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小说网

去看看小说网>蚕门之游 > 第八章(第3页)

第八章(第3页)

本来就是路痴的她,从皇岗到东莞竟花了三天时间,转了三四次巴士,最后还是在一个摩的司机的帮助下才找到罗警官联系的线人。那时,她已经狼狈不堪,形似乞丐,汗水和污渍浸透了衣服,以至于线人看到她一脸同情,带着她先去吃了一碗河粉,再把她带到他曾发现疑似骗子的那条街。

线人走后,韩秋燕面对熙熙攘攘的街市不知如何是好,她挨家挨户地问街道两边的商铺店主,然而连个画像都没有,全凭一张嘴描述的相貌谁又能说得清呢?韩秋燕当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想住下来,第二天早上再开始转悠,即使是碰运气的事,也要试一试。

晚上,韩秋燕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一家便宜宾馆,好好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又在楼下大排档给自己买了一份快餐。离在车上。

老太给他们指了指车开走的方向。

这时,韩秋燕和夏莉莉赶到了。得知车已经走了,韩秋燕急得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小芳让孟苏州打出租车带着夏莉莉和韩秋燕顺路去追,她在原地等警察。

方文贺他们在办公室等了两个钟头也没消息,吕蒙又打了小芳的BP机,等小芳回电话才知,孟苏州他们追出去一百多公里都没找见对方的车和人。夏莉莉追之前报过警,派出所的警察来问了问情况,也顺着那条路追去了,但也没有消息。

“除了附近派出所,还有没有其他公安局的人来联系你们?”心急火燎的韩青阳一把抢过电话听筒,问道。

小芳在那头猛然听见韩青阳的声音愣了一下,有些奇怪,说道:“没有。派出所和公安局的人有区别吗?”

“我是说,我刚才去公安局找了领导,他们答应帮忙联系东莞当地公安和深圳皇岗的公安一起来查。”韩青阳解释说。

小芳一对上韩青阳就别扭起来,话也没法好好说,在电话那头忍不住挖苦道:“别天真了!这儿是东莞、深圳,人家地方部门好歹都会向着自己人,维护本地的居民,这就叫地方保护,懂不?人家帮着你干什么呀?”

“那还没王法了?我就不信,法律管不着他了?”韩青阳说。

“不是管不着。”小芳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白吗?”

小芳挂了电话,韩青阳很是郁闷。看来,这次又抓不着那几个骗子了,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鞭长莫及。

韩秋燕她们三个在孟苏州的带领下找遍了市区周边,结果连“哎呀,不是!要是卖衣服的车和人还在,你们务必先报警,不能让人跑了。”海玉说。

海玉将韩秋燕和老吴去深圳被骗的事原原本本讲来,夏莉莉和小芳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才知道她们两个真遇着骗子了。

“对了,韩秋燕也在东莞。现在厂里人人都骂她,她受不了就一个人跑去找骗子。昨天还通了电话,说是她现在在东莞。我把她BP机号发给你们,你们赶紧联系她去找找看。”海玉说。

“哼,她以前咋对我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可不想理会她。”小芳在电话那头说。

海玉愣了一下,着急地说:“好我的芳姐,都这个时候了你就大人大量,别计较这些个人恩怨了!要是能抓住这伙骗子,就是给我们缫丝厂救命呢!”

夏莉莉抢过电话跟海玉说:“你小芳姐刀子嘴豆腐心,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放心,我们马上去,但是能不能再遇上就不敢保证了!”

事不宜迟,小芳叫来孟苏州一起去商场附近的街道,留下夏莉莉立马联系韩秋燕。

海玉又马不停蹄地进车间找到吕蒙,将小芳她们的见闻讲给吕蒙听。吕蒙带着她找到韩青阳和方文贺,几个人紧张地守在厂办的电话机旁等消息。韩青阳坐不住,趁这个等候的空当开车跑了一趟公安局,说明了情况,拜托局里的领导马上联络深圳警方和东莞警方,看能不能协助抓到骗子。

但孟苏州和小芳赶到她们之前见到停客货车的街道,并没有见到车和人。旁边有一个摆摊卖糖水的老太,小芳过去问,老太讲,卖真丝衬衫的车刚走一个小时。因为生意还不错,之前两天,那个车一直在同一个位置没挪动过,卖衣服的老板晚上就睡四月初发蚕种,按照蚕技站提出的要求,整个丝银堡一大半人领的蚕种都送到了海军家,只有零星几户因为量少,坚持自己喂养。面对村民送来的七八十张纸的蚕种,海军两口子小心翼翼。蚁蚕金贵,他俩不舍得给村民浪费一丁点,两个人一人捏一根鸡毛在放蚕种的小簸箕跟前一守就是一通宵,比麻子点还小的蚕卵让人看得眼花。海军第一次因为喂蚕而感受到压力,以前自己家养八张他可从来没怵过。

