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很形象地体现了江西商人经营的智慧与特点:“与其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如将鸡蛋分开放入不同的篮子里。”按现代经济学的说法,这是分散投资法,分散投资法最大的好处是能降低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
1.吃苦耐劳的江西人
江西简称为赣,地处长江以南,北控长江,南接闽粤。王勃在《腾王阁序》里说:“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可见,江西的交通水路十分发达。
江西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素有“物华天宝”的美誉。比较有名的物产有以下几种:
(1)粮食
江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宋代怃丰类锄中就曾记载,江西上缴朝廷的粮食和赋税居全国第一位。江西不但产粮多,而且米质好,以香、滑、亮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2)瓷器
江西以瓷器世界出名,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该地所产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蜚声海内外,尤其是景瓷中的四大传统名瓷,更被誉为“人间瑰宝”。在唐宋时期,就名扬海内外。
(3)茶叶
江西是重要的产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著名的茶叶有“庐山云雾茶”、“婺源绿茶”、“宁州红茶”。值得一提的是宁州红茶,宁州红茶又名太子茶,其名源于清光绪年间,当年来华游历的俄国太子非常喜欢修水县温江乡“原生隆”茶庄的红茶,并赠予匾额“茶盖中华,价高天下”,故而得名太子茶。
(4)家禽水产
江西的泰和乌鸡相当有名,清朝乾隆年间,泰和县汪陂村村民涂文轩将养的泰和鸡进贡,被乾隆皇帝视为奇品,并赐名“武山鸡”。泰和乌鸡羽毛洁白如雪,细毛如丝,小巧玲珑,逗人喜爱,不仅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江西拥有内地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其水产应有尽有十分丰富,且皆为上品珍品。
除此之外,江西还有夏布、中草药、板鸭等物产,这些物产都为江西商帮的崛起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里的民风朴质,市场潜力巨大,是经商的好地方。
江西地处中部,江西人的性格十分鲜明,有人总结是“老实,规矩”,这里民性纯朴无华,民风朴实。江西人大多质朴,为人善良,待人热情热心。
江西人内在的本性就是老实,体现在外在上,他们规矩却有灵气。因此,质朴、老实的江西人不会给人傻笨的感觉,他们常常给人聪颖的印象。
在广东许多的知名企业里,大部分来自江西的人从事宣传或者企划的,他们赤手空拳出门打拼,凭借勤奋憨厚,闯出了自己的世界。江西很多人在外都很成功,能闯,勤奋,有天赋,即使没有外人的帮忙也能闯出一片天,做出惊人的成绩。
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就是敦厚质朴、打理,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已成为江西人的品质。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品格。由于受儒学、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江西人的这种务实的价值取向比其他地方人更为突出。
历史上,“临川才子”名天下,至今江西人笃学之风不减,这种重视学业的做法,与赣人的勤奋耕砚密切相联。江西人的这种笃学与勤奋,为世人所公认。由于程朱理学的束缚,受正统宗法思想和宗族制度的压抑,江西人一直很儒雅,重道德,有节气。
江西人聪颖而能干,所以在与他们打交道时要注意他们的这一特性。
在用江西人做事时,要将纪律性强的岗位或者要求合规合矩的工作要多安排江西人去做。他们多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并且能够保守信用和秘密。不要用虚无的东西来打动江西人的心,要与他们合作成功必须给予实际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江西人的节气。因为每个江西人在内心里都一个自己的“节气”,不管对错,这是他们处事的原则。在与江西商人打交道时要注意他们的“节气”,不能违背他们内在的道德感。
2.封闭保守,观念落后
江西人比较好安稳,他们知足常乐,一般都不愿意从商做生意。江西属于“吴头楚尾”,加上地处内陆,江西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拥有封闭、保守、自满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在江西人中,其先民很多也是因逃避战乱,为寻求安宁的环境才南迁而至,渴望和平、安居乐业的心态影响到后裔。而长期熏陶的封建儒家忠诚思想及道家的无为理念,使他们安于现状、诚实守信的烙印很深。他们外出经商通常是被逼无奈才出去的,并不是出自他们的本意。
受江西传统文化和地域的影响,江西人性格上比较保守,同时具有安于现状和忠诚守信的特点,懂得知足。因此有人说,江西之所以经济发展慢,和他们的保守性分不开。
历史上,江西商帮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即家贫经商、弃儒经商、子承父业经商。江西人外出经商通常是被逼无奈才去的,外出经商并非他们的本意。
在他们心目中,商人并不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他们大多把经商作为一种解决生活困难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事业、作为一种职业来对待的。这种从商的态度至今影响着现在的江西人。
江西商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或“江右商部”,这是由江西流民运动造就的。在明清时期,江西农民由于赋税繁重,常常脱离本籍外流,迁徙外省。在外流过程中,他们一部分人开始从事商业贸易,或使自己拥有一技之长,闯荡江湖,做些小买卖,劳生度日。
历史上的赣文化传统,毕竟是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封建文化的封闭、保守、排他、对人性的扼杀、重宗法血缘轻民主时政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发展。
由于江西商人群体素质不是太高,经商的潜质不大,所以他们经商的后果通常难如人意。
江西人从商大多是靠多年积累的经验行事,但由于见多识广,他们又是最善于总结经验的生意人,颇讲究经商的技巧和手段。
江西人有着对计算的兴趣和追求利益的念头。他们没有湖南人的刚健,没有浙江人的柔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心胸狭窄的利己主义和冷酷的小家子气。”
江西商人多能吃苦耐劳,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打工仔,什么都干。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多从事一些小买卖,纵使有人发财,也多是经营酒店之类,少有在新科技上有所发展。从江西商人总体上来看,观念还是较为落后。
即使到了现在,市场经济商潮涌动,但是江西人做生意却少。然而,江西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大省,民风朴实,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与江西人做生意是有利可图的。
针对以上这些特性,在与江西人商人打交道时,要多在传统的商贸领域里进行,太高或太新的项目,他们不了解也不会有兴趣;针对他们丰富的经验,对他们不可耍花招、玩手段。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要少谈文化,多谈生活,少做务虚的东西,多做务实的买卖。
3.讲究“贾道”,注重诚信
注重商德、讲究“贾道”、建立商业信誉,是江西商人致富的一个成功之道。江西商人一般都注重商业信誉,讲究职业道德,他们认为待人要诚,才能长久地做生意和打交道。
历史上,江西商人的诚信也是很有名的。远在明清时期,临川的张世远、张世达兄弟交替往汉口贩卖纸张,一次,张世达从汉口卖纸回来,和张世远一算纸价,发现货主钟良佐多给了100两银子,因为是老主顾,所以张世达当时没有点钱。兄弟俩商量后认为:“这是非分之财,要还给他。”下一趟本该张世远去汉口,但为这件事,仍由张世达去。