!我叫宋玲子,也才调到这个厂没多久。我们后勤三四个人,以前管该沤的肥料、该修的枝穗父亲都弄好了。海军早出晚归依然在守着金窝子淘金,他终于用淘金换来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这一段时间,晓鸥隔三岔五地还来,并无异样,这让海玉放下心来,至少说明那些闲话没有传到她耳朵里。海军大概是怕了,他基本没有再面对面跟晓鸥讲过话,即便晓鸥跟他说话,他也离得老远。

这天,父亲和哥哥都去淘金了,海玉和母亲两人将屋里的蚕架和蒲篮都抬到院子,将室内全部撒上生石灰消毒清理,再用兑好的漂白粉水将一摞一摞的蚕具挨个洗刷。中午太阳好,蚕具一晾晒干,春季蚕种来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就算做完了。

晓鸥来的时候,她们已经干完一大半。晓鸥怪海玉:“怎么也不等我来给你搭把手?”

晓鸥兴致勃勃,主动聊起自己工作上的事,说海玉这么勤快又聪明伶俐的一个人不搞蚕桑实属可惜了,就等于给她的研究砍掉了一个帮手。原来,以前江城县的蚕种都靠县里外调采购,这两年眼见蚕桑形势大好,蚕茧质量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所在的蚕技站便从原来的林业局单独分离出来,专门搞配种研究。她原本打算和海玉合作,每一季严格按照要求精心培育一批种蚕,提取优质的茧,培育健康的良种。但海玉一进缫丝厂,她就得重新考虑人选。

“你可以把这个事交给我爸,他比我妈和我哥都细心。”海玉说。晓鸥想了想,摇摇头说:“我还是觉得应该找个像你一样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同龄人说话做事都方便。”

海玉没再坚持,想想人家说的那些流言,她真怕晓鸥的名声受影响。

习穿瓷眼。穿瓷眼是考验耐心的活,急不得。白色瓷眼只有大拇指大小,中间有一个特别小的孔,只有头发丝粗细,要想将十几股蚕丝从瓷眼孔穿过,必须气定神闲才行。按照要求,缫丝女工每分钟穿八个瓷眼才算过关,杨海玉笨手笨脚地试了试,好不容易一分钟才穿一个,很是气馁。

夏莉莉不急,手把手地教,给她讲穿瓷眼的技巧。下班的时候,嘱咐她带一个瓷眼和一些生丝回宿舍练。

被熟茧气味熏了一天,杨海玉吃不下饭,老犯恶心。见同宿舍的女工吃完饭都坐在楼道里织围巾,她钻进蚊帐里盘腿坐下,独自练习起穿瓷眼。穿困了就睡会儿,夜里醒了又打开手电筒接着练。

这样几天下来,杨海玉不仅慢慢习惯了车间里的味道,也终于明白为啥当初招工进厂的时候必须要求眼睛亮牙齿齐。眼睛不亮瓷眼穿不了不说,要想在茧子中快速找出头绪连接在缫丝机上更难。而丝断裂或者丝线走完了得用牙齿咬断打结。好在杨海玉有一口齐整的白牙,等她花了半个月时间练好穿瓷眼后,师傅夏莉莉便教她用牙齿接结和咬结。

“结要短,要齐,不能用牙齿磨。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为合格的缫丝工,基础必须牢靠!”在技术方面,夏莉莉要求特别严。因为要考核合格才允许上岗,不练好功夫就过不了这一关。

海玉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立缫机位。

小小的操作台面连接着接绪装置、鞘丝装置、络交装置、卷绕装置、干燥装置和传动装置。每台二十绪,就在她面对的二十个水涡里缠绕而出。

现在,她已明确作为一个缫丝工的责任,就是看管着那些水涡里翻腾着的似以另一种生命呈现的一只只茧,看着它们在机器宿舍的阿姨现在管伙食和饭厅,我只管宿舍和澡堂,宿舍里要有啥麻烦事解决不了的,你可以找我。我给你安排好点的宿舍,以后升官了记得照顾我啊!”那女子心直口快,满脸带笑地给海玉介绍自己。

宋玲子性格火辣,瓜子脸上一双好看的丹凤眼分外撩人,头发高高盘起,穿着高跟鞋,胸挺臀翘,走路噔噔噔地一路曼妙。

跟在她身后的杨海玉第一次见这么洋气又热心的女子,禁不住心里又喜欢又感激。

杨海玉被安顿在三楼最西头的一间宿舍,里面四个铺,临门空了一个铺板,说是之前住的人结婚刚刚搬走。宿舍陈设简单,靠窗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化妆品、镜子,下面屉子放着碗筷和饭盒,另外还有一把椅子、三把电壶、一个脸盆架。