村民根据自己定的蚕种量大概估摸着桑叶的多少,每天按时把桑叶送来。海军和杨柳在接下来的十来天里一天比一天忙,两个人不得不做了分工,一个负责接收和采摘桑叶以及桑叶的消毒处理,另一个负责喂蚕和清理蚕沙。等到三龄起眠,两个人也累得走路都抬不起脚了。他俩都是较真的人,在晓鸥来检查满意之后,他们才挨个儿通知村民拿箩筐来将已经长到寸长的蚕背回去。

但这时候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出现了。杨柳分茧是按簸箕算的,每簸箕多少蚕大概相差不过十条左右。但按张数的量分给各户,总有人说自己的分少了。有人吵吵闹闹强行要加,不加就不给一张纸十元的代养费,海军抹不开乡里乡亲的面子就只好妥协,给这个加点,给那个加点,到最后不够分了,不得不将自己定的八张蚕种硬生生分出去一张的蚕。

“这样下去还咋指望挣钱呢?不贴本就算不错了。给晓鸥说下季不弄了吧!”累了十来天的杨柳生了一肚子闷气,打起了退堂鼓。好在晓鸥这边按规定每张纸争取到五元的补贴,一算账,抛开损失的一张蚕,还赚了几百元,两个人总算得到点心理安慰。

没想到这一年丝银堡的春蚕产量大幅度提高,乡政府一看势头不错,便号召各村向丝银堡学习。这样一来,杨柳的退堂鼓只好收起来。伏蚕的时候,当初那些多拿了蚕价格又卖得好的骗子的影子也没见着。眼看骗子就这样从眼皮底下消失了,强烈的不甘让韩秋燕几乎进入神经质的状态,她不吃不睡,一遍一遍在东莞的街道来回游荡。这样又耗了三四天,依然一无所获。

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几天的朝夕相处让已经离开厂的夏莉莉由衷地感受到,生性倔强的韩秋燕是爱着那个厂的。她这一趟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想找到骗子其实源于她自己对厂里的负罪感,她想挽回损失,更想自证清白。夏莉莉由此多了几分对她的理解。

韩秋燕在这里受到了夏莉莉和小芳两口子的照顾,面对他们的善良、宽容和热心,她为自己过去的狭隘和专横跋扈深感羞愧。人总是在经历了许多事之后,才会懂得善待他人的情义。临走,小芳摆了一桌子好酒好菜为韩秋燕送行,韩秋燕感动得一度落泪,她也终于放下面子,鼓起勇气为自己曾经对小芳、夏莉莉和孟苏州的伤害向三人道歉。几人相视一笑,冰释前嫌。

3.一茧一丝搅乱了人心

伏茧卖了之后,杨海军和杨柳就根据晓鸥的建议开始行动,在原先的蚕室外面又加盖一间。从挖黄泥打胡基到砌墙,断断续续一直忙到这年秋茧开秤才算完。中间晓鸥和她老公吴东方领着市县和乡镇大大小小的领导来了好几拨,看到被青山桑林环绕的农舍都赞不绝口,说了好些鼓励的话。虽然如此,建小蚕共育基地到底是个试验性质的推广,提升蚕茧品质和产量的想法很好,但这事到底能不能挣钱,海军和杨柳心里始终没底。

次年开春,批复下来,蚕技站站长和晓鸥很隆重地给小蚕共育基地举行了一个挂牌仪式,算是给海军增加些底气。

息传真过来。江城缫丝厂四月中旬通过省外贸进出口公司谈定出口到东南亚的一批生丝经送检没有达到5A标准,送到口岸又被退回,如今积压在口岸的临时仓库。不过,令人宽慰的是,省外贸进出口公司答应,如若过一个月还是不能销售,便由公司购买作为入库储备。

韩青阳意识到国际国内形势都不乐观,赶忙让厂办通知各科室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但对于生丝质量,他心里有数。最近三年的“蚕茧大战”,导致很多蚕农为图外地贩子的高价,蚕茧还没做好就急于出售,这样的茧子茧层率不够,也确实对生丝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当然还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比如蚕农的桑园品种老化,桑叶的蛋白质含量不够,也影响到了蚕茧质量。

总之,质量下降的事他听主管生产的吕蒙说过很久了,为什么这次厂里的检测结果会和国家标准不一样?难道是质检科在弄虚作假,想蒙混过关?对此,韩青阳心里也是一团迷雾。

方文贺本来还有四五个月就退休了,这些天,他不大在车间待,一直在帮着联络蚕蛹对外批发的事,想把蚕蛹处理的业务承包出去。得知市场情势生变,他赶紧回了办公室。

韩青阳将报价和国家检测结果报告单复印后发给每一位科室负责人,大家心情异常沉重。特别是降价超半的情形,是建厂以来从没有过的。

“该不会搞错吧?”方文贺也百思不得其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