海军帮着海玉把蚊帐挂好就回家了。杨海玉跟随宋玲子到总务科找阿姨买了饭菜票,然后被宋玲子领到缫丝车间报到,将她交给车间的值班班长。

杨海玉一进车间,便被浓烈的熟茧气味呛到了。车间里灯火通明,机器隆隆,女工们专注地看着机床,手上麻利地动作着。

海玉忍着刺鼻的味道,好奇地打量着偌大的车间、成排的机床和女工们翻飞的双手。她从来没见过这种景象,以为都像画报里那样,穿着漂亮的工作服,高高兴兴,气定神闲地操作。眼前女工们如此认真工作的场景,令她生出几分胆怯,甚至恐慌,怕自己学不会技术。

杨海玉很快被车间值班班长带到机床前,认识了她的师傅夏莉莉。

在这个车间,除了值班班长,就数夏莉莉的缫丝技术过硬。

开始两天,夏莉莉带着她学习厂纪厂规;第三天,才让她跟着学这两个月,海玉只进过两次城,还是被莉莉师傅和跟她一起的小芳姐生拉硬拽去的。她其实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大到街道上突然多起来的服装店、电器行、饭馆,还有县百货公司柜台后的那面墙上样式越来越多的衣裳,小到车间里的立缫机、索绪刷、籰子和性格迥异的缫丝姐妹。她也很庆幸给自己分了一个脾气好、长相好、技术过硬的缫丝师傅。在这个车间,大都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莉莉师傅不仅一点儿没有嫌弃她,还老邀请她在外面加餐。前几天,莉莉师傅怕她下班了烦闷,还专门带她去集镇买毛线,让她跟同宿舍的姐妹学着织毛衣。

想到这儿,海玉抬头去看身旁的莉莉师傅,这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干练女子眉眼秀气又精致,头发用手帕随意扎在脑后,给人一种邻家姐姐的亲近感。海玉最喜欢师傅身上的气质,这和她从小看到大的丝银堡的女子完全不同。

夏莉莉觉察到杨海玉的目光,莞尔一笑。

“想什么呢?看好你眼前的水涡。”

“嗯,我知道。”海玉看着师傅,有些动情地说,“我就是觉着自己挺走运的,一进厂就碰到你这样好的师傅。”

夏莉莉看了看海玉,奇怪地说:“每个师傅带徒弟不都这样吗?只要人灵醒、用心,学起来就快。这技术就靠多练手,熟能生巧而已,又没啥可保密的!”

“不一样。”海玉讲,“我听说,之前有的师傅带徒弟不怎么指点,学了两个月打结咬丝都不会,每天出好多野丝,老遭值班班长骂呢!”

夏莉莉让海玉操作给自己看,正经说道:“你野丝虽然不多,但你每天都有,这可不好。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考核上岗了,你打个结我看看。”海玉盯着眼前飞速旋转的缫丝轴,很快发现转轴的引导下从囫囵的椭圆变成一根千米长的纤纤银丝,看着那一绪一绪白丝最后神奇地在她视线上方绕成银白的线圈。

她的看管不是静止的。

她流畅翻飞的双手在添绪、索绪、理绪、添新茧、拾落绪茧、捡蚕蛹的过程中已经练成肌肉记忆。

她将理出的丝头用一根引丝针穿过,再穿瓷眼,手抓住蚕丝由上鼓轮绕到下鼓轮,放胳膊上拉一下,然后与上面小籰子上的结连起来。

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面的行云流水,对海玉来讲,既是一个漫长的熟能生巧的过程,也是她拼死拼活的过程。这个苦,没有人能替代,是每一个想要成为熟练工的人的必经之路。

吕蒙在车间巡视,来她的机床看过好几次,见到她一天天地进步,每次都忍不住给她竖大拇指。

这天,厂里工会贴出通知,为了丰富女工们的业余生活,要在周五晚上举办建厂以来的第一场舞会,所以周五只上到一点半早班交班就放假。消息是一大早贴在厂区大门口公告栏里的,上班没上班的得了消息都兴奋不已。

杨海玉在上班前就收拾好了换洗衣物放在宿舍床上,原准备下了班就走的,结果在上班的时候被师傅夏莉莉给劝了